欢迎来到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换一换
首页 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设施韭菜根腐病致病镰孢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pdf

  • 资源ID:13589       资源大小:4.18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0金币 【人民币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0金币 【人民币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设施韭菜根腐病致病镰孢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pdf

园艺学报 2022 49 4 893 906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doi 10 16420 j issn 0513 353x 2021 0051 http www ahs ac cn 893 收稿日期 2021 06 15 修回日期 2021 11 16 基金项目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0 MS 345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土壤微生态学科建设项目 2019DD154522 辽宁省农业科 学院青年基金项目 2019 QN 05 E mail gaoxiaomei8115 设施韭菜根腐病致病镰孢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研究 高晓梅 1 吕国忠 2 李 杨 1 敖 静 1 刘晓辉 1 孙玉禄 1 1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 辽宁朝阳 122000 2 大连民族大学 辽宁大连 116600 摘 要 韭菜根腐病是设施连作多年生韭菜的重要病害之一 为明确辽宁省设施韭菜根腐病的病原 菌种类 从韭菜感病根系分离纯化获得 45 株镰孢菌 结合形态学特征及 EF 1a Histone3 IGS 基因片段 序列分析结果 鉴定为尖孢镰孢菌 Fusarium oxysporum 层出镰孢菌 F proliferatum 和腐皮镰孢菌 F solani 经柯赫氏法则证病 确定均可引起韭菜根腐病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3 种 镰孢菌最适生长温度为 30 左右 最适 pH 7 8 黑暗条件有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 菌丝的致死温度为 75 10 min 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 56 10 min 病原菌对碳源鼠李糖以及氮源硝酸钠 甘氨酸利用率最 高 综上 尖孢镰孢菌 层出镰孢菌和腐皮镰孢菌是辽宁省设施韭菜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其中尖孢镰 孢菌分布最广 致病力最强 属于优势致病菌 关键词 韭菜 根腐病 镰孢菌 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 S 633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513 353X 2022 04 0893 14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s Causing Root Rot on Allium tuberosum and Study on Thei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AO Xiaomei 1 L Guozhong 2 LI Yang 1 AO Jing 1 LIU Xiaohui 1 and SUN Yulu 1 1 Microbi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Liaoning Province Chaoyang Liaoning 122000 China 2 Dalian Minzu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00 China Abstract Chinese chive Allium tuberosum root rot is one of the main diseases of continuous cropping chive in greenhous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ain pathogens of chive root rot disease in Liaoning Province 45 isolates of the genus Fusarium were generated from diseased chive roots and finally identified as F oxysporum F proliferatum and F solani based on thei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F 1a Histone3 rDNA IGS sequences analysis These three