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换一换
首页 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初始物料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番茄秧堆肥进程的影响.pdf

  • 资源ID:5019       资源大小:2.13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0金币 【人民币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0金币 【人民币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初始物料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番茄秧堆肥进程的影响.pdf

<p>初始物料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番茄秧堆肥 进程的影响 郭秋月 1常瑞雪 1孙 霞 2李彦明 1*陈 清 1李国学 1 ( 1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 2 新疆农业 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摘 要:高温好氧堆肥技术是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堆肥生产中多采用原料全碳与全氮含量的比值(C/N) 指导堆肥原料的配比,但由于物料有机质组分存在差异,促进堆肥发酵进程应选用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效碳源。本试验以番 茄秧为主要堆肥原料,以麦秸、淀粉和尿素为调理剂,将初始混合物料的C/N调整至25、含水量控制在60%,调节水溶性 有机碳含量分别为4%、8%和12%,研究初始混合物料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差异对堆肥发酵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加,初始CO 2 的释放速率越高,CO 2 累积释放量越高,堆肥物料损失越高,堆肥腐熟周期越短,腐熟度 越好,堆肥反应越易启动。初始混合物料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大于8%时,有利于有机废物的快速堆肥化处理,且初始物料 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差异不会影响堆肥的腐熟和产品的性质。因此,可将增加初始物料中的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作为加速堆肥 进程的方法,同时也可用作指导堆肥物料配比的关键性指标。 关键词:水溶性有机碳;堆肥;腐熟度;有机废物;番茄秧 易程度可以分为4类:可溶性有机质、半纤维素、 纤维素、木质纤维素(Afnor,2005)。在堆肥过程 中,微生物会优先降解较易降解的有机碳,对纤维 素、木质素等降解很少(韩涛和任连海,2008) , 而被降解的有机碳所占比例几乎和水溶性有机碳含 量相当(Francou et al.,2008)。Zhang等(2011) 的研究结果也证实,水溶性有机碳组分对堆肥过 程中物料减量化贡献最大。江连强(2005)研究发 现,提高堆肥初期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有利于提高 堆肥过程中有机物的降解率,加速堆肥进程。但常 瑞雪等(2017)指出,并非易降解组分的含量越高 越有利于堆肥的进行,适宜的易降解有机组分才会 对堆肥进程和物料降解产生有益影响。目前对于初 始物料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调控在什么范围内会 对堆肥过程产生有益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的 相关研究鲜见报道。本试验以番茄秧为主要堆肥原 料,以麦秸、淀粉和尿素为调理剂,尝试探讨在初 始物料C/N相同的情况下,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差 异对堆肥发酵进程的影响,以期为堆肥生产提供 &nbsp;参考。 郭秋月,女,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E-mail: guoqy_0804163.com &nbsp;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李彦明,男,博士,副教授,硕 士生导师,专业方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E-mail:liym &nbsp;cau.edu.cn 收稿日期:2017-09-05;接受日期:2017-11-23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7TC006) 好氧堆肥是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有效方 式之一,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生化过程(张 园 等,2011) ,基于微生物利用碳氮养分的最适比 例为2530(李季和彭升平,2011) ,现有堆肥工 艺中初始物料的调配通常根据混合物料的C/N进 行,但是并非所有的有机质都可以被微生物直接或 间接利用。有机质的组成成分很多,不同有机组分 的理化性质不同,对堆肥进程的贡献率也不同(徐 路魏,2016) ;而不同物料之间,有机质组分的差 异较大,这必然会对堆肥进程产生不同的影响。康 军等(2009)提出,在选择碳源辅料调节堆肥物料 初始C/N时,应重点关注有效碳源,减少粗纤维 含量,以加速堆肥发酵进程。根据有机质降解的难 &nbsp;42 &nbsp; 新优品种 栽培管理 本期视点 产业市场 病虫防控 &nbsp;42 &nbsp; 研究论文 中 国 蔬 菜 &nbsp; &nbsp; CHINA VEGETABLES 2018(5):42 - 4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6年39月在中国农业大学(西 校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进行。试验原 料番茄秧取自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科技农业示范 园,麦秸取自中国农业大学上庄试验站;将番茄 秧和小麦秸秆分别粉碎至1 mm备用,理化性质如 表1所示。