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换一换
首页 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云南省草莓角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评价_彭梦林.pdf

  • 资源ID:16260       资源大小:870.6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0金币 【人民币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0金币 【人民币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云南省草莓角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评价_彭梦林.pdf

植物病理学报 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 ISSN 0412 0914 CN 11 2184 Q 植物病理学报 网络首发论文 题目 云南省草莓角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评价 作者 彭梦林 何依璐 姚博 魏方俊 张晋豪 邱玥 姬广海 DOI 10 13926 ki apps 001033 网络首发日期 2023 12 07 引用格式 彭梦林 何依璐 姚博 魏方俊 张晋豪 邱玥 姬广海 云南省草莓角斑 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评价 J OL 植物病理学报 https doi org 10 13926 ki apps 001033 网络首发 在编辑部工作流程中 稿件从录用到出版要经历录用定稿 排版定稿 整期汇编定稿等阶 段 录用定稿指内容已经确定 且通过同行评议 主编终审同意刊用的稿件 排版定稿指录用定稿按照期 刊特定版式 包括网络呈现版式 排版后的稿件 可暂不确定出版年 卷 期和页码 整期汇编定稿指出 版年 卷 期 页码均已确定的印刷或数字出版的整期汇编稿件 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稿件内容必须符合 出 版管理条例 和 期刊出版管理规定 的有关规定 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 科学性和先进性 符合编 辑部对刊文的录用要求 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及其他侵权行为 稿件内容应基本符合国家有关书刊编辑 出版的技术标准 正确使用和统一规范语言文字 符号 数字 外文字母 法定计量单位及地图标注等 为确保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严肃性 录用定稿一经发布 不得修改论文题目 作者 机构名称和学术内容 只可基于编辑规范进行少量文字的修改 出版确认 纸质期刊编辑部通过与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签约 在 中国 学术期刊 网络版 出版传播平台上创办与纸质期刊内容一致的网络版 以单篇或整期出版形式 在印刷 出版之前刊发论文的录用定稿 排版定稿 整期汇编定稿 因为 中国学术期刊 网络版 是国家新闻出 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网络连续型出版物 ISSN 2096 4188 CN 11 6037 Z 所以签约期刊的网络版上网络首 发论文视为正式出版 植物病理学报 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 研究论文 doi 10 13926 ki apps 001033 云南省草莓角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评价 彭梦林 1 何依璐 姚 博 魏方俊 张晋豪 邱 玥 姬广海 云南农业大学 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201 摘要 草莓角斑病是云南近几年发生的重要细菌病害之一 本实验 通过从病斑处分离得到的细菌进行形态 学 生理生化 致病性检测 16S rDNA hrpB 基因分子鉴定 鉴定其中 1 株分离菌为草莓黄单胞菌 Xanthomonas fragariae 生理生化指标检测表明 致病菌能利用 D 麦芽糖 D 海藻糖 D 纤维二糖 蔗糖 D 松二糖等碳源 26 种 能与萘啶酮酸 林肯霉素等 7 种化学敏感物质反应 致病菌盐耐受性弱 对酸敏感 能利用 L 乳酸 柠檬酸等有机酸 不同草莓品种对草莓黄单胞菌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红颜 和 甜查理 为高抗品种 病情指数分别为 5 95 和 4 76 高抗品种占比为 14 28 中抗品种为 波特拉 全明星 越秀 白雪公主 京藏香 香野 中抗品种占比为 42 85 本研究明确了 草莓角斑病病原菌 提供了部分草莓品种抗性信息 以期为深入研究该病害发生规律 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草莓 病原菌分离鉴定 草莓黄单胞菌 抗性评价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resistance uation of strawberry angular leaf spot pathogen in Yunnan Province PENG Menglin HE Yilu YAO Bo WEI Fangjun