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换一换
首页 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17年度辣椒科学研究进展

  • 资源ID:3790       资源大小:1.48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0金币 【人民币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0金币 【人民币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2017年度辣椒科学研究进展

p近年来,我国辣椒年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147 万hm 2 (2 200万亩)以上,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 的蔬菜作物(黄任中 等,2015)。据2017中国遵 义第二届国际辣椒博览会发布的相关信息,我国辣 椒种植面积占世界辣椒种植总面积的35;近3年 平均年产量2 800万t,占世界辣椒总产量的46; 年产值逾700亿元,辣椒产业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蔬 菜产业。2017年,辣椒科学研究获2个国家大宗 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岗位(甜椒品种改良和辣 椒品种改良) 、1个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科 学家岗位(加工用鲜辣椒品种改良)以及多项国家 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重点支持领域包括保护地和露地辣椒遗传育种、 加工辣椒遗传育种、辣椒杂种优势利用、分子标记 辅助辣椒育种、辣椒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辣椒 抗病抗逆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等。经大量科研人员 的不懈努力,在辣椒抗病抗逆性、辣椒种质资源鉴 定评价和创制、辣椒基因组学及功能基因挖掘与利 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在辣椒种质资源 的创新与利用方面,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邹学校研 究员领衔的团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邹 学校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而在辣椒基因组学 方面,韩国再一次完成了对2份辣椒栽培种的重测 序工作,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辣椒抗病基因 的进化和演变提供了新的解释。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则在对骨干亲本6421大规模转录组测序分析的基 础上,建立了全球第一个辣椒专业化分析数据库平 台(Pepper Inatics Hub),自上线以来每日访问 量上千次,极大地方便了众多辣椒科研工作者。本 文简要回顾了2017年度以辣椒为研究对象的科研 工作进展和研究热点。 1 研究进展 在中国知网以“辣椒”为关键词进行检索, 2017年共发表1篇博士论文研究了辣椒胞质雄性 不育育性恢复的遗传及候选基因的鉴定,并获得学 位;11篇硕士学位论文主要从辣椒抗病、抗逆转录 因子基因鉴定、抗病机制、辣椒产业发展等方面开 展研究,并获得学位。国内学术期刊共发表与辣椒 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835篇,其中中文核心及以上 期刊247篇。搜索近5年以辣椒为研究对象的期刊 郑井元,男,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辣椒抗病遗传育种研究,E-mail nbsp; *通讯作者马艳青,男,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辣椒遗传育种研究, E- 收稿日期2018-02-09;接受日期2018-04-03 基金项目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辣椒育种岗位项目(CARS-23),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JJ4051) 2017年我国辣椒学科持续稳定发展,在人才培养和科学成果上取得重大突破,一位辣椒专家当选中 国工程院院士,一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种质资源收集创制、新品种选育、新技 术推广应用、产业规模等方面持续引领世界。 2017 年度辣椒科学研究进展 郑井元 李雪峰 周书栋 马艳青 *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 nbsp;9 nbsp; 新优品种 栽培管理 本期视点 产业市场 病虫防控 nbsp;9 nbsp; 产业广角 中 国 蔬 菜 nbsp; nbsp; CHINA VEGETABLES 2018(5)9 - 15 论文,发现2014年以来刊发的论文数量逐年减少, 但近3年来发表在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的研究论文 数量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图1) 。