淀粉(C 6 H 10 O 5 ) n 和尿素CO(NH 2 ) 2 &nbsp;均经中国农业大学供应科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 表 1 主要堆肥原料的理化性质 试验材料 总有机碳/% 木质素/% 粗纤维/% 可溶性有机碳/% 总氮/% C/N 含水率/% 番茄秧 51.00 8.01 31.12 6.69 1.84 27.76 83.58 麦秸 63.09 8.86 42.03 2.79 0.73 86.23 8.70 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以粉碎好的番茄秧为堆肥处理对象,用小麦秸 秆作为水分和碳源调理剂,用淀粉和尿素作为初始 混合物料的碳氮调理剂,设置堆肥混合物料初始水 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分别为4%(A1)、8%(A2) 和12%(A3)3个处理;3个处理混合物料的含水 量均调整至60%,同时通过物料平衡法将所有处理 的混合物料初始C/N控制在25左右,整个堆肥周 期为49 d。 具体堆肥操作:分别将混匀的堆肥物料投入 到自制小型密闭式堆肥反应器(图1) (Michel &amp; &nbsp;Reddy,1998)中,确保每个反应器中投入堆肥物 料的质量相同(以干质量计),并将通风量控制在0.1 &nbsp;L·min -1 。在通风管路进入反应器前串接碱性气体 和酸性气体吸收液;整个堆肥发酵期间,在出气管 路后连接2%硼酸溶液和1 mol·L -1 氢氧化钠溶液 的吸收瓶,并定期更换吸收液,用于测定堆肥过程 中产生的NH 3 和CO 2 。根据堆肥发酵进程,在第1、 3、7、14、21、35、49天进行翻堆操作,确保物料 结构和反应均匀度,同时根据需要补充水分,保持 在60%左右。 1.3 项目测定 堆肥初始物料的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测定采用重 铬酸钾外加热法(范芳,2007)。 在翻堆操作的同时进行固体样品采集,分别于 第0、1、3、7、14、21、35、49天取样,采用多 点采样法,每次收集100 mL,混合均匀后分成2份, 1份置于-20 条件下冷冻保存,1份经低温冷冻 干燥后粉碎。鲜样用于测定pH和发芽指数(GI), 参照龚建英等(2012)的方法;干样用于测定总有 机碳(TOC) 、总有机质、灰分含量,并计算物料 损失和碳素损失(Bernal at al.,1996),TOC含量 采用有机肥行业标准(NY 525-2012)推荐方法进 行测定,总有机质和灰分含量采用热灼烧法进行测 定(常瑞雪 等,2017) ;每天定时测定出气口NH 3 和CO 2 的累积量(Maliska et al.,2014)。CO 2 每天 的累积量与7 d的累积量变化趋势相同,故选择使 用7 d累积量作图。 100×X 1 ×(100-X 2 ) X 2 ×(100-X 1 ) 100- 物料损失(%)= 100×X 1 ×N 2 X 2 ×N 1 100- 碳素损失(%)= 式中:X 1 、X 2 为堆肥初始和最终的灰分含量; N 1 、N 2 为堆肥初始和最终的碳素含量。 1.4 数据处理 采用美国微软公司的Office Excel软件进行数 据整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堆肥过程中 pH值的 影响 有机物料的堆肥化过程其实就是其生物转化过 程,pH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指标,pH值 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改变堆体中的 微生物种类和群落,进而影响堆肥发酵的进程,不 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堆肥过程中pH值的影响如 图 1 堆肥反应装置示意图 空气 流 量 计 恒温培养箱(55 ) 堆肥装置 H 2 SO 4 HaOH H3BO4 NaOH &nbsp;43 &nbsp; 新优品种 栽培管理 本期视点 产业市场 病虫防控 &nbsp;43 &nbsp; 研究论文 中 国 蔬 菜 &nbsp; &nbsp; CHINA VEGETABLES 图2所示。堆肥发酵初期,各处理pH值均呈弱酸性; 随着堆肥的进程,各处理pH值均呈先下降后迅速 上升再缓慢下降至平稳的变化趋势。第7天各处理 的pH值均已大于8;第14天各处理pH值均达到 最大值;之后随着堆肥时间增加pH值呈缓慢下降 趋势至稳定,堆肥结束时各处理pH值均在9左右。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堆肥初期物料中易降解的 有机物较多,供氧不足,使得降解过程不完全,堆 体中储存大量的代谢产物如有机酸,致使pH值呈 下降趋势,且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越高,pH值下降 的趋势越明显;之后,随着堆肥微生物的继续降解 和有机质分解,温度的升高,一部分有机酸挥发, 还有一部分有机酸被逐步分解或是与其他物质合成 腐殖质,同时含氮物质分解产生的氨使物料的pH 值又回升;在堆肥后期,由于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 释放出的H + 和氨挥发作用,导致堆肥物料pH值 小幅度降低,最后基本稳定(金树权 等,2015) , 这种现象与张蓓(2012)所研究的不同C/N对玉米 秸秆发酵影响的变化趋势一致。 2.2 不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堆肥过程中 CO 2 累 积释放量的影响 在好氧堆肥初期,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 解会产生大量的CO 2 ;随着堆肥的进程,由于可供 利用的有机质不断减少,使得微生物活动减缓,释 放出的CO 2 含量减少,因此可以根据堆肥CO 2 的排 放量判断微生物代谢活动强度和堆肥产品的稳定性 (Garcia et al.,1992;黄国锋 等,2003) ;当CO 2 的排放量非常低甚至消失时,可以认为堆肥已达腐 熟(李国学和张福锁,2000) 。从图3可以看出, 各处理CO 2 排放量均呈逐渐上升直至稳定的趋势。 堆肥处理前7 d,各处理CO 2 的排放速率和排放量 均为A2A3A1,这是因为A2和A3处理的水 溶性有机碳含量高于A1处理,易于微生物的快速 分解,有机质的矿化速率高,从而导致CO 2 产生 较快。第28天开始,A3处理反应变缓,第42天 已经达到基本稳定,处于腐熟状态;而A2处理一 直处于快速反应中,到第42天也基本稳定;A1处 理由于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较低,反应一直都比较缓 慢。第49天,各处理的CO 2 累积排放量为A3 A2A1。表明添加可溶性有机碳可以明显促进堆 肥中有机碳和有机氮的矿化,即土壤中已被证实的 “碳激发效应”(Shen &amp; Bartha,1996)。而且堆肥 初始阶段,A2、A3处理的CO 2 总累积量高于A1 处理,表明高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有利于微生物的快 速启动,可以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使物料达到稳 定化。 