Fusarium species were confirmed to be the pathogenic agents of the disease according to Koch s rule Studies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pathogens showed that the most suitable growth temperature is about 30 the optimal growth pH value are at pH 7 8 full dark is conducive to the mycelial growth of the three species their mycelia can be killed at 75 for 10 min their conidia can not germinate at 56 for 10 min These pathogens have Gao Xiaomei L Guozhong Li Yang Ao Jing Liu Xiaohui Sun Yulu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s causing root rot on Allium tuberosum and study on thei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894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22 49 4 893 906 the highest utilization rate of rhamnose as carbon source and sodium nitrate and glycine as nitrogen source In summary F oxysporum F proliferatum and F solani are the principal pathogenic fungi causing root rot of A tuberosum of which F oxysporum is the most dominant pathogenic species because of its wide distribution and stronger pathogenicity Keywords Chinese chive root rot Fusarium identifica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韭菜 Allium tuberosum 为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韭香浓郁 且具健胃 助消化 降 低血脂血压等功效 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药食两用蔬菜 韭菜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随着北方设施栽 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连作年限的增加 韭菜根腐病 Fusarium spp 日趋普遍 给菜农造成了严重 经济损失 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 对韭菜生产影响较大的病害主要有韭菜灰霉病 Botrytis cinerea 疫病 Phytophthora nicotianea 菌核病 Sclerotium rolfsii 等 此外 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可以引起韭菜根腐病 Cho Shin 2004 叶腐病 Misawa Kuninaga 2013 和茎基腐病 宋 加伟 2017 Rout 等 2015 报道尖孢镰孢菌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epae 可引起韭菜茎 基腐病 各种病害交叉影响 病害发生此消彼长 近年来随着连作年限增加 韭菜根腐病发生日益 严重 根腐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 病原镰孢菌在土壤中可长期存活 当遇适宜条件时极易发生 2015 年以来 辽宁省设施韭菜根腐病发生严重 但至今缺乏相关报道和系统研究 笔者对韭菜 根腐病进行了广泛调查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柯赫氏法则完成致病性测定 基于形态特征和转录延伸因子 EF 1 组蛋白 Histone 3 rDNA 基因内间隔区 IGS 基因序 列分析将病原菌鉴定到种 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为进一步研究病害的发病规律及科 学防控奠定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1 韭菜根腐病病害调查及病害样品采集 2017 2020 年于韭菜养根期间 在辽宁省设施韭菜主产区 7 个乡镇 8 个村调查韭菜根腐病发生 情况 并采用五点法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根腐病样 56 份 其中朝阳市朝阳县腰而营子乡腰而营子村 120 4472E 41 5095N 朝阳县孙家湾镇庄头营子村 120 8569E 41 4868N 喀左县昆都营子 镇金杖子村 119 6348E 41 0805N 喀左县昆都营子镇水泉沟村 119 5965E 41 1058N 分别为 15 份 9 份 5 份和 4 份 锦州市凌海县新安镇新安村 121 1451E 41 