ZHANG Jinhao QIU Yue JI Guanghai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Bio Resources in Yunnan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China Abstract Strawberry angular leaf spo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cterial diseases in Yunnan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study a bacterial strain isolated from the strawberry leaf lesion was identified as Xanthomonas fragariae based on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analysis pathogenicity detection as well as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16S rDNA and hrpB genes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detection showed that the pathogenic bacterium could utilize 26 carbon sources such as D maltose D trehalose D cellobiose sucrose and D pintobiose It can react with seven chemical sensitive substances such as nalidixic acid and lincomycin The pathogenic bacterium had weak salt tolerance sensitive to acid and could use organic acids such as L lactic acid and citric acid The disease resistance uation experiment showed that Benihoppeand and Sweet Charlie were highly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2260701 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专项 重点项目 202201AS070313 通讯作者 姬广海 博士 教授 研究方向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控研究 Email jghai001 第一作者 彭梦林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控研究 Email 1355306842 网络首发时间 2023 12 07 11 50 52 网络首发地址 彭梦林 等 云南省草莓角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评价 2 resistant varieties with disease inds of 5 95 and 4 76 respectively and the proportion of highly resistant varieties was 14 28 The moderately resistant varieties included Portola All star Yuexiu Snow White Jingzangxiang and Xiangye and the proportion of moderately resistant varieties was 42 85 In conclusion we identified the pathogenic bacterium of strawberry angular leaf spot and obtained several disease resistant strawberry varieties through screening These results laid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ease occurrence and prevention s Keywords strawberry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s Xanthomonas fragariae resistance uation 0 引言 草莓 Fragaria ananassa Duch 属于蔷薇科 Rosaceae 蔷薇亚科 Rosoideae 草莓属 Fragria 多年生草本 为喜光植物 但又有较强的耐荫性 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 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 具有 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价值 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经济作物之一 1 草莓角斑病是由草莓黄单胞菌 Xanthomonas fragariae 引起的一种病害 草莓黄单胞菌 属于薄壁菌门 Gracilicutes 