2.3 不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堆肥过程中碳素损 失的影响 有机质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源和其自 身生长繁殖所需的组成物质(贺琪 等,2005) 。在 堆肥系统中,不稳定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 解为CO 2 、H 2 O和矿物质,同时分解产物在微生物 的作用下又重新合成新的化合物,即腐殖质。随着 CO 2 的释放,总有机碳含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潘 飞,2010) 。从图4可以看出,堆肥初期各处理的 碳素损失均呈现轻微波动;第7天开始,各处理均 出现明显的碳素损失现象,其中A3处理的碳素损 图 3 不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堆肥过程中 CO 2 &nbsp;累积释放量的影响 10 9 8 7 6 5 pH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5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CO 2 累积释放量g·k g-1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发芽指数(GI)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100 90 80 70 60 50 40 物料损失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90 85 80 75 70 65 60 总有机质含量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5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碳素损失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5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图 2 不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堆肥过程中 pH值的影响 10 9 8 7 6 5 pH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5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CO 2 累积释放量g·k g-1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发芽指数(GI)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100 90 80 70 60 50 40 物料损失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90 85 80 75 70 65 60 总有机质含量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5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碳素损失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5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A1(DOC 4) A2(DOC 8) A3(DOC 12) A1(DOC 4) A2(DOC 8) A3(DOC 12) &nbsp;44 &nbsp; 新优品种 栽培管理 本期视点 产业市场 病虫防控 &nbsp;44 &nbsp; 研究论文 中 国 蔬 菜 &nbsp; &nbsp; CHINA VEGETABLES 失速率最大;至第35天,A1和A3处理的碳素损 失已经基本稳定;第49天时,A3处理的碳素损失 达到59.6%,远高于A1(47.3%)和A2(50.6%) 处理。堆肥物料全碳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 出堆肥的腐熟降解过程,全碳含量下降速度快,说 明堆肥腐熟降解进程快(徐智 等,2008)。Francou 等(2008)的研究也表明,在堆肥过程中50%的 有机碳会被微生物迅速降解并无机化,这些被微生 物降解的有机碳的含量几乎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相 当。由此表明,堆肥初始物料中较高的水溶性有机 碳含量有利于堆肥原料的快速启动,可以促进堆肥 发酵进程,加速堆肥物料的稳定与腐熟。 2.4 不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堆肥过程中有机质 含量和物料损失的影响 有机质含量的变化可间接表征堆肥进程和腐熟 情况(郑国砥 等,2009) ,在堆肥过程中,有机质 含量必然会随着堆肥时间的进行而逐渐减少,图5 中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即是如此。堆肥处理前7 d, 各处理的有机质含量均缓慢下降;第735天,A3 处理的降解速率急剧增加,远高于其他两个处理; 第35天开始,各处理的降解速率均趋于缓慢。整 个堆肥周期内,A3处理的有机质降解量最高。从 试验结果来看,堆肥初始阶段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越 高,堆肥物料质量下降至稳定所需时间越短;总有 机质降解越快,越有利于堆肥品质的稳定。 固体废弃物进行堆肥化处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 将废弃物进行减量化。如图6所示,在整个堆肥过 程中,3个处理的物料损失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堆 体质量不断减少。前7 d,各处理物料质量下降均 比较缓慢;之后,A3处理的物料损失下降速率急 剧增加,表明堆肥反应剧烈,主要是因为A3处理 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高,有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堆肥反应快;至第21天,A3处理已经基本达到腐 熟,而A1和A2处理从第7天开始均呈持续稳定 的下降趋势,直至堆肥周期结束也未达到稳定的状 态;第49天,A1、A2和A3处理的物料损失分别 为49.04%、41.14%和43.19%。表明堆肥初始物料 中较高的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可以促进堆肥原料快 速发生反应,有利于堆肥快速达到稳定。 