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区与华南农业大学校地联姻,双方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点,昨日实现签约、挂牌。未来三年,三水将与华南农业大学携手打造总规划用地面积约1000亩的乡村振兴示范点。
3月25日,西江农业园。千亩创新型农业产业园区将坐落在这里。/佛山日报记者陈浩森摄
3月25日,三水与华南农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在西江农业园挂牌成立华南农业大学特色产业基地,围绕生产技术服务、“农旅文”融合、孵化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点,形成三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带动效应。
三水借助科技打出连环拳。接连两周,三水相继与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签约,为产业振兴装上“智慧大脑”,推动农业发展。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唯一县区级试点,三水抓住产业振兴的关键,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兴旺的新引擎,发挥科技与人才支撑作用,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有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植入高校智慧“芯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
西江畔,位于沙围村西江农业园内,工人们正加紧搭建农业大棚设施,运输车辆频繁进出,这将是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下称“康喜莱”)的新生产基地与产业示范区,也是西江农业园的核心区。
昨日,三水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成立华南农业大学特色产业基地,计划用3年时间,在西江农业园规划用地约1000亩,校地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白坭现有农业基础及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优势,双方将建设集乡村振兴展示区、品牌农产品示范区、农业旅游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区于一体的创新型农业产业园区,构建“以园促产,以产带农”的产业兴旺新格局,形成三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带动效应。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以白坭镇黑皮冬瓜产业为重点研究课题,以“政府扶持+院校支撑+企业运营”的方式,涵盖栽培、植保、机械化生产、销售、加工、技能培训等内容,提供农业产业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并探索建立岭南特色经济作物“连锁田”试验站。
优化第一产业基础上,三水还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双方将挖掘农业农村价值内涵,促进“农旅文”融合,将西江农业园建设成为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
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咸春龙说,此次双方再合作,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次上开展合作,助推三水乡村振兴,同时为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开辟更大的空间。
农业强不强,关键在提质增效,背后少不了科技创新的支撑。三水深谙此道,积极寻求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以科技为支撑推动产业发展。早在一周前,在西江农业园,三水与广东省农科院签约,建省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基地和博士工作站。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谢大森说,研究所将派出三名以上博士进驻工作站,定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班,培养农业创新型人才,围绕西江农业园亟需解决的蔬菜生产方面,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撑。
三水区委常委罗卫平表示,三水要充分发挥高校、企业、村民等各社会要素资源优势,与华南农业大学强强联合共谋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示范引领。
插上科技翅膀,农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大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农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企业的带动和科技的支撑。
近年来,三水引导区内龙头企业与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进行深入合作,实现科技兴农,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传统的种植业搭上科技的快车,农产品变得高产高值。”康喜莱相关负责人吴潮江直言心声。2017年,康喜莱与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佛山市农科所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共建了广东首个蔬菜类“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2名硕士研究生一年来走访周边农户开展调研,到田间地头取土、取作物样本分析检测,帮助岗头村民耕种管理提升。
产业振兴,目的在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目前,康喜莱正加快在西江农业园建设产业示范区,对外展示新技术。”吴潮江认为,不仅有高水平的研发,提供技术供给,更要做好技术推广应用的试点示范,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更多传统农民享受技术红利。
科技创新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然要求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向乡村汇聚。三水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将共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孵化器,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及乡村文化创意平台、综合服务和孵化等平台,培育出更多明星项目、企业以及优质人才。
作为三水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示范镇,白坭率先在人才振兴上发力,以“内外结合”筑巢引凤,既从外面引进,更重视当地培养。“白坭镇正谋划出台农业企业扶持政策,加强农业产业扶持力度。”白坭镇副镇长徐耀成介绍,以此吸引更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人才团队落户白坭,为白坭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2019年,白坭计划以西江农业园为实践基地,依托康喜莱农村党员现场教育基地、“广彬学堂”、“党员试验田”等平台,构建多元化职业农民技能培训体系。
三产融合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三水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唯一县区级试点,全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综合改革三年行动,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推进各项改革举措,探索有三水特色的乡村振兴经验。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三水抓住产业兴旺关键,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兴旺新引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面振兴。
“三水农业虽已具备规模优势,但在技术创新和发展质量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三水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董志泉说,三水将借助科研机构、高校“智慧大脑”,引入优势技术和人才资源,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产业向更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三水以科技兴农为切入,借力科研机构、高校的人才、科技、创新等优势资源,改变传统粗放式农业生产方式,以绿色科学的种养模式,发展生态绿色产业,做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的文章,推进产业振兴。
今年,三水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与珠江水产研究所、省农科院、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引进一批科技资源、形成一支活跃在三水的农业科技队伍,提升全区农业科技含量,同时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拓展,不断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启动芦苞花卉小镇建设,打造成为集培育、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展览、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高值特色花卉小镇;推进乐平“乐平、新旗、华布”三村农旅科文项目建设,启动大旗头广府文化体验基地建设,打造成全区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产业兴,百业兴。未来,三水产业越来越兴旺,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路,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宜人,文化活动丰富多元,享受城市公共服务更便利,城乡发展更平衡协调,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萦绕在群众心中。
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