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大棚茄子花蓟马诱捕剂及诱捕方法.pdf
19 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发明 专利申请 10 申请公布号 43 申请公布日 21 申请 号 202111494901 7 22 申请日 2021 12 09 71 申请人 山西农业大 学 地址 030801 山西省晋中市太 谷 县铭贤南 路1号 申请人 山西华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农芯科技有限公司 虫捕头 苏州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72 发明人 刘红霞 邢国明 张晓东 李捷 吕利涛 荆小院 黄敏 佳 郝玉杰 窦蕊 李俊锦 张昆 74 专利代理 机构 太原万惟新 致知识产权代理 事 务 所 特 殊 普 通 合 伙 14121 代理人 黄海燕 51 Int Cl A01N 37 02 2006 01 A01P 19 00 2006 01 A01M 1 02 2006 01 54 发明名称 大棚茄子花蓟马诱捕剂及诱捕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棚茄子花蓟马诱捕剂 及其诱捕方法 所述诱捕剂 包括活性组分和非极 性有机溶剂 所述活性组分为 R 乙酸薰衣草 酯 乙酸乙酯 2 己烯酸甲酯 异戊酸甲酯 2 甲 基丁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组分 该诱捕剂可用于 虫情测报 大量诱捕大棚茄子花蓟马 避免使用 化学农药 对环境友好 安全 使用方便 成本低 有效期长 不产生抗药性 达到有效防治大棚茄 子花蓟马的目的 有利于大棚茄子的可持续治 理 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CN 114027305 A 2022 02 11 CN 114027305 A 1 大棚茄子花蓟马诱捕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诱捕剂包括活性组分和非极性有机溶剂 所述活性组分为 R 乙酸薰衣草酯 乙酸乙酯 2 己烯酸甲酯 异戊酸甲酯 2 甲基丁酸乙 酯中的至少一种组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茄子花蓟马诱捕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诱捕剂的活性组分 为 R 乙酸薰衣草酯 乙酸乙酯 2 己烯酸甲酯 异戊酸甲酯 2 甲基丁 酸乙酯的混合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茄子花蓟马诱捕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诱捕剂的活性组分 中各 组分按如下体积份计 乙酸乙酯10 15份 2 己烯 酸甲酯1 3份 异戊酸甲酯1 3份 2 甲 基丁 酸乙酯1 3份 R 乙酸薰衣草酯5 10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茄子花蓟马诱捕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诱捕剂的活性组分 中各组分按如下体积份计 乙酸乙酯12 5份 2 己烯酸甲酯1份 异戊酸甲酯3份 2 甲基丁 酸乙酯2份 R 乙酸薰衣草酯5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茄子花蓟马诱捕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极性有机溶剂为 正己烷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茄子花蓟马诱捕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诱捕剂还包括缓释 剂 所述缓释剂为石蜡油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茄子花蓟马诱捕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组分与非极性 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 9 8 大棚茄子花蓟马的诱捕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花蓟马诱捕剂活性组分加入至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制得大棚茄子花蓟马诱捕剂 所述 活性组分包括乙酸乙酯 2 己烯酸甲酯 异戊酸甲酯 2 甲基丁酸乙酯 R 乙酸薰衣草酯 的至少一种组分 所述 非极性有机溶剂为正己烷 同时加入缓释剂石蜡油 所述活性组分与 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 9 石蜡油的体积为10 00 L 将花蓟马诱捕剂加入至带有子母塞的棕色玻璃瓶或者绿色反口橡皮塞内制得花蓟马 