2.5 不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堆肥过程中发芽指 数(GI)的影响 堆肥物料中难免含有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 有抑制作用的毒性物质,经过适当的高温堆肥发 酵后,这些毒性物质会被逐渐消除(Chanyasak &nbsp;et al.,1983)。一般采用发芽指数(GI)来评价堆 图 4 不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堆肥过程中碳素损失的影响 10 9 8 7 6 5 pH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5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CO 2 累积释放量g·k g-1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发芽指数(GI)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100 90 80 70 60 50 40 物料损失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90 85 80 75 70 65 60 总有机质含量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5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碳素损失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5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图 6 不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堆肥过程中物料损失的影响 10 9 8 7 6 5 pH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5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CO 2 累积释放量g·k g-1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发芽指数(GI)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100 90 80 70 60 50 40 物料损失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90 85 80 75 70 65 60 总有机质含量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5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碳素损失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5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图 5 不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堆肥过程中总有机质含量的 影响 10 9 8 7 6 5 pH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5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CO 2 累积释放量g·k g-1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发芽指数(GI)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100 90 80 70 60 50 40 物料损失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90 85 80 75 70 65 60 总有机质含量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5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碳素损失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5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A1(DOC 4) A2(DOC 8) A3(DOC 12) A1(DOC 4) A2(DOC 8) A3(DOC 12) A1(DOC 4) A2(DOC 8) A3(DOC 12) &nbsp;45 &nbsp; 新优品种 栽培管理 本期视点 产业市场 病虫防控 &nbsp;45 &nbsp; 研究论文 中 国 蔬 菜 &nbsp; &nbsp; CHINA VEGETABLES 肥产品的生物毒性和腐熟度,当GI50%时,可 认为堆肥产品已腐熟,并达到了可接受的程度,即 基本没有生物毒性(Zucconi et al.,1981);若GI &nbsp;80%,则堆肥产品已经完全腐熟,且没有生物毒性 (Tiquia et al.,2002)。从图7可以看出,各处理 初始物料的GI值均小于5%;经过24 h的发酵, 堆肥物料中原有的生物毒性物质被迅速降解,发 芽指数逐渐上升;随着微生物对有机物质的不断降 解,微生物代谢活动中产生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对 种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因此在第17天各处 理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第7天后,有机物和次级 代谢产物在微生物的进一步分解下,生物毒性物质 含量逐渐降低,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 发芽指数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但是在第714天 A3处理的发芽指数远低于其他处理,可能是由于 A3处理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过高,在微生物的代谢 活动中产生较多的次级代谢产物抑制了种子萌发; 第21天后,A3处理的GI值迅速上升,最先超过 60%;第49天,A1、A2和A3的发芽指数分别为 72.79%、86.62%和86.05%。表明初始物料中添加 外源可溶性有机碳对堆肥的腐熟有明显的促进作 用,初始物料中较高的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有利于促 进堆肥腐熟,缩短堆肥腐熟周期。 