假单胞菌科 Pseudomonaceae 黄单胞菌属 Xanthomonas 是一种系统性病原体 主要定殖在叶肉组织 能造成 维管束系统受损 使叶片出现萎焉和塌陷 2 3 在草莓农业生产中日益成为一个难题 该病 1959 年首先在 美国明尼苏达州发现 随后此病迅速扩散 被欧洲和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 EPPO 列为欧洲种植种群的 A2 国际检疫病原体 4 5 在疾病发展的早期阶段 草莓角斑病的症状是叶片背面可见水浸状角斑 受到叶脉限 制形成不规则斑点 用透射光观察时 斑点是半透明的 病斑随着时间扩大 变红褐色 严重时病斑合并 叶片坏死 在高湿度和超过 20 的温度条件下 观察到病变处有粘稠的细菌渗出液 干燥条件下呈薄膜状 6 有研究报道 草莓黄单胞菌 X fragariae 的最佳生存温度条件为 20 超过 32 病菌会死亡 能在草 莓残体中长期存在 单独在土壤里存活的时间很短 7 8 现在欧洲大多地区 北美洲 非洲 大洋洲 亚洲等部分地区均有此病的报道 9 10 在我国 草莓黄单 胞菌已经被列入 2007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11 其引起的草莓病害在 2020 年我国台湾首次发现 且该病害在天津 上海 云南也有发生 12 14 当草莓被草莓黄单胞菌侵染后其产量 会下降 75 80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5 生产上 草莓角斑病的防治主要是使用杀菌剂 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控制和减少该病害的危害 然而化学农药的大面积使用致使生态和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 所以发现 和挖掘抗性基因资源并培育抗病品种是有效控制疾病的策略之一 该病害的发病率在草莓品种间存在差异 表明草莓品种对草莓角斑病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MAAS J L 16 测试 草莓基因型 发现 2 种基因型 1 种来自明 尼苏达州的原生深红莓 弗吉尼亚 草 莓 和 1 种 弗州草莓凤梨草莓 杂交种 被发现能够抵抗 草莓黄单 彭梦林 等 云南省草莓角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评价 3 胞菌 的感染 森林草莓 对草莓角斑病具有较高抗性 HAZEL 17 发现免疫草莓角斑病的草莓品种是 六倍 体 的 麝香草莓 F moschata Duch 其他草莓 品种表现中等抗性 但 麝香草莓 仅分布于欧洲 18 我国主抗草莓角斑病的品种或种质资源匮乏 因此需 发掘优质抗性资源缓解草莓角斑病的蔓延 本实验室从云南曲靖发现在草莓叶片上大量浸染引起草莓生产上难题的 1 种细菌性病害 从将采集的 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菌落呈透明 水润 圆形的细菌 经生理生化测定 形态学观察 分子鉴定 以及 致病 性测定 明确该细菌的分类地位 并评价该病原菌对不同草莓品种的致病力差异 以期对防治该细菌病害 的大面积发生和流行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1 样品采集 2021 年采自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草莓种植地区的草莓角斑病病叶 1 2 供试培养基 WBN Wilbrinck N 10 g L 1 蔗糖 5 g L 1 蛋白胨 Oxoid 公司 0 5 g L 1 K2HPO4 Sigma 公司 0 25 g L 1 MgSO4 7H2O Sigma 公司 0 25 g L 1 NaNO3 Sigma 公司 pH 7 0 7 2 1 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 形态学观察 使用组织分离法 将样品用 75 C2H5OH 表面消毒 60 s 用无菌水冲洗 3 次 用无菌吸水纸吸干水分 将病健交接处病斑剪成均匀大小的碎片 放 于装有 10 mL 无菌水的三角瓶中 150 r min 1 培养 15 min 10 倍梯度稀释后吸取 100 L 涂布在 WBN 平板上 于 26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3 d 左右 然后挑取单菌落划 线纯化培养 2 代 得到 16 株形态完全一样的分离菌株 1 4 病原菌 致病性测定 1 4 1 喷雾接种 采用本地草莓品种 蒙特瑞 作为接种材料 用手持细雾喷雾器 Boston Round Bottle U S Plastic Corp Lima OH 将 16 株细菌的水悬浮液 108 CFU mL 1 小心地喷洒在草莓嫩叶的背面 直 到径流 屏蔽其他的植物组织 以防止接种的叶片接触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在 2 次接种之间佩戴一次性手 套 以无菌水 喷洒 作为 对照 每处理接种 5 株 重复 5 次 将所有植株置于光照培养箱中 记录发病情况 1 4 2 针刺接种 将 16 株细菌 的水悬浮液 108 CFU mL 1 使用无菌针管 针刺草莓新叶叶片背面 每 次 接种处理 5 株 用水做对照接种 在接种 7 d 后观察记录 1 4 3 渗压接种 将 16 株细菌 的水悬浮液 108 CFU mL 1 使用无针注射器按压 在 新叶叶脉间 每次接种 处理 5 株 用水做对照接种 在 接种 7 d 后 观察记录 1 4 4 摩擦接种 使用无菌石英砂适量摩擦叶片背面 然后 将 16 株细菌 的水悬浮液 108 CFU mL 1 使用 彭梦林 等 