诱捕剂诱芯 将花蓟马诱捕剂诱芯置于粘虫板上 并将挂有花蓟马诱捕剂诱芯的粘虫板至于木杆 上 粘虫板与地 面之间的距离为0 1 1 5 m 相邻的两个粘虫板之间的距离为1 3 m 之后打开子母塞 使得花蓟马诱捕剂由子母塞上的释放 孔进行释放 进 而诱捕花蓟马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棚茄子花蓟马的诱捕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虫板的颜色 为白色 黄色 蓝色和黑色中的一种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棚茄子花蓟马的诱捕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虫板距离 茄子 茎顶的高度为低于 茎顶15 cm至高于 茎顶15 cm 权 利 要 求 书 1 1 页 2 CN 114027305 A 大棚茄子花蓟马诱捕剂及诱捕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领域 尤其涉及到一种花蓟马诱捕剂活性组分 诱捕剂及诱 捕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花蓟马 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 是属于 缨翅目Th ysanoptera蓟马总科 Thripoidea的一种 也称台湾蓟马 分布于我国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新 疆 陕西 山东和河北等地 该蓟马世代重叠严重 每年6 7月 8 9月是该蓟马的危害高峰 期 花蓟马主要危害棉花 甘蔗 稻 黄花菜 豆类及多种蔬菜 花蓟马以成虫 若 虫群集于花 内取食为害 花器 花瓣受害后成白化 经日晒后变为黑褐色 危害严重的花朵萎蔫 叶受害 后呈现银白色条斑 危害严重时会枯焦萎缩 0003 目前 对于花蓟马的防治主要有3种方法 农业防治 即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 减少 越冬虫口基数 加强田间管理 减轻危害 物理防治 即利用蓟马对蓝 色有趋光性 可采用蓝 色诱虫板对蓟马进行诱集 药剂防治 定苗后喷洒50 辛硫磷乳油或5 锐劲特悬浮剂 35 伏 杀磷乳油1500倍液 44 速凯乳油1000倍液 10 除尽乳油2000倍液 1 8 爱比菌素4000倍 液 35 赛丹乳油2000倍液 此外可选用 2 5 保得乳油2000 2500倍液或10 吡虫啉可湿性 粉剂2000倍液 10 大功臣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有效成份2g 44 多虫清乳油30ml对水 60kg喷雾 尽管这些物理和药剂防治措施对蓟马种群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但效果有限 难以 有效控制蓟马的持续为害 因此 诸多研究者致力于寻找一种经济有效 绿色可持续的防治 方法 新型绿色防控技术中信息素防治具有选择性高 安全性好 对生态系统影响小等优 点 是害虫综合防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绿色安全有效的防控技术已经成为 现代农林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0004 蓟马的防治实践中 聚集信息素是蓟马中研究最为广泛的信息素 利用聚集信息 素防治是防治蓟马的有效措施之一 聚集信息素作为昆虫化学信息素 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 引诱群集的作用 同时聚集信息素还是重要的食物源信号 吸引雌 雄成虫及若虫前来取 食 由于使用剂量极低 无残留无污染 不会产生抗药性 有利于农业害 虫的可持续性治理 开发基于聚集信息素 的高效引诱剂是花蓟马绿色 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 同时 植食性害虫 主要取食植物的茎叶 果实 花蜜等 并且常对某些植物表现出明显的偏好性 这是昆虫在 长期进化过程中对环 境适应的结果 植物挥发物在害 虫食物偏好选择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 基于害虫偏好食源或其挥发物研制的食诱剂 也称 植物源引诱剂 是一类重要的害 虫绿色防控产品 明确花蓟马的聚集信息素成分 合成 筛选和鉴定出活性 成分 并开 发成诱 剂 对 减少常规 化学农药的使用进 而防止害虫抗药性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 义 发明内容 0005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棚茄子花蓟马诱捕剂及诱捕方法 该 诱捕剂可用于虫情测报 大量诱捕大棚茄子花蓟马 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对环 境友好 安全 说 明 书 1 7 页 3 CN 114027305 A 