在Springer和 ScienceDirect网以标题含有“Capsicum”的关键词 搜索,有71篇SCI研究论文与辣椒相关,其中植 物病理学相关16篇、生命科学和植物科学44篇、 农业科学31篇、生态学15篇、其他4篇。从研究 内容来看,辣椒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病害病原种 类、致病型分化、致病机理研究仍然是最热的方向, 其次为辣椒种质资源、辣椒栽培技术、新品种选育 技术等。 1.1 辣椒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2014年第1个辣椒基因组(CM334)公布, 随后第2个辣椒基因组(Zunla-1)完成了更高质 量的测序和拼接。然而,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 用的辣椒基因测序数据及其海量测序数据整合方 面的研究一直鲜有报道。湖南省蔬菜研究所以辣椒 骨干亲本6421为材料,对辣椒不同器官或组织连 续发育阶段的mRNA和不同非生物环境胁迫下的 mRNA进行高通量测序,数据累计超过3 Tb,并在 此基础上建立了世界首个辣椒生物信息数据中心。 该数据库包含了辣椒基因组(Genome) 、辣椒转录 组(Transcriptome)、辣椒小RNA(sRNAome) 、辣 椒遗传变异(Variome)和蛋白质组(Proteome)数 据库,已成为辣椒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 平台,供全球相关科研工作者使用。其中,辣椒转 录组数据库重点对辣椒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过 程中的基因差异表达、可变剪切、共表达网络调 控、次生代谢合成途径等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一批 与辣椒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Liu et al., 2017) 。该研究结果对于揭示辣椒主要农艺性状分 子遗传基础,加速挖掘其生物学潜能具有重要学术 价值。韩国首尔大学研究团队对2个辣椒栽培种 下垂辣椒(Capsicum baccatum PBC81)和中国辣椒 nbsp;(C. chinense PI159236)进行了重测序,获得了高 质量基因组序列信息,在此基础上重新注释了先 前测序的辣椒参考基因组CM334,进一步提升了 CM334的组装质量。同时对3个辣椒基因组进行了 比较分析,为辣椒基因组进化和物种分化提供了新 的解释,揭示了LTR-R(长末端重复逆转座子) 介导的反转录复制是诞生大量新的植物NLRs(核 酸结合和亮氨酸富集重复蛋白)基因的原因,以 及植物抗病基因功能的动态进化过程(Kim et al., 2017)。 1.2 辣椒病毒病研究 辣椒病毒病是为害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世界 范围内已发现40多种植物病毒能侵染辣椒,我国 已检测到的病毒种类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nbsp;mosaic virus,TMV) 、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 nbsp;mosaic virus,C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nbsp;Y,PVY) 、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 BBWV)等,其中TMV和CMV是我国辣椒产区的 主要病毒种类。明确辣椒病毒病的种类、地理分 布,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于病毒病抗病育 种、病毒病暴发流行预测与防治、提高辣椒的产 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丁超等(2017)根据辣椒 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 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 的外壳蛋白(CP)编码序列设计了3对PCR检测 引物,并建立了同步检测以上3种辣椒病毒的多 重RT-PCR引物及方法;王少立等(2017)在大规 模取样的基础上,分析了山东地区的253份辣椒病 毒病样品,明确了山东地区辣椒病毒病的主要种类 和主要辣椒产区病毒病发生情况以及病毒种类的主 次关系;刘湘宁等(2017)研究了辣椒轻斑驳病毒 (PMMoV)致病型的基因组结构;竹怀婷等(2017) 采用DAS-ELISA结合RT-PCR的方法首次在辽宁 省辣椒中发现了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 ;冯耿 等(2017)采用小RNA测序发现贵州辣椒病毒病 主要由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2, 图 1 2013~2017年中文期刊刊发的有关“辣椒”的 nbsp;论文数量 1 200 1 000 800 