云南省草莓角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评价 4 无菌棉涂布在叶片背面 每次接种处理 5 株 用水做对照接种 在 接种 7 d 后 观察记录 选取一株致病性 较强的菌株编号为 YM2 进行后续试验 1 5 病原菌生理生化鉴定 将病原菌菌株在 WBN 板上划线纯化 2 代 再挑取单菌落在 Biolog 专业培养基 BUG 板上划线纯化培 养 2 代 使用无菌棉签在培养基上轻轻蘸取菌落接种到 IF A 接种液中 混匀 用浊度仪检测浊度在 90 98 T 倒入 V 型贮液槽 用八道移液器吸取 150 L 菌悬液接种于 GEN 鉴定板 对照孔 A1 加入等量的 1 生理盐水 然后封口后放置于 26 培养箱保湿培养 采用 Biolog 公司的 MicrostationTM V4 01 系统进行 致病菌生理生化测定 20 1 6 病原菌分子鉴定 使用细菌总 DNA 提取试剂盒 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提取 YM2 的 DNA 采用细菌 通用 鉴别基因 16S rDNA 以及 草莓黄 单胞 菌 特异性 引物 对该菌 株 进行扩增测序 对应的引物分别是 27F 1492R XF F XF R 19 PCR 扩增产物纯化测序后在 NCBI 数据库进行 Blast 比对 挑选比对相似性高的序列 采用 MEGA 7 0 26 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 分析同源性关系较近的菌株以确定 YM2 的分类地位 1 7 不同草莓品种对草莓角斑病抗性鉴定 1 7 1 草莓品种 供试品种选取云南种植面积较多的 14 个品种 基本信息见表 1 Table 1 Basic ination of 14 strawberry varieties Varieties Genetic background Origin Yuexiu China Benihoppe Akihime Sachinoka China Fenyu No 2 China Sweet Charlie F180 456 Pajaro United states Monterey Albion Cal97 85 6 United states Akihime Jiunengzaosheng Nyoho Japan Portola Cal97 93 cal97 209 1 United states San Andreas Albion Cal97 86 1 United states Snow White China Jingzangxiang Earlibrite Benihoppe Japan Yanli 08 A 01 Tochiotome Europe All star United states Kinuama Europe Xiangye Japan Note Not reported 1 7 2 植株喷雾法抗性鉴定 盆栽法抗性鉴定参考 FU 21 方法 选取具有 4 叶 1 心的健康草莓植株 采用喷 彭梦林 等 云南省草莓角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评价 5 雾法将浓度为 108 CFU mL 1 OD620 1 的草莓黄单胞菌悬浮液分别均匀喷雾接种于 不同草莓品种叶片上 喷雾时间和压强分别为 60 s 0 1 MPa 喷雾时使叶片背面菌悬液径流 每盆接种 3 枝 每品种 3 次重复 接种后盆栽草莓放于温室大棚 7 d 14 d 21 d 后调查 叶片发病情况 可将抗病程度分为免疫 1 00 高抗 0 80 0 99 中抗 0 40 0 79 中感 0 20 0 39 高感 0 20 5 种类型 病情 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参考 Wolf J M 22 的分级方法 相对病情指数 供试草莓品种病情指数 供试草莓品种最高病情指数 相对抗病指数 1 相对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 1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病原菌 YM2 在 WBN 培养基上培养 初始菌落呈现透明 水润 圆形单菌落 72 h 后形成 黄色 圆形的 单菌落 菌落表面湿润光滑且粘稠 边缘清晰 革兰氏染色为红色短杆状 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Fig 1 Bacteri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A Colonies ed on WBN plate B Gram staining 2 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草莓角斑病田间病症表现为叶片背面可见水浸 状角斑 受到叶脉限制形成不规则斑点 病 斑随 着 时间 扩大 变 红褐 色 严重时病斑合并 叶片坏死 图 2 A B 发病严重导致植株花蕾枯死 严重影响草莓 产量 室内分离得到 16 株细菌菌株通过摩擦 喷雾 渗压与针刺 4 种方法回接 图 2 C H 健康草莓叶片 其中致病菌代表菌株 YM2 的发病情况如 图 2 C H 所示 在 7 10 d 后表现与田间相同的水渍状病症 符合柯赫氏法则 具体表现为在 温度 25 湿度 75 以上发病较重 当温湿度适宜时 发病部位会出现 菌脓覆盖 后形成菌膜 接种 4 wpi week post inoculation 左右病部变褐 叶片会出现褪色失绿 在侵染 4 5 wpi 叶片顶部和中部出现角状红褐色病斑 病斑扩大后叶片干枯死亡 不同接种方法病害发生情况有 彭梦林 等 云南省草莓角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评价 6 所不同 针刺接种 图 2 E 8 11 