使用方便 成本低 有效期 长 不产生抗药性 达到有效防治 大棚茄子花蓟马的目的 有利于 大棚茄子的可持续治理 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实现的 大棚茄子花蓟马诱捕剂 所述诱捕剂包括活性组分和非极性有机溶剂 所述活性 组分为 R 乙酸薰衣草酯 乙酸乙酯 2 己烯酸甲酯 异戊酸甲酯 2 甲基丁酸乙酯中的至 少一种组分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诱捕剂的活性组分中各组分按如下体积份计 乙酸乙酯10 15份 2 己烯酸甲酯1 3份 异戊酸甲酯1 3份 2 甲基丁 酸乙酯1 3份 R 乙酸薰衣草酯5 10份 0008 优选的 所述诱捕剂的活性组分为 R 乙酸薰衣草酯 乙酸乙酯 2 己烯酸 甲酯 异戊酸甲酯 2 甲基丁 酸乙酯的混合物 当五种成分 混合时 诱捕效果 最佳 0009 优选的 所述诱捕剂的活性组分 中各组分按如下体积份计 乙酸乙酯12 5份 2 己 烯酸甲酯1份 异戊酸甲酯3份 2 甲基丁 酸乙酯2份 R 乙酸薰衣草酯5份 0010 进一 步的 所述非极性有机溶剂为 正己烷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诱捕剂还包括缓释剂 所述缓释剂为石蜡油 石蜡油在引诱瓶中加 入10 00 L 0012 进一 步的 所述活性组分与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 9 0013 大棚茄子花蓟马的诱捕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花蓟马诱捕剂活性组分加入至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制得大棚茄子花蓟马诱捕剂 所述活性组分包括乙酸乙酯 2 己烯酸甲酯 异戊酸甲酯 2 甲基丁酸乙酯 R 乙酸薰衣 草酯的至少一种组分 所述 非极性有机溶剂为正己烷 同时加入缓释剂石蜡油 所述活性组 分与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 9 石蜡油的体积为10 00 L 将花蓟马诱捕剂加入至带有子母塞的棕色玻璃瓶或者绿色反口橡皮塞内制得花 蓟马诱捕剂诱芯 棕色玻璃瓶的容积为3 mL 采用棕色玻璃瓶可以防止阳光照射氧化 将花蓟马诱捕剂诱芯置于粘虫板上 并将挂有花蓟马诱捕剂诱芯的粘虫板至于木 杆 上 粘虫板与地 面之间的距离为0 1 1 5 m 相邻的两个粘虫板之间的距离为1 3 m 之后打开子母塞使得花蓟马诱捕剂由子母塞上的释放孔进行释放 进而诱捕花蓟 马 0014 优选的是 所述粘虫板 的颜色为白色 黄色 蓝色和黑色中的一种 其中蓝色粘虫 板对茄子蓟马的诱捕效果 最 好 0015 优选的是 所述粘虫板距离茄子茎顶的高度为低于茎顶15cm至高于茎顶15cm 其 中 位于 茎顶处诱捕效果 最 好 0016 本 发明诱捕剂活性组分中 R 乙酸薰衣草酯 为蓟马聚集信息素 有引诱群集的作 用 同时聚集信息素还 是重要的食物源信号 吸引雌 雄 成虫及若 虫前来取食 乙酸乙酯 2 己烯 酸甲酯 异戊酸甲酯 2 甲基丁酸乙酯作为植物源引诱剂 其中乙酸乙酯10 15份 2 己 烯 酸甲酯1 3份 异戊酸甲酯1 3份 2 甲基丁酸乙酯1 3份 所述植物源引诱剂 是经过茄子 叶和花挥发物成分的分析鉴定及田间引诱试验观 察得到的组合物 各组分的比例是根据茄 子叶和花挥发物各组分在气相色谱上的面积之比确定的 是一类重要的害虫绿色防控产 品 对 减少常规 化学农药的使用进 而防止害虫抗药性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 义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说 明 书 2 7 页 4 CN 114027305 A 1 监测虫情 本发明提供的花蓟马引诱剂作虫情测报可及时而准确地了解菜地中 花蓟马种群的发生和消长情况 为进行适时有效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用本发明的引诱剂 测报虫情 灵敏度高 专一 性强 使用方便 费用低廉 适于普遍推广 0018 2 大量诱捕 根据虫情监测结果绘制出成虫发生曲线 在成虫发生期 将本 发明提 供 的花蓟马引诱剂悬挂于受害的菜地中 可诱捕到花蓟马的雌雄成虫及若虫 可降低虫 口 密度 减轻危害程度 0019 3 本发明经实验室和田间反复试验而成 不论是用 来做虫情测报 还是大量诱 捕 都有利于保护天敌 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对环境友好 安全 使用方便 成本低 有效期 长 能够达 到有效防治花蓟马的目的 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 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 部分还将通过对本 发明的研究和实 践而为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 以实施 0021 应当理解 本文所使用的诸如 具有 包含 以及 包括 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2 