600 400 200 0 论文数量/篇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中文期刊 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 990 1 070 1 025 960 835 247 243 249 283 302 nbsp;10 nbsp; 新优品种 栽培管理 本期视点 产业市场 病虫防控 nbsp;10 nbsp; 产业广角 中 国 蔬 菜 nbsp; nbsp; CHINA VEGETABLES BBWV2) 、辣椒脉斑驳病毒( Chilliveinal mottle nbsp;virus,ChiV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辣椒内 源RNA病毒(Bell pepper endornavirus,BPEV)4 种病原复合侵染;张蔚等(2017)则利用RT-PCR 技术对我国部分地区鲜食辣椒和辣椒加工品种的 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进行了调查,结果表 明PMMoV广泛分布于我国辣椒种植区,并明确了 该病毒的来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孙淼等(2017) 采用Dot-ELISA结合RT-PCR技术分析了重庆地区 298份辣椒样品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nbsp;virus,TSWV)的发生情况,发现有40份样品含有 TSWV,进一步进行序列分析表明该地区的TSWV 分离物与已经报道的中国TSWV分离物亲缘关系较 近,具有明显的地域相关性。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 丰富了辣椒病毒病在中国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辣椒 病毒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了新的信息。 辣椒对病毒病的抗性是数量性状遗传,抗病 基因QTL定位和抗性相关基因鉴定一直是辣椒 抗病研究的热点。Guo等(2017)利用抗病材料 PBC688和感病材料G29构建F 2 、BC 1 等群体,通 过简化基因组测序,鉴定了辣椒抗CMV的QTL位 点,并在QTL位点中鉴定出抗CMV相关候选基因 CA02g19570。Seo等(2017)研究发现蚕豆萎蔫病 毒2号(BBWV2)MP蛋白中的单碱基替换决定了 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寄主植物 和BBWV2之间的互作。Kil等(2017)首次发现甜 椒种子可以携带并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nbsp;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TYLCV是近10年 来暴发流行的重大病毒病,该发现为进行种子产地 检疫,防止病毒蔓延扩展提供了新证据。 1.3 辣椒炭疽病研究 辣椒炭疽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 (Colletotrichum spp.)内的几个种引起的全球性真 菌病害,是我国辣椒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 辣椒中对炭疽病的抗源主要来源于下垂辣椒和中 国辣椒2个种,辣椒产区常见的一年生辣椒(C. nbsp;annuum)缺乏对该病的抗性,因而市场上抗病品种 极度匮乏。因此,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杀菌剂不失 为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高杨杨等(2017)分离了 山东地区的175株尖孢炭疽,并测定了其对吡唑醚 菌酯的敏感性,可为生产上防治炭疽病的吡唑醚菌 酯长期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任璐等(2017)分 离了山西省的45株辣椒炭疽病菌,室内筛选获得 了辣椒炭疽病菌抗啶氧菌酯突变体,明确了辣椒炭 疽病菌抗啶氧菌酯突变体具有较高的适合度,对啶 氧菌酯具有较高抗性风险。以上研究结果为指导生 产用药,延缓抗药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Mishra 等(2017)利用RT-PCR等技术研究了抗(BJ)、 感(TJ)辣椒炭疽病的辣椒品种在接种炭疽病菌后 17个防卫反应相关基因如 PR-1、ACC synhase2、 plant defensin1.2等的时序表达模式,明确了抗、 感辣椒品种应对炭疽病菌侵染时采用了不同的防卫 反应策略,为下一步采用功能基因组学试验揭示 寄主抗性与毒性病原物互作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 nbsp;的参考。 1.4 辣椒疫病研究 辣椒疫病是辣椒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 国各地均有发生。近年来,国内外对辣椒疫病遗传 育种、致病机理、化学防治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但 抗病种质材料还是相当缺乏,生产上还是以预防和 化学控制为主。