0137N 凌海县建业乡绥 丰村 121 1749E 41 0157N 北镇市沟帮子镇姚屯村 121 5058E 41 2201N 北镇市中安镇杨 台村 122 2638E 41 7254N 分别为 6 份 8 份 6 份和 3 份 参考方中达 1998 编著的 植病 研究方法 根据韭菜根腐病的实际发病统计结果制定病害分级标准 0 级 根系健康 且植株健壮 无症状 1 级 少于 25 的根系变色 腐烂 植株生长稍慢 2 级 25 根系变色 腐烂 50 植株生长变慢 有黄尖 3 级 50 根系变色 腐烂 75 植株稍细弱叶尖枯黄 4 级 75 根系变色 腐烂 鳞茎基盘变褐腐烂 根系再生能力受损 植株极矮小 细弱 甚至死亡 统 计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发病率 M 发病植株总数 调查植株总数 100 病情指数 DI 各 级病株数 代表值 调查植株综总和 最高病级代表值 100 高晓梅 吕国忠 李 杨 敖 静 刘晓辉 孙玉禄 设施韭菜根腐病致病镰孢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园艺学报 2022 49 4 893 906 895 1 2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1 2 1 病原菌的分离 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韭菜根上的真菌 将剪取的韭菜根系病健交界处用 75 酒精浸泡 3 5 s 后 置于 5 NaClO 4 浸泡 5 min 用无菌水冲洗 3 次置于含链霉素的 PDA 平板上 28 培养分离 另采 用单孢分离方法纯化分离的镰孢菌菌株 董娟华 等 2009 共获得镰孢菌菌株 45 株 保存于辽 宁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LCCC 备用 1 2 2 形态学鉴定 将单孢分离的菌株接种于镰孢菌鉴定培养基 PDA PSA SNA 平板上 标准化培养后观察 分离物菌落 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形态特征 参考 Booth 1971 Leslie 和 Summerell 2006 的镰孢菌形态学鉴定方法进行镰孢菌的鉴定 1 2 3 分子生物学鉴定 选取形态学鉴定中典型的镰孢菌 10 株 接种于铺好玻璃纸的平板上 28 培养 5 d 后采用改 良 CTAB 法 张颖慧 等 2008 提取 DNA 选择引物 EF 1a EF1Ha EF2Tb O Donnell et al 2009 Histone3 H3 1a H3 1b Glass Donaldson 1995 和 IGS iNL11 iCNS1 Dita et al 2010 对菌株进行 PCR 扩增 扩增产物在 1 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检测 纯化后送至上海美吉生物 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测序 并在 NCBI http www ncbi nlm gov 数据库中进行 BLAST 同源性比对 基于 GenBank 中报道的其他相关病原菌的序列信息 利用最大似然法 Maximum Likehood ML 通过 MEGA X 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 Bootstrap 检验的重复次数为 1 000 1 3 镰孢菌分离频率及病原菌的诱发 根据经典形态学分类方法统计由韭菜根腐病根上分离获得的真菌菌株 并计算各属真菌的分离 频率 统计镰孢菌数量并计算各种镰孢菌的分离频率 由于腐霉菌也是根腐病常见致病菌之一 所以采用黄瓜诱生法确定韭菜根腐病病根是否为腐霉 菌侵染造成 将黄瓜洗净表面后切成 1 cm 的小段 置于灭菌培养皿中 将表面消毒后的韭菜病根放 在黄瓜段切面上 18 诱发 5 d 后镜检 1 4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将健康的 2 年生韭菜秧苗根系用钢丝球刮出微伤后栽回营养钵中 每钵浇灌 50 mL 孢子悬浮液 对照浇灌等量无菌水 每个处理 5 个营养钵 逐日观察发病情况 30 d 后拨出韭菜秧苗 取病健交 界处组织再次分离鉴定病原菌 并统计感染指数 1 5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病原菌在 PDA 平板上活化培养 3 d 从菌落边缘打取直径 5 mm 的菌饼 备用 进行不同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不同 pH 4 11 用 1 mol L 1 HCl 和 1 mol L 1 NaOH 调 节 不同碳源 PDA 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分别用蔗糖 菊糖 山梨糖 木糖 乳糖 果糖 鼠李糖 和甘露糖置换 不同氮源 PDA 培养基中分别添加 0 5 氯化铵 硝酸钠酸钾 酒石酸铵 甘 氨酸 胱氨酸 丙氨酸 以及不同光照条件 全光照 全黑暗 12 h 光暗交替 处理 每处理接 种 3 个培养皿 重复 3 次 25 不同温度处理依设计 恒温培养 5 d 后用十字交叉法测菌落直径 进行菌丝致死温度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试验 每个处理 5 个菌饼转入 PDA 培 养 重复 3 次 进行孢子致死温度 40 44 48 52 56 60 64 68 72 试验 每个处理 3 Gao Xiaomei L Guozhong Li Yang Ao Jing Liu Xiaohui Sun Yulu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s