d 出现水渍状病斑 病斑从针刺部位缓慢扩增 病斑不会连成片 渗压 接种 图 2 F 的叶片细菌仅局限于接种位点 接种 1 d 后按压部位水渍状致敏反应消失 7 d 后出现水渍 状病斑 细菌侵染到次级叶脉时会沿着叶脉扩展 摩擦接种 图 2 G 病原后 6 d 接种部位出现大量水渍状 病斑 有明显菌脓和菌膜 形成了明显的角状病斑 叶片发病死亡所需时间最短 喷雾接种 图 2 H 11 14 d 叶片边缘向内出现水渍状病斑数量递减 发病后期也会出现角状病斑 Fig 2 Pathogenicity of the bacterial isolate YM2 on strawberry A B Disease symptoms in the field C D Symptoms on strawberry leaves two weeks after artificial inoculation of Xanthomonas fragariaeYM2 Disease symptoms on strawberry leaves after stab inoculation E seepage inoculation F friction inoculation G spray inoculation H 2 3 病原菌生理生化鉴定 Biolog 微生物鉴定仪读板结果显示 表 2 阳性反应 35 个 阴性反应 7 个 边界值 52 个 碳源利 用测试表明该病原菌能利用 D 麦芽糖 D 海藻糖 D 纤维二糖 蔗糖 D 松二糖等碳源 26 种 能与萘 啶酮酸 林肯霉素等 7 种化学敏感物质反应 致病菌盐耐受性弱 对酸敏感 能利用 L 乳酸 柠檬酸等有 机酸 菌株 YM2 鉴定结果中所有黄单胞属 SIM 值之和为 0 528 只能将菌株 YM2 鉴定为黄单胞菌属细菌 Table 2 Metabolic characters of strain YM2 in GENIII microplate Micropore and name Utilization Micropore and name Utilization Micropore and name Utilization Negative control Inosine D glucuronic acid Dextrin Lactate Glucuronamide D maltose Fusidic acid Mucic acid D trehalose D serine Quinic acid 彭梦林 等 云南省草莓角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评价 7 D cellobiose D sorbitol D saccharic acid Gentiobiose D mannitol Vancomycin Sucrose D arabitol Tetrazolium violet D turanose Myo inositol Tetrazolium blue Stachyose Glycerol p Hydroxy phenylacetic acid Positive control D glucose 6 PO4 Methyl pyruvate pH 6 D fructose 6 PO4 D lactic acid pH 5 D aspartic acid L lactic acid D raffinose D serine Citric acid D lactose Troleandomycin Keto glutaric acid D melibiose Rifamycin SV D malic acid Methyl D glucoside Minocycline L malic acid D salicin Gelatin Bromo succinic acid N acetyl D glucosamine Glycyl L proline Nalidixic acid N acetyl D mannosamine L alanine Lithium chloride N acetyl D galactosamine L arginine Potassium tellurite N acetyl neuraminic acid L aspartic acid Tween 40 1 NaCl L glutamic acid Amino butyric acid 4 NaCl L histidine Hydroxy butyric acid 8 NaCl L pyroglutamic acid Hydroxy D butyric acid D glucose L serine Keto butyric acid D mannose Lincomycin Acetoacetic acid D fructose Guanidine HCl Propionic acid D galactose Niaproof 4 Acetic acid 3 methyl glucose Pectin ic acid D fucose D galacturonic acid Aztreonam L fucose L galactonic acid lactone Sodium butyrate L rhamnose D gluconic acid Sodium bromate Note Positive Negative Boundary value 2 4 病原菌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彭梦林 等 云南省草莓角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评价 8 对病原菌 YM2 的 16S rDNA hrpB 基因进行扩增后 得到 1 080 bp 528 bp 的序列 分别与 X fragariae xf 52 登录号 OL655450 1 序列相似度为 99 与 X fragariae PD885 登录号 LT853882 