江冰冰等(2017)研究认为,韭菜 和辣椒按一定的行比间作可以有效控制辣椒疫病的 扩展蔓延,实现对辣椒疫病的生态防控;王光飞等 (2017)明确了1.33生物炭对辣椒疫霉的防效最 好;薛春生等(2017)分离获得了33个辣椒疫霉 菌菌株,明确了3号生理小种为辽宁省辣椒疫霉菌 的优势小种,同时筛选出了防效较好的生物制剂。 Majid等(2017)通过系统回顾辣椒抗疫病研究进 展,提出了利用不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诱导剂提升辣 椒抗病性的可能性,指出单基因介导的植物抗病遗 传改良是进行抗病育种最有效的策略。Lu等(2017) 研究了抗(CM334) 、感(EC)辣椒品种在高温和 疫霉菌胁迫下的差异反应,分析了抗感品种热激蛋 白、防卫相关基因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及其相关 性,解析了抗感品种在转录水平上的差异反应机 制。这些研究结果为利用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防治辣 椒疫病提出了新方法。 1.5 辣椒其他病害的研究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和疮痂病都是世界范围内广 泛分布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但由于该病在我国发现 时间短,暴发流行具有地域性,对该病缺乏系统深 入的研究。盛强等(2017a,2017b)分离了新疆地 nbsp;11 nbsp; 新优品种 栽培管理 本期视点 产业市场 病虫防控 nbsp;11 nbsp; 产业广角 中 国 蔬 菜 nbsp; nbsp; CHINA VEGETABLES 区一种新的细菌性叶斑病菌,明确了病菌类型和致 病型,同时利用分离的病原菌对13个新疆地区加 工辣椒主栽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筛选出抗病品 种2个,耐病品种5个。该研究结果对辣椒抗叶斑 病育种和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辣椒白粉病常在成株期发病,目前一年生栽 培种(C. annuum)中对白粉病表现抗性的抗源 材料很少,抗源材料基本集中在 C. baccatum、C. nbsp;frutescens和 C. chinense等3个栽培种中,虽然在 营养生长早期(6~8叶前)绝大多数辣椒品种对 白粉病是免疫的,但免疫机制仍然不明确。Albert 等(2017)发现将感病甜椒(C. annuum)嫁接到 抗病的樱桃椒(C. annuum)上,感病的甜椒也对 白粉病菌(Leveillula taurica)具有了抗性,其机制 主要是因为ROS类型基因随同嫁接一同转移了。 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抗性种质材料的筛选 一般采用室内抗病性鉴定等方法,Chandrasekhar等 (2017)分析了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辣 椒幼苗后辣椒对青枯病抗性的蛋白质组,发现喷施 一定浓度的SA(0.5 mmolL -1 )能增强植株的抗病 性,并筛选出25个SA诱导抗病性信号通路中的关 键差异蛋白,其中EF-1A是有望用于筛选抗感青 枯病菌辣椒种质的生物标记。该研究发现的一批差 异表达蛋白,加深了研究者对SA诱导辣椒抗病性 的理解。 1.6 辣椒种质资源研究 种质资源是一切育种工作的基础,筛选和创 制特异的种质材料是进行新品种选育的关键。2017 年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主持的“辣椒种质创新与利 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其中最重要 的创新点就是该项目建立了我国保存份数最多的辣 椒种质资源库(3 219份) ,涵盖了辣椒4个主要栽 培种,创制的3个骨干亲本(5901、6421、8214) 被不同单位利用育成品种165个,占全国同期审 定辣椒新品种的23,累计推广面积达800万hm 2 (1.2亿亩)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越来越受到科研单位的重 视。盛强等(2017b)筛选出一批抗叶斑病辣椒品 种;蓬桂华等(2017)系统分析了93份贵州地方 辣椒品种资源,通过聚类分析将93份辣椒种质资 源分为高品质型、中品质型、一般品质型和特殊品 质型四大类型;刘峰等(2017)研究了71个辣椒 品种对重金属镉(cadmium,Cd)的累积差异,筛 选出一批耐Cd和低Cd含量的辣椒品种;夏碧波等 nbsp;(2017)研究了国外引进的30份辣椒资源的39个 表型性状,采用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和聚类分析 等方法,将30份辣椒材料分成3个亚类群,第Ⅰ 亚类包括8份辣椒种质资源,第Ⅱ亚类包括10份 辣椒种质资源,第Ⅲ亚类包括12份辣椒种质资源, 辣椒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程度均 较高;李宁等(2017)采用SRAP和SCoT分子标 记技术对72份制干辣椒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 性分析,结果表明制干辣椒具有相对丰富的遗传多 样性,为进一步进行制干辣椒的种质创新研究奠定 了基础。这些研究结果从不同层面进一步丰富了我 国辣椒种质资源的特色优异群体,为优异资源的挖 掘利用、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材料选择。 