causing root rot on Allium tuberosum and study on thei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896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22 49 4 893 906 滴悬浮液置于载玻片上 24 h 后观察萌发情况 重复 3 次 用 Excel 和 DPS12 0 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 析 Duncan s 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 1 韭菜根腐病发病情况及其典型症状 通过调查发现 韭菜根腐病在辽宁省保护地普遍发生 常年发病率 5 20 病情指数可达 10 56 保护地韭菜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 田间 发病呈斑块状 发病面积逐年增大 加重 病原 菌主要危害根系 根系受侵染后 初期变褐 腐烂 部分根系失去营养吸收功能而导致地上部叶尖 变黄 生长缓慢 随着受害根系增多 植株逐渐细弱 最终凋亡 图 1 图 1 韭菜镰孢菌根腐病症状 a 韭菜根腐病地上部典型症状 b 健康根系 c 根腐病根系 Fig 1 The symptom of Allium tuberosum root rot a Above ground symptom on plant b Healthy root c Rot root 发病初期鳞茎的基盘表现健康 腐烂仅限根系组织 无维管束侵染症状 图 2 a b 发病严 重后基盘受损 根系再生受限 根系 鳞茎等干腐 导致病株死亡 据国内外文献报到 为害韭菜根系的病害较少 除了立枯丝核菌引起的韭菜根腐病外 在保护 地生产中韭菜镰孢菌根腐病易与韭菜鳞茎腐病 bulb rot 混淆 Yamazaki 等 2013 报道日本韭菜 保护地广泛发生韭菜鳞茎腐病 F proliferatum 病原菌侵染鳞茎引起病株叶片萎蔫 叶尖变黄 生长缓慢最后停止 基盘维管束变褐明显 图 2 c d 根系也随之逐渐变褐 腐烂 韭菜鳞茎 腐病是一种系统侵染病害 病原菌侵染后维管束组织变褐明显 基盘与根系变褐腐烂 植株迅速萎 蔫死亡 韭菜作为一种多年生草本作物 其根系具有强大的再生代偿能力 因此韭菜根腐病发生初 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随着发病日趋严重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甚至绝收毁棚 高晓梅 吕国忠 李 杨 敖 静 刘晓辉 孙玉禄 设施韭菜根腐病致病镰孢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园艺学报 2022 49 4 893 906 897 图 2 韭菜镰孢菌根腐 鳞茎腐病株鳞茎剖面对比图 a b 根腐病鳞茎剖面 c d 鳞茎腐病鳞茎剖面 Yamazaki et al 2013 e 健康鳞茎剖面 Fig 2 The different basal bulb of Allium tuberosum on root rot and bulb rot a b Basal bulb of root rot c d Basal bulb of bulb rot Yamazaki et al 2013 e Basal bulb of healthy root 2 2 设施韭菜根际真菌分离鉴定 采用形态学鉴定方法对辽宁省 8 个地区采集的 56 份韭菜根腐病病根进行病原真菌分离鉴定 获得 10 个属 448 个真菌菌株 包括镰孢菌属 Fusarium 青霉菌属 Penicillium 炭疽菌属 Colletotrichum 疫霉属 Phytophthora 粘帚霉属 Gliocladium 丝核菌属 Rhizoctonia 木 霉属 Thichoderma 漆斑菌 Myrraherium 和地霉属 Geotrichum 以及未定属 1 个 其中镰孢 菌属真菌 395 株 占 88 17 是韭菜根腐病患病根组织上的优势菌 其经纯化后单孢分离获得 45 个菌株 镰孢菌属菌株中尖孢镰孢菌复合群分离频率最高 各地区稍有差异 分别为 69 45 77 02 层出镰孢菌复合类群分离频率稍低 为 28 65 24 95 腐皮镰孢菌分离频率最低 一 般为 2 29 4 16 另外其他镰孢菌菌株分离频率在 3 17 以下 除镰孢菌属外 分离获得的常见植物致病菌还包括丝核菌 炭疽菌 疫霉属 但分离频率很低 分别为 1 55 2 90 1 63 推测属于机会病原菌或腐生菌 另外粘帚霉 木霉 毛壳 地霉和 1 个未定属等非致病菌分离频率很低 合计 5 75 黄瓜诱发法镜检未发现腐霉菌 镰孢菌检出率 96 25 其中尖孢镰孢菌 81 50 层出镰孢菌 12 10 腐皮镰孢菌 2 65 其他菌和空白占 3 75 2 3 镰孢菌形态学鉴定 将 45 个镰孢菌纯化菌株进行形态学初步鉴定 获得具有细微形态学差异的菌株 10 株 将此 10 株镰孢菌在标准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观察 参照 Booth 1971 Leslie 和 Summerell 2006 划分 为 3 个类群 分别为尖孢镰孢菌复合群 Fusarium oxysporum species complex FOSC 层出镰孢菌 Gao Xiaomei L Guozhong Li Yang Ao Jing Liu Xiaohui Sun Yulu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s causing root rot on Allium tuberosum and study on