1 序列相似 性 100 将 16S rDNA hrpB 基因序列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 图 3 结果显示 菌株 YM2 与 X fragariae 的遗 传关系最近 结合形态学特征 Biolog 鉴定与分子鉴定结果 最终将菌株 YM2 鉴定为草莓黄单胞菌 X fragariae 菌株登录号为 OP847193 彭梦林 等 云南省草莓角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评价 9 Fig 3 Construction of 16S rDNA A and hrpB B gene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neighbor joining 2 5 抗性评价 接种病原菌后 7 d 14 d 不同草莓品种草莓角斑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 但是不同品种草莓发病差 彭梦林 等 云南省草莓角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评价 10 异不显著 接菌 21 d 后 14 个草莓品种发病程度差异明显 从表 3 可知 红颜 和 甜查理 品种为高 抗品种 病情指数分别为 5 95 和 4 76 高抗品种占比为 14 28 中抗品种为 波特拉 全明星 越秀 白雪公主 京藏香 和 香野 中抗品种占比为 42 85 中感品种为 圣安德瑞斯 艳丽 和 鬼努甘 中感品种占比为 21 43 高感品种为 粉玉 2 号 章姬 和 蒙特瑞 病 情指数在 34 92 以上 高感品种占比为 21 43 Table 3 Resistance test of 14 strawberry varieties to bacterial angular leaf spot Note HR highly resistant MR Moderately resistant MS moderately susceptible HS Highly susceptible In the same column data with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 05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从云南曲靖发病草莓的叶片上分离得到 YM2 菌株 通过对其 进行形 态学观察 生理生化鉴定 特异性基因分子鉴定与致病性测定 发现菌株 YM2 与 X fragariae 的同源性最高 最终将 YM2 菌株鉴定 为草莓黄单胞菌 X fragariae 经过柯赫氏法则验证 YM2 可导致草莓角斑病的发生 且与田间采集到 的草莓角斑病症状表现一致 表现为叶部出现水渍状透明斑点 斑点可产生菌脓形成菌膜 发病严重时叶 片失绿 病斑合并成角状或者叶片枯萎死亡 从接种叶片上再次分离得到了相同的致病菌 因此明确草莓 黄单胞菌 YM2 为草莓角斑病的致病菌 有研究表明对草莓角斑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M411 是通过降低 pH 值或产生有机酸起抑制作用 23 本研究对草莓黄单胞菌 YM2 生理生化测定结果表明致病菌不耐受盐 不耐受强酸 能利用 L 乳酸等有机酸 与其表述的抑菌机 Strawberry varieties Disease index Relative resistant index Resistance uation Fenyu No 2 35 71 1 45bc 0 08 0 02e HS Yuexiu 7 14 2 01g 0 49 0 30bc MR Benihoppe 5 95 1 09g 0 85 0 04a HR Sweet Charlie 4 76 2 21g 0 88 0 03a HR Akihime 34 92 1 35b 0 10 0 02e HS Portola 20 63 3 04ab 0 48 0 04bc MR San Andreas 30 95 0 08bc 0 20 0 02de MS Snow White 20 63 1 11f 0 47 0 02bc MR Jingzangxaing 14 29 2 44fg 0 63 0 01b MR All star 15 87 0 33fg 0 60 0 12b MR Yanli 25 00 0 02e 0 36 0 02cd MS Kinuama 30 16 0 06d 0 22 0 02de MS Xiangye 18 30 0 45f 0 53 0 01bc MR Monterey 39 68 1 12a HS 彭梦林 等 云南省草莓角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评价 11 制结论一致 从不同接种方式导致草莓角斑病病害发生严重程度不同 发现有伤接种 摩擦接种 病原菌侵染速度 较无伤接种 喷雾接种 更快 植株发生症状更严重 特别是接种时叶脉损伤 能够促进细菌在维管组织 更广泛的定植和细菌从叶片移动到邻近的叶柄 有研究报道病原细菌在叶柄组织上长期存活 所以修剪去 除残余叶柄组织可以减少草莓角斑病菌的引入田间的初始菌量 3 23 WOLF 和 KASTELEIN 22 24 表明喷雾 接种时 病原体气溶胶使周围的草莓植株具有高度传染的风险 因此防止高架灌溉和植物组织损伤 能降 低草莓角斑病菌侵染率和向其他健康组织扩散的速度 这将有助于更好地防治病害 喷雾接种在高感植物 中表现出很强的病症发展 在易感植物中表现出明显的病损 在中抗植物中表现出轻微的病发 而在部分 抗性基因型中则不出现或很少出现角斑 喷雾接种诱导典型疾病症状的最快速 最可靠的评价方法 2021 年 9 月云南省首次出现草莓角斑病的发生 发病率为 10 20 严重时发病率为 40 14 云南 四季草莓主栽品种为 