国际上,许多研究团队亦对辣椒种质资源非 常重视。Retes-Manjarrez等(2017)筛选出一批 抗瓦斯蒂克辣椒黄脉病毒(Pepper huasteco yellow nbsp;vein virus,PHYVV)的墨西哥辣椒种质资源,为 抗PHYVV育种和该病毒的繁殖提供了材料基础。 Sivastava等(2017)通过连续3季田间自然发病鉴 定了印度60份 C. annuum、1份 C. baccatum、1份 C. chinense、1份 C. chacoense和2份C. frutescens 抗花叶病特征,筛选出3份(DLS-Sel-10,WBC- Sel-5、PBC-142)抗性材料。Okunlola等(2017) 通过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生长率、类胡萝卜 素含量、叶绿素含量研究了非洲3个辣椒品种在不 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干旱胁迫下的植物生理学特 征,发现 C. chinense比其他2个 C. annuum更具耐 旱性。Silvar和Garca-Gonzlez(2017)采用13种 不同的分子标记(疫霉菌、TMV、线虫、疮痂病菌、 TSWV、PoYY、辣椒碱等)对美洲地区的180份辣 椒栽培种和野生种进行了聚类分析,将180份辣椒 种质资源分为40个群体,每个群体中都包含1个 特异的抗性等位基因,C. annuum和 C. chinense具 有最大的变异性,而其他种质在单倍型上具有同源 性。这些研究结果为辣椒的抗病抗逆种质创新和新 品种选育提供了新的资源。 1.7 辣椒分子标记研究 SSR、SNP、SCAR、SRAP、ISSR、AFLP、 nbsp;12 nbsp; 新优品种 栽培管理 本期视点 产业市场 病虫防控 nbsp;12 nbsp; 产业广角 中 国 蔬 菜 nbsp; nbsp; CHINA VEGETABLES RFLP、RAPD是目前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自分子 标记技术诞生以来,研究人员利用该技术在种质资 源分类、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杂交品种纯度 鉴定、雄性不育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SSR是目 前最常用的技术之一,然而不同类型辣椒的基因型 差异较大,标记的通用性较差。李全辉等(2017) 建立了线辣椒SSR-PCR反应体系,从420对SSR 标记中筛选出72对多态性标记,可用于线辣椒种 质资源分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遗传图谱构 建及基因克隆等研究。魏兵强等(2017)利用QTL nbsp;Ici Mapping软件构建了一张辣椒种内分子遗传图 谱,鉴定出与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相关的2个 主效QTL和7个微效QTL,2个主效QTL的遗传 率高达92.58;第1个主效QTL(qIF-3-1)可解 释表型变异的46.68,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分别 为1.28和0.84;另1个主效QTL(qIF-5-1)可解 释表型变异的47.10,显性效应高达1.76;7个微 效QTLs中,3个主要起加性效应,4个起显性效应。 该研究结果不仅为开发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 分子标记提供了指导,而且有助于深入了解辣椒胞 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的调控机制。 1.8 辣椒栽培技术与生长发育调控研究 栽培技术的改良和进步是实现辣椒高效、高 产、优质的重要环节。施肥是影响辣椒产量和品质 的最重要因素,宋雅欣等(2017)研究了有机无机 肥减量及其配施(不施肥、100有机肥、75有 机肥、50有机肥、50有机肥50化肥、75 化肥、50化肥)对辣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肥料减量及其配施对辣椒产量和品质无明显影 响,以50有机肥50化肥处理效果最好;管西 林等(2017)选用广东赤红壤(pH5.97)、安徽菜 园土(pH7.09)和山东潮土(pH8.33)3种类型 土壤,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辣椒产量和品质 的影响,确定适宜的酰硝比,为辣椒主产区氮肥调 控提供了新的依据;贺冬仙等(2017)明确了高光 效和低能耗的LED光源更适用于辣椒种苗的低温 弱光贮藏和长途运输。 Patel等(2017)从荒漠区苔藓植物根际中分 离出67个微生物菌株,测定了这些菌株的NaCl、 高温和聚氧乙烯耐受水平,并分析了部分菌株在辣 椒幼苗处理中的NaCl耐受水平,这些分离菌株有 望用于减缓辣椒的盐胁迫应用,为辣椒耐盐栽培和 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盐胁迫和干旱常导致辣椒减 产,Penella等(2017)研究了嫁接辣椒盐胁迫和 干旱胁迫的详细参数,为辣椒抗旱管理策略提供了 新的见解。CaATG8是细胞自噬过程中的重要调控 蛋白,Zhai等(2017)研究显示,CaATG8基因的 超表达和RNAi均能增强植物对热胁迫和盐胁迫的 敏感性,推测 CaATG8基因的稳定表达和适时表达 可能在促使植物应对极端环境胁迫中发挥着重要 nbsp;作用。 