3 结论 控制堆肥物料C/N在一定范围之内,随着水溶 性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初始CO 2 的释放速率越高且 堆肥周期内累积释放量越高,堆肥物料损失越高, 堆肥腐熟周期越短,腐熟度越好,因此可以利用初 始物料中的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指导堆肥生产的物料 配比。当初始混合物料中水溶性碳含量大于8%时, 即可实现对有机废物的快速堆肥化处理,发酵效果 良好;若初始混合物料中水溶性碳含量低于8%, 则发酵周期较长,且不利于后续利用。 参考文献 常瑞雪,王骞,甘晶晶,李彦明2017易降解有机质含量对黄瓜 秧堆肥腐熟和氮损失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33(1) :231- 237 范芳2007有机肥料中水溶性碳的测定方法中国测试技术,33 (4):63-65 龚建英,田锁霞,王智中,李国学,李彦明2012微生物菌剂和 鸡粪对蔬菜废弃物堆肥化处理的影响环境工程学报,6(8): 2813-2817 韩涛,任连海2008餐厨垃圾高效好氧堆肥小试装置及机理研 &nbsp;究环境卫生工程,16(3):4-6 贺琪,李国学,张亚宁,林小凤2005高温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 失及其变化规律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4(1):169-173 黄国锋,钟流举,张振钿,吴启堂2003有机固体废弃物堆肥的 物质变化及腐熟度评价应用生态学报,14(5):813-818 江连强2005猪粪堆肥过程中保氮技术研究硕士论文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金树权,周金波,徐志豪,李佳丹,李洋2015规模化畜禽养殖 场沼渣好氧堆肥技术浙江农业科学,(9):1491-1494 康军,张增强,贾程,张学政2009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有机质 含量的变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7(6) : 118-124 李国学,张福锁2000固体废物堆肥化与有机复混肥生产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李季,彭生平2011堆肥工程实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 &nbsp;版社 潘飞2010啤酒厂剩余污泥堆肥高效菌群构建及其新型堆肥工艺 研究博士论文上海:东华大学 徐路魏2016蔬菜废弃物堆肥化过程中碳氮转化规律硕士论 &nbsp;文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徐智,张陇利,梁丽娜,王琳,康文力,李季2008不同体积 堆肥装置下的鸡粪堆肥效果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4(10) : 205-208 张蓓2012碳氮比及腐熟菌剂对玉米秸秆发酵的影响硕士论 &nbsp;文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张园,耿春,何承文,蔡超2011堆肥过程中有机质和微生物群 落的动态变化生态环境学报,20(11):1745-1752 郑国砥,陈同斌,高定,罗维,杜伟,陈俊2009城市污泥堆肥 过程中不同类型有机物的动态变化中国给水排水,25(11): 117-120 Afnor2005Amendements organiques et supports de culture- Fractionnements biochimiques et estimation de la stabilité &nbsp; 图 7 不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堆肥过程中发芽指数的影响 10 9 8 7 6 5 pH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5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CO 2 累积释放量g·k g-1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发芽指数(GI)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100 90 80 70 60 50 40 物料损失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90 85 80 75 70 65 60 总有机质含量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5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碳素损失 堆肥时间 d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5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DOC 4 DOC 8 DOC 12 A1(DOC 4) A2(DOC 8) A3(DOC 12) &nbsp;46 &nbsp; 新优品种 栽培管理 本期视点 产业市场 病虫防控 &nbsp;46 &nbsp; 研究论文 中 国 蔬 菜 &nbsp; &nbsp; CHINA VEGETABLES biologiqueParis:Norme franç aise NFU:44-162 Bernal M,Navarro A,Roig A,Cegarra J,García D1996Carbon &nbsp;and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during composting of sweet sorghum &nbsp;bagasseBiology &amp; Fertility of Soils,22(1-2) :141-148 Chanyasak V,Katayama A,Hirai M,Mori S,Kubota H1983 Effects on compost maturity on growth of Komatsuna(Brassica rapa &nbsp;varpervidis)in NeubauerspotSoil Science &amp; Plant Nutrition, 29(3) :239-250 Francou C,Linères M,Derenne S,Villio-Poitrenaud M L,Houot &nbsp; S2008Influence of green waste,biowaste and paper-cardboard &nbsp;initial ratios on organic matter