thei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898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22 49 4 893 906 复合群 F proliferatum species complex FPSC 和腐皮镰孢菌复合群 F solani species complex FSSC 尖孢镰孢菌 FOSC 以 CY C11 菌株为代表 在 PDA 上 27 培养 5 d 气生菌丝大量 菌落 初为白色 后逐渐变为紫色 可产生紫色到深紫色色素 直径达 6 58 cm 图 3 a 气生菌丝上产 孢梗大量 为较短的单瓶梗 图 3 b 气生菌丝上产生大量的小型分生孢子 卵形或棒槌形 顶 端略膨大 基部平截 假头生 多为 0 隔 偶尔见 1 隔 大小 4 7 15 1 m 2 2 4 3 m 图 3 c 培养后期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座 大型分生孢子细长 两端略弯曲 呈舟形 多为 3 5 隔 21 4 49 3 m 2 3 4 9 m PDA PSA 和 SNA 培养基上均可见 图 3 d 厚垣孢子多 见 球形或椭圆形 单生 对生或串生 图 3 尖镰孢菌菌落形态及显微形态 a PDA 上 5 d 菌落形态 正反面 b 产孢梗 c 小型分生孢子 d 大型分生孢子 橙色粘孢团 Fig 3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usarium oxysporum a Colony on PDA surface and bottom b Conidiophore c Microconidia d Macroconidia in orange slime 层出镰孢菌 FPSC 以 JZ B421 菌株为代表 在 PDA 上 27 培养 5 d 气生菌丝丝绒状至粉 状 菌落初为白色 后逐渐变为粉色至粉紫色 可产生深粉色色素 直径达 6 05 cm 图 4 a 气 生菌丝上产孢梗大量 分枝较多 为单瓶梗或层出复瓶梗 气生菌丝上产生大量的小型分生孢子 卵形或棒槌形 顶端略膨大 基部平截 多为 0 隔 偶尔见 1 隔 大小 4 7 16 5 m 2 2 4 5 m 图 4 b 串生形成短串 斜叠生或聚生 图 4 d 大型分生孢子细长 两端略弯曲 呈舟形 多为 3 5 隔 22 6 49 3 m 2 6 4 8 m 图 4 c 产生于 SNA 培养基上 且产生大量 的厚垣孢子 腐皮镰孢菌 FSSC 以 CY B131 菌株为代表 在 PDA 培养基上 27 培养 5 d 气生菌丝薄绒 状 白至浅灰色 菌落呈白色 不产生色素 直径为 5 56 cm 图 5 a 气生菌丝上产孢结构为长 筒形单瓶梗 长度通常大于 50 m 不分枝或稀少分枝 图 5 b 小型分生孢子圆形 卵圆形 肾形等 壁较厚 0 1 个隔膜 大小 10 7 18 1 m 2 9 5 7 m 大型分生孢子马特型 两端较顿 顶部稍尖 壁较厚 2 8 个隔膜 多数 3 5 个隔膜 大小 14 4 42 6 m 3 5 6 5 m 图 5 c 厚垣孢子多 圆形 壁光滑 单生或对生 直径 6 3 9 8 m 高晓梅 吕国忠 李 杨 敖 静 刘晓辉 孙玉禄 设施韭菜根腐病致病镰孢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园艺学报 2022 49 4 893 906 899 图 4 层出镰孢菌菌落形态及显微形态 a PDA 上 5 d 菌落形态 正反面 b 产孢梗和小型分生孢子 c 串生小型分生孢子 d 小型和大型分生孢子 Fig 4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usarium proliferatum a Colony on PDA surface and bottom b Conidiophore and microconidia c Microconidia in chain d Microconidia and macroconidia 图 5 腐皮镰孢菌菌落形态及显微形态 a PDA 上 5 d 菌落形态 正反面 b 产孢梗和分生孢子 c 小型分生孢子和大型分生孢子 Fig 5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usarium solani a Colony on PDA surface and bottom b Conidiophore and conidia c Microconidia and macroconidia 2 4 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分别利用 3 对引物 EF1Ha EF2Tb H3 1a H3 1b iNL11 iCNS1 进行病原菌基因组 DNA 扩增 得到大小分别约为 710 550 2 350 bp 的扩增条带 基于 EF 1a 和 Histone3 部分序列构建的最大似 然树分别见图 6 和图 7 分离自韭菜根上的 10 株镰孢菌归入 3 个复合类群 其中 CY C11 CY B121 CY B122 JZ B21 JZ B511 菌株属于尖孢镰孢菌复合群 JZ B421 JZ C32 菌株属于层出镰孢菌 复合群 CY A11 CY B131 JZ B22 菌株属于腐皮镰孢菌复合群 基于 IGS 部分序列构建的最大似然树见图 8 3 株腐皮镰孢菌未扩增出适合的条带 剩余 7 株 镰孢菌与其他基因序列结果基本一致 分别归属于尖孢镰孢菌和层出镰孢菌 其中 CY C11 CY B121 与 CY B122 JZ B21 与 JZ B511 分别与 NCBI 数据库中不同的镰孢菌菌株形成亲缘关系 较近的谱系 推断由于 IGS 基因扩增片段较长 对同一种内镰孢菌的区分度较好 Gao Xiaomei L Guozhong Li Yang Ao Jing Liu Xiaohui Sun