辣椒的果实形态千差万别,果实发育调控虽 然是研究的热点,但果实发育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直较缓慢。Ou等(2017)通过链特异性建库测 序,鉴定了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的2 505个推测长 链非编码RNA(lncRNA),其中1 066个lncRNA 在4个不同果实发育阶段具有差异表达特性,这为 辣椒果实发育机制的了解提供了新的参考。Shin等 (2017)通过转录组测序研究了辣椒冷藏过程中 不同处理的转录水平差异,发现一定浓度的茉莉 酸甲酯(MeJA)能增强辣椒冷藏过程中的冷胁迫 和冷伤害。转基因植物常被公众所误解,Sang等 (2017)将携带黄瓜花叶病毒(CMV)衣壳蛋白基 因(CMVP0-CP)的辣椒品系H-15(抗CMVP0和 CMVP1小种)种植在特定区域内(平行试验) ,连 续3年研究了土壤真菌群落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结 果显示处理和对照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基本没有变 化,推测转基因辣椒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无显著 性伤害,这为转基因辣椒的商业化推广提供了新的 依据。 2 国内专利进展 在中国专利网和中国知网分别以“辣椒”为 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2017年度新申请与辣 椒研究相关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38件,其 中发明专利328件、实用新型专利66件、外观设 计专利44件。在这些专利中,以企业名义申请的 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辣椒酱制作方法、辣椒丰产栽 培、辣椒基肥制作、辣椒配方肥料等领域;而科研 院所申请的专利大多集中在基础研究领域,比如辣 椒碱的提取方法(汤淮波 等,2017) ,病原分型与 鉴定(刘清波 等,2017) ,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应用 nbsp;13 nbsp; 新优品种 栽培管理 本期视点 产业市场 病虫防控 nbsp;13 nbsp; 产业广角 中 国 蔬 菜 nbsp; nbsp; CHINA VEGETABLES 等(沈火林和王鹏,2017;张正海 等,2017;郑井 元 等,2017)。 3 植物新品种权 2017年国内新申请植物新品种权19个,其中 国内科研院所申请2个,国内相关企业申请15个, 外资企业(瑞克斯旺)申请2个。辣椒的植物新品 种权申请数量相比于研究论文和专利申请数量明显 偏少,这与辣椒的国内第一大蔬菜作物地位相差甚 远,辣椒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仍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丁超,李欲轲,刘倩,万晴姣,乙引,洪鲲.2017.辣椒三种病毒 的多重RT-PCR同步检测.分子植物育种,15(10)4054- 4059. 冯耿,辛敏,曹孟籍,王莉爽,李莉,王锡锋.2017.深度测序发 现贵阳发生的辣椒病毒病由多种病毒复合侵染所致.植物病 理学报,47(5)591-597. 高杨杨,禾丽菲,李北兴,林琎,慕卫,刘峰.2017.山东省辣椒 上尖孢炭疽复合种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及吡唑醚菌酯增 效配方筛选.农药学学报,47(5)1-12. 管西林,王孝忠,刘彬,范珊珊,陈新平.2017.三类土壤不同酰 硝比供应下的辣椒产量、品质和氮素损失.植物营养与肥料 学报,23(3)730-739. 贺冬仙,闫征南,宋金修,成永三,杜维芬.2017.LED光照条 件下低温弱光贮藏对辣椒种苗质量的影响.中国蔬菜, (5) 40-45. 黄任中,黄启中,吕中华,张世才,林清,李怡斐.2015.我国干 制辣椒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中国蔬菜,(2)9-11. 江冰冰,张彧,郭存武,杨翠枝,朱书生,杨敏.2017.韭菜和辣 椒间作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化感机理.植物保护学报, 44(1)145-151. 李宁,杨涛,帕提古丽,王柏柯,唐亚萍,许娟,余庆辉,杨生 nbsp;保.2017.适于新疆制干类型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 SRAP和SCoT分析.分子植物育种,15(8)3331-3340. 李全辉,李江,邵登魁,王亚艺,侯全刚,钟启文.2017.线辣椒 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多态性标记筛选.西北农业学报, 26(7)1047-1053. 刘峰,弭宝彬,魏瑞敏,邹学校,周火强,汪端华,戴雄.2017. 基于聚类分析法筛选低镉累积辣椒品种.园艺学报,44(5) 979-986. 刘清波,赵廷昌,黄红梅.2017.辣椒和番茄细菌性疮痂病菌 MLST分子分型方法.中国CN201710161510.0. 刘湘宁,戴良英,李魏,董铮,唐前君.2017.辣椒轻斑驳病毒湖 南分离物的全基因序列测定及结构分析.植物保护,43(2) 88-94. 