transformations during composting Bioresource Technology,99(18):8926-8934 Garcia C,Hernandez T,Costa F,Ayuso M1992Evaluation of &nbsp;the maturity of municipal waste compost using simple chemical &nbsp;parameters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mp; Plant Analysis,23 (13-14):1501-1512 Maliska K,Zabochnicka- wi tek M,Dach J2014Effects of &nbsp;biochar amendment on ammonia emission during composting of &nbsp;sewage sludgeEcological Engineering,71:474-478 Michel J F,Reddy C1998Effect of oxygenation level on yard &nbsp;trimmings composting rate,odor production,and compost quality &nbsp;in Bench-Scale reactorsCompost Science &amp; Utilization,6(4): &nbsp;6-14 Shen J,Bartha R1996Priming effect of subbstrate addition in &nbsp;soil-based biodegradation testsApplied and Environment &nbsp;Microbiology,62(4):1428-1430 Tiquia S,Richard T,Honeyman M2002Carbon,nutrient,and &nbsp;mass loss during composting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62(1) :15-24 Zhang Y,Zhu Y G,Houot S,Qiao M,Nunan N,Garnier P 2011Remedi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AH) contaminated soil through composting with fresh organic wast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18(9) :1574- 1584 Zucconi F,Forte M,Monaco A,Bertoldi M1981Biological &nbsp;evaluation of compost maturity(Soil conditioner)Biocycle,22 &nbsp;(4):27-29 Effect of Water-solubl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Initial Mixture on Composting &nbsp;Process for Tomato Stalk GUO Qiu-yue 1 ,CHANG Rui-xue 1 ,SUN Xia 2 ,LI Yan-ming 1* ,CHEN Qing 1 ,LI Guo-xue 1 ( 1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Farmland Soi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Remediation,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nbsp;Sciences,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China; 2 College of Prata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chi 830052,Xinjiang,China) Abstract:High-temperature aerobic composting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cyclic reuse &nbsp;of organic wasteIn China,the compost factories often take the ratio of total carbon to total nitrogen(C/N) of raw material to guide the compost productionBut owing to the differences existing in the organic components &nbsp;of raw material,effective carbon source easily utilized by microorganisms should be selected to promote the &nbsp;composting processThis experiment took tomato stalk as main raw material,and wheat straw,corn starch and &nbsp;urea as attendant agentsThe C/N ratio of initial mixed material was adjusted to 25,and moisture was controlled &nbsp;to 60%The water-soluble organic carbon content(WOC)of initial mixture was regulated to 4%,8% and &nbsp;12%,respectivelyThe paper studied the effect of WOC differences in initial mixed material on composting &nbsp;processThe results showed when WOC of initial mixed material was increased,the higher initial emission rate &nbsp;and hi</p>

注意事项

本文(初始物料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番茄秧堆肥进程的影响.pdf)为本站会员(magazine@RS)主动上传,园艺星球(共享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园艺星球(共享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固源瑞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