Yulu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s causing root rot on Allium tuberosum and study on thei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900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22 49 4 893 906 图 6 基于 EF 1a 基因序列构建的韭菜根腐病菌的最大简约树 Fig 6 Most parsimonious tree based on EF 1a gene sequence of chive Fusarium root rot pathogen and related fungi 图 7 基于 Histone3 基因序列构建的韭菜根腐病菌的最大简约树 Fig 7 Most parsimonious tree based on Histone3 gene sequence of chive Fusarium root rot pathogen and related fungi 高晓梅 吕国忠 李 杨 敖 静 刘晓辉 孙玉禄 设施韭菜根腐病致病镰孢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园艺学报 2022 49 4 893 906 901 图 8 基于 IGS 基因序列构建的韭菜根腐病菌的最大简约树 Fig 8 Most parsimonious tree based on IGS gene sequence of chive Fusarium root rot pathogen and related fungi 2 5 致病性测定 健康的韭菜根系分别接种尖孢镰孢菌 CY C11 层出镰孢菌 JZ B421 和腐皮镰孢菌 CY B131 后均发生根腐 症状表现与田间症状基本一致 图 9 从发病韭菜根部再次分离出的 病原菌 其菌落的外部形态特征 如菌落质地 颜色 大小等 分生孢子的类型 大小 分隔数及 形状 产孢细胞的结构等 都与接种的菌株相同 图 9 韭菜根腐病人工接种根系发病症状 Fig 9 The symptom of chive root rot after artificial inoculation of three Fusarium species Gao Xiaomei L Guozhong Li Yang Ao Jing Liu Xiaohui Sun Yulu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s causing root rot on Allium tuberosum and study on thei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902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22 49 4 893 906 3 种镰孢菌均可引起韭菜根腐病 发病率可达 95 以上 病情指数在 80 以上 表 1 说明尖 孢镰孢菌 层出镰孢菌和腐皮镰孢菌均为韭菜镰孢菌根腐病的致病菌 其中尖孢镰孢菌和腐皮镰孢 菌致病性强于层出镰孢菌 鉴于田间根腐病中尖孢镰孢菌分离频率最高且致病性较强 可以说明尖 孢镰孢菌菌是韭菜根腐病的优势病原菌 腐皮镰孢菌在田间感病根系分离频率不足 10 而在致病 性测定中表现很强的致病力 推断人为将根系刮伤有助于其侵染 层出镰孢菌同样具有较强的致病 性 且在某些韭菜栽培区其导致根腐病的比例较高 也是韭菜根腐病的重要病原之一 表 1 3 种韭菜镰孢菌对韭菜根系的致病性 Table 1 The pathogenicity of three Fusarium species to chive root 病原菌 Pathogens 发病率 Morbidity 病情指数 Disease index 尖孢镰孢菌 F oxysporum 96 88 1 46 ab 87 01 1 79 a 层出镰孢菌 F proliferatum 95 71 1 21 b 80 83 2 08 b 腐皮镰孢菌 F s o la n i 98 90 0 33 a 86 18 1 51 a 注 表中数据为平均数 标准差 n 5 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各处理差异显著水平 P 0 05 Note Data in the table are mean S D n 5 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 0 05 level 2 6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如表 2 所示 3 株病原菌在 9 种供试碳源上均可较好地生长 但利用能力差异显著 尖孢镰孢 菌对蔗糖 菊糖 葡萄糖 乳糖 鼠李糖等多种碳源利用良好 其他碳源次之 而层出镰孢菌和腐 皮镰孢菌则仅在鼠李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快 3 种病原菌均在含山梨糖的培养基上生长最慢 表 2 营养和培养条件对 3 种病原镰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nutrients and culturing conditions on the mycelium growth of three Fusarium species 试验 Test 培养条件 Culture condition 菌落直径 mm Colony diameter 尖孢镰孢菌 F oxysporum 层出镰孢菌 F proliferatum 腐皮镰孢菌 F solani 碳源 Carbon source 蔗糖 Sucrose 83 94 0 50 a 69 86 1 78 c 57 75 