蓬桂华,张爱民,苏丹,李兴龙,耿广东.2017.93份贵州地 方辣椒资源品质性状分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18(3) nbsp;429-435. 任璐,周建波,刘慧平,曹俊宇,殷辉,赵晓军.2017.辣椒炭疽 病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啶氧菌酯的敏感基线及 抗性突变体生物学性状.植物保护,43(6)29-37. 沈火林,王鹏.2017.辣椒分子标记及其多态性在鉴定辣椒花粉育 性中的应用.中国CN201710607210.0. 盛强,罗明,管晶晶,张祥林,张春竹.2017a.新疆加工型辣椒 一种新的细菌性叶斑病病原的鉴定.植物保护学报,44(2) 260-268. 盛强,罗明,张祥林.2017b.加工型辣椒品种对细菌性叶斑病的 抗性鉴定.植物保护,43(1)173-177. 宋雅欣,马茂亭,安志装,赵同科.2017.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大 棚辣椒与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华北农学报,32(2)211- 216. 孙淼,荆陈沉,楚成茹,吴根土,孙现超,谢艳,刘勇,青玲. 2017.重庆辣椒上番茄斑萎病毒的血清学检测及分子鉴定.园 艺学报,44(3)487-494. 汤淮波,何丽丽,尹霞,黎瑶,刘斯,郭林,徐丽.2017.一种 从辣椒中提取分离辣椒总生物碱和辣椒红色素的方法.中国 CN201710485528.6. 王光飞,马艳,郭德杰,曹云,罗德旭,赵建锋,孙玉东.2017. nbsp;不同用量秸秆生物炭对辣椒疫病防控效果及土壤性状的影 nbsp;响.土壤学报,54(1)204-215. 王少立,谭玮萍,杨园园,代惠洁,孙晓辉,乔宁,竺晓平.2017. nbsp;山东省辣椒主要病毒种类的分子检测与鉴定.中国农业科学, 50(14)2728-2738. 魏兵强,王兰兰,张茹,张建农.2017.辣椒胞质雄性不育主效恢 复性的QTL定位.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5(1)43-49. 夏碧波,李颖,王恒明,李涛,徐小万,吴智明.2017.国外引 进辣椒资源形态学性状的聚类分析.分子植物育种,15(8) 3318-3330. 薛春生,何瑞玒,肖淑芹,刘长远,关天舒,冯辉.2017.辽宁省 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物制剂对辣椒疫病的 防效.植物保护学报,44(4)650-656. 张蔚,张志想,李世访.2017.我国部分地区鲜食辣椒及其加工 品中辣椒轻斑驳病毒的调查.植物保护,43(1)158-160, nbsp;164. 张正海,张宝玺,王立浩,曹亚从.2017.与辣椒辣味相关的SNP 标记及其应用.中国CN201710569442.1. 郑井元,朱春晖,李雪峰,刘峰,戴雄泽,马艳青,邹学校.2017. nbsp;用于鉴定辣椒品种兴蔬绿燕杂交种纯度的SSR分子标记及其 方法.中国CN201710564409.X. 竹怀婷,李晓冬,侯慧慧,徐千惠,安梦楠.2017.辣椒轻斑驳病 毒凤城分离物的鉴定、全基因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植物保 护,43(2)55-58,81. Albert R,Knstler A,Lantos F,dm A L,Kirly L.2017.Graft- transmissible resistance of cherry pepper(Capsicum annuum var. cerasie)to powdery mildew(Leveillula taurica)is associated nbsp; nbsp;14 nbsp; 新优品种 栽培管理 本期视点 产业市场 病虫防控 nbsp;14 nbsp; 产业广角 中 国 蔬 菜 nbsp; nbsp; CHINA VEGETABLES with elevated superoxide accumulation,NADPH oxidase activity nbsp;and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 expression.Acta Physiologiae nbsp;Plantarum,39(2)53-62. Chandrasekhar B,Umesha S,Naveen Kumar H N.2017.Proteomic nbsp;analysis of salicylic acid enhanced disease resistance in bacterial nbsp;wilt affected chilli(Capsicum annuum)crop.Physiological and nbsp;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9885-96. Guo G J,Wang S B,Liu J B,Pan B G,Diao W P,Ge W,Gao nbsp;C Z.2017.Rapid identification of QTLs underlying resistance nbsp;to Cucumber mosaic virus in pepper(Capsicum frutescen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3041-52. Kil E J,Park J,Choi E Y,Byun H S,Lee K Y,Geon C,Lee J nbsp;H,Lee G S,Choi H S,Kim C S,Kim J K,Lee S.2017. Seed transmission of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in sweet pepper (Capsicum annuum).