蒙特瑞 约占四季草莓栽培总面积的 80 其次为 圣安德瑞斯 约占四季草 莓栽培总面积的 14 云南四季草莓栽培面积约为 5 还种植有少量 圣安德瑞斯 波特拉 阿 尔比 和 秋怡 等品种 26 云南省曲靖市待补镇是夏草莓之乡 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夏季气候冷凉 病 害调查结果表明曲靖市会泽县草莓角斑病危害严重 单株草莓植株平均发病率为 55 6 部分高发地区发 病率高达 100 导致果实绝收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虽然草莓角斑病病原体主要影响叶片 但它可以通过 在花萼和花梗上引起水浸状和坏死病变 直接减少果实产量高达 80 也可以通过减少植物初级产量间接 减少果实产量 15 生产上使用杀菌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减少草莓角斑病的危害 然而化学农药的大 面积使用致使生态和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 因此预防草莓角斑病的最重要因素是种植无病植株和选育抗 病品种 本研究对不同草莓品种对草莓黄单胞菌的抗性筛选 结果表明 红颜 和 甜查理 品种为高抗 品种 病情指数分别为 5 95 和 4 76 高抗品种占比为 14 28 中抗品种为 波特拉 全明星 越 秀 白雪公主 京藏香 和 香野 中抗品种占比为 42 85 中感品种为 圣安德瑞斯 艳 丽 和 鬼努甘 中感品种占比为 21 43 高感品种为 粉玉 2 号 章姬 和 蒙特瑞 高感品 种占比为 21 43 其中抗病品种 全明星 和感病品种 蒙特瑞 与 HILDEBRAND 2 的研究结果一致 云南是四季草莓 蒙特瑞 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 27 这可能是近年来草莓角斑病在云南迅速蔓延的原 因 甜查理 和 红颜 草莓不仅对草莓角斑病抗性强 且具有早熟 香味浓郁 酸甜适中 果实质地 较硬 产量高特点等 也适宜在本地种植 推广种植抗性品种有助于减轻草莓角斑病的发生 对于田间种 植抗性品种结合杀菌剂和生防细菌的技术措施防治草莓角斑病的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彭梦林 等 云南省草莓角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评价 12 参考文献 1 GIAMPIERI F ALVAREZ SUAREZ J M BATTINO M Strawberry and human health effects beyond antioxidant activity J J Agric Food Chem 2014 62 18 3867 3876 2 HILDEBRAND D C SCHROTH M N WILHELM S Systemic invasion of strawberry by Xanthomonas fragariae causing vascular collapse J Phytopathology 1967 57 11 1260 1261 3 WANG H MCTAVISH C TURECHEK W W Colonization and movement of Xanthomonas fragariae in strawberry tissues J Phytopathology 2018 108 6 681 690 4 KENNEDY B W KING T H Angular leaf spot of strawberry caused by Xanthomonas fragariae sp Nov J Phytopathology 1962 52 9 873 875 5 EPPO Xanthomonas fragariae Kennedy King S EPPO Bull 1986 16 17 20 6 KENNEDY B KING T Angular leafspot a new disease of strawberry J Phytopathology 1960 50 4 641 642 7 ROBERTS P D TONES J B CHANDLER C K et al Survival of Xanthomnas fragariae on strawberry in summer nurseries in Florida detected by specific primers and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J Plant Dis 1996 80 11 1283 1288 8 TURECHEK W W PERES N A Heat treatment effects on strawberry plant survival and angular leaf spot caused by Xanthomonas fragariae in nursery production J Plant Dis 2009 93 3 299 308 9 FERNANDEZ PAVIA S P RODR GUEZ ALVARADO G GARAY S

注意事项

本文(云南省草莓角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评价_彭梦林.pdf)为本站会员(magazine@RS)主动上传,园艺星球(共享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园艺星球(共享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固源瑞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