0 40 c 菊糖 Inulin 83 85 1 20 a 76 21 0 53 b 58 07 0 22 c 葡萄糖 Glucose 84 64 2 39 a 67 48 1 03 c 56 66 0 15 c 山梨糖 Sorbose 68 96 0 76 c 53 79 1 98 e 51 26 0 75 d 木糖 Xylose 68 71 1 60 c 62 91 1 77 d 57 72 1 02 c 乳糖 Lactose 83 74 0 50 a 76 65 1 23 b 60 61 1 18 b 果糖 Fructose 75 96 1 28 b 66 64 3 28 c 57 08 2 88 c 鼠李糖 Rhamnose 82 53 0 87 a 82 02 2 36 a 65 21 1 21 a 甘露糖 Mannose 78 38 3 62 b 74 52 1 07 b 58 47 0 66 c 氮源 Nitrogen source NH 4 Cl 77 01 1 71 a 58 51 1 55 c 51 01 1 80 d NaNO 3 74 32 0 76 a 62 74 2 55 b 59 68 0 49 b KNO 3 68 42 2 47 bcd 66 70 1 39 a 54 82 2 74 c 酒石酸铵 Ammonium tartrate 58 06 3 62 e 48 73 1 55 d 55 22 1 40 c 甘氨酸 Glycine 72 57 1 97 ab 56 06 0 28 c 63 22 2 90 a 胱氨酸 Cystine 65 15 3 84 d 65 64 0 81 ab 59 86 1 54 b 丙氨酸 Alanine 66 22 4 71 cd 56 94 1 32 c 61 47 2 09 a CK PDA 71 67 2 99 abc 56 92 4 16 c 61 40 0 32 a 温度 Temperature 10 15 19 0 35 e 16 04 0 37 f 12 29 0 32 e 15 42 66 0 77 d 43 54 0 83 e 29 66 1 09 d 20 57 31 2 04 c 55 81 0 41 d 43 04 1 56 c 25 72 46 2 10 b 71 26 2 07 b 52 25 1 17 b 30 78 39 3 83 a 74 82 1 61 a 56 86 1 06 a 35 71 74 1 83 b 70 66 1 75 b 54 47 1 83 ab 40 58 16 3 70 c 67 06 1 41 c 45 09 2 41 c 高晓梅 吕国忠 李 杨 敖 静 刘晓辉 孙玉禄 设施韭菜根腐病致病镰孢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园艺学报 2022 49 4 893 906 903 续表 2 试验 Test 培养条件 Culture condition 菌落直径 mm Colony diameter 尖孢镰孢菌 F oxysporum 层出镰孢菌 F proliferatum 腐皮镰孢菌 F solani pH 4 41 91 0 91 c 44 32 0 26 e 30 95 3 11 e 5 56 01 0 32 b 55 27 1 54 d 47 47 1 24 cd 6 61 13 0 24 a 72 11 0 28 b 49 40 0 30 bcd 7 62 56 2 27 a 76 07 2 72 a 51 52 0 78 ab 8 60 81 4 95 a 68 36 1 30 c 54 80 2 09 a 9 60 75 3 20 a 67 35 0 13 c 52 27 1 76 ab 10 53 74 0 73 b 65 87 1 08 c 50 74 1 67 bc 11 52 46 0 34 c 44 31 2 18 e 46 59 3 68 d 光照 Illumination 全光照 Full illumination 70 28 1 44 c 67 42 3 54 b 50 17 3 30 b 全黑暗 Full darkness 78 34 0 84 a 75 27 0 81 a 60 02 1 36 a 12 h 光照 12 h 黑暗 12 h illumination 12 h darkness 73 28 1 34 b 70 54 1 51 ab 56 86 0 86 a 注 表中数据为平均数 标准差 n 3 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各处理差异显著水平 P 0 05 Note Data in the table are mean S D n 3 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 0 05 level 3 株病原菌在 8 种氮源上均可生长 尖孢镰孢菌在含氯化铵 硝酸铵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 其 次是甘氨酸和对照培养基 层出镰孢菌在含硝酸钾的培养基上生长最优 其次是胱氨酸和硝酸钠 腐皮镰孢菌在含有硝酸钠 胱氨酸 丙氨酸及对照培养基生长最好 其次是硝酸钾和酒石酸铵 病原菌菌丝在 10 40 均能生长 25 35 菌丝生长较快 30 时生长最快 菌丝致密 较前人报道的 28 稍高 这是否由于设

注意事项

本文(设施韭菜根腐病致病镰孢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pdf)为本站会员(园艺星球)主动上传,园艺星球(共享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园艺星球(共享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固源瑞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