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150 (3)759-764. Kim S,Park J,Yeom S I,Kim Y M,Seo E,Kim K T,Kim M S,Lee J M, Cheong K,Shin H S,Kim S B,Han K,Lee J,Park M,Lee H nbsp;A,Lee H Y,Lee Y,Oh S,Lee J H,Choi E,Choi E,Lee S E, Jeon J,Kim H,Choi G,Song H,Lee J,Lee S C,Kwon J K, Lee H Y,Koo N,Hong Y,Kim R W,Kang W H,Huh J H, Kang B C,Yang T J,Lee Y H,Bennetzen J L,Choi D.2017. nbsp;New reference genome sequences of hot pepper reveal the massive nbsp;evolution of plant disease-resistance genes by retroduplication. Genome Biology,18(1)1341-1349. Liu F,Yu H Y,Deng Y T,Zheng J Y,Liu M L,Ou L J,Yang B Z, Dai X Z,Ma Y Q,Feng S Y,He S,Li X F,Zhang Z Q,Chen W C, Zhou S D,Chen R,Liu M M,Yang S,Wei R M,Li H D,Li nbsp;F,Zou X X.2017.PepperHub,an inatics hub for the chili nbsp;pepper research community.Molecular Plant,10(8)1129- 1132. Lu J,Guo M,Zhai Y,Gong Z,Lu M.2017.Differential responses nbsp;to the combined stress of heat and Phytophthora capsici infection nbsp;between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germplasms of pepper(Capsicum nbsp;annuum L. )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36161- nbsp;173. Majid M U,Awan M F,Fatima K,Tahir M S,Ali Q,Rashid B, Rao A Q,Nasir I A,Husnain T.2017.Genetic resources of chili nbsp;pepper(Capsicum annuum L. )against Phytophthora capsici and nbsp;their induction through various biotic and abiotic factors.Cytology nbsp;and Genetics,51(4)296-304. Mishra R,Nanda S,Rout E,Chand S K,Mohanty J N,Joshi R K. nbsp;2017.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defense-related genes in chilli pepper nbsp;infected with anthracnose pathogen Colletotrichum truncatum. nbsp;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971-10. Okunlola G O,Olatunji O A,Akinwale R O,Tariq A,Adelusi A A. nbsp;2017.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the three most cultivated pepper nbsp;species(Capsicum spp. )in Africa to drought stress imposed at nbsp;three stag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Scientia Horticulturae, 224198-205. Ou L J,Liu Z B,Zhang Z Q,Wei G,Zhang Y P,Kang L Y,Yang B Z, Yang S,Lv J H,Liu Y H,Chen W C,Dai X Z,Li X F,Zhou S D, Ma Y Q,Zou X/p

注意事项

本文(2017年度辣椒科学研究进展)为本站会员(ly@RS)主动上传,园艺星球(共享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园艺星球(共享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固源瑞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