本 发明提供一种茄子花蓟马诱捕剂 蓟马聚集信息素 R 乙酸薰衣草酯和植物源 引诱剂 乙酸乙酯 2 己烯酸甲酯 异戊酸甲酯 2 甲基丁酸乙酯作为蓟马诱捕剂的活性组 分 将其按乙酸乙酯10 15份 2 己烯酸甲酯1 3份 异戊酸甲酯1 3份 2 甲基丁酸乙酯1 3 份 R 乙酸薰衣草酯5 10份的比例加入至非极性有机溶剂正己烷和石蜡油中制得诱捕 剂 在蓟马成虫和若虫发生期将含此诱捕剂的诱芯悬挂于受害田间中 可以大量诱捕花蓟 马的雌 雄成虫和幼虫 0023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蓟马诱捕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花蓟马诱捕剂活性组分加入至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制得花蓟马诱捕剂 所述活性 组分包括乙酸乙酯 2 己烯酸甲酯 异戊酸甲酯 2 甲基丁酸乙酯 R 乙酸薰衣草酯的至 少一种组分 所述 非极性有机溶剂为正己烷 加入缓释剂石蜡油 石蜡油的体积为1000 L 正己烷的体积为 450 L 将花蓟马诱捕剂加入至带有子母塞的棕色玻璃瓶或者绿色反口橡皮塞内制得花 蓟马诱捕剂诱芯 棕色玻璃瓶的容积为3 mL 采用棕色玻璃瓶可以防止阳光照射氧化 将花蓟马诱捕剂诱芯置于粘虫板上 并将挂有花蓟马诱捕剂诱芯的粘虫板至于木 杆 上 粘虫板与地 面之间的距离为0 1 1 5 m 相邻的两个粘虫板之间的距离为1 3 m 之后打开子母塞使得花蓟马诱捕剂由子母塞上的释放孔进行释放 进而诱捕花蓟 马 0024 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花蓟马诱捕 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粘虫板的颜色为白 色 黄色 蓝色和黑色中的一种 0025 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花蓟马诱捕 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粘虫板距离菜茎顶 的高度为0 cm 15cm 0026 于2021年8月26日至10月13日在寿光市曹官庄 每组试验设5个重复 对照为只加 说 明 书 3 7 页 5 CN 114027305 A 50 L 正己烷和10 00 L石蜡油的空白引诱 瓶 0027 每天检查 诱捕数量并及时更 换粘虫板 0028 实施例1 配方A 乙酸乙酯 50 L 配方B 2 己烯酸甲酯 50 L 配方C 异戊酸甲酯 50 L 配方D 2 甲基丁 酸乙酯 50 L 配方E R 乙酸薰衣草酯5 0 L 配方 F 5 00 L 正己烷 10 00 L石蜡油 为对照试验 0029 分别在A E配方中各加入450 L正己烷配制成诱捕剂 同时各配方中加入1000 L 石蜡油作为缓释剂 0030 将引诱 瓶悬挂于 蓝色粘虫板上 在茄子大棚进行 试验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上表分析 各活性组分对蓟马均 有引诱作用 其中活性组分 R 乙酸薰衣草酯 诱捕效果 最 好 0031 实施例2 配方A 乙酸乙酯12 5份 2 己烯酸甲酯1份 异戊酸甲酯3份 2 甲基丁 酸乙酯2份 配方B 乙酸乙酯12 5份 2 己烯酸甲酯1份 异戊酸甲酯3份 R 乙酸薰衣草酯5 份 配方C 乙酸乙酯12 5份 2 己烯酸甲酯1份 2 甲基丁酸乙酯2份 R 乙酸薰衣草 酯5份 配方D 乙酸乙酯12 5份 异戊酸甲酯3份 2 甲基丁酸乙酯2份 R 乙酸薰衣草酯 5份 配方E 2 己烯酸甲酯1份 异戊酸甲酯3份 2 甲基丁酸乙酯2份 R 乙酸薰衣草 酯5份 配方F 乙酸乙酯12 5份 2 己烯酸甲酯1份 异戊酸甲酯3份 2 甲基丁酸乙酯2份 R 乙酸薰衣草酯5份 上述A F各配方各取50 L 分别加入450 L正己烷 同时各配方中加入1000 L石 蜡油 0032 将引诱 瓶悬挂于 蓝色粘虫板上 在茄子大棚进行 试验 试验结果如表 2所示 说 明 书 4 7 页 6 CN 114027305 A 由上表分析 乙酸乙酯 2 己烯酸 甲酯 异戊酸 甲酯 2 甲基丁酸乙酯 四种植物源 引诱剂与 R 乙酸薰衣草酯组合时诱捕效率 最高 0033 实施例3 配方A 乙酸乙酯10份 2 己烯酸甲酯1份 异戊酸甲酯1份 2 甲基丁酸乙酯1份 R 乙酸薰衣草酯5份 配方B 乙酸乙酯12 5份 2 己烯酸甲酯1份 异戊酸甲酯3份 2 甲基丁酸乙酯2份 R 乙酸薰衣草酯5份 配方C 乙酸乙酯12 5份 2 己烯酸甲酯2份 异戊酸甲酯1份 甲基丁酸乙酯3份 R 乙酸薰衣草酯7份 配方D 乙酸乙酯12 5份 2 己烯酸甲酯2份 异戊酸甲酯3份 甲基丁酸乙酯1份 R 乙酸薰衣草酯7份 配方E 乙酸乙酯15份 2 己烯酸甲酯3份 异戊酸甲酯3份 2 甲基丁酸乙酯3份 R 乙酸薰衣草酯10份 上述A E各配方各取50 L 分别加入450 L正己烷 同时各配方中加入1000 L石 蜡油 0034 将引诱 瓶悬挂于 蓝色粘虫板上 在茄子大棚进行 试验 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上表分析 花蓟马诱捕剂中乙酸乙酯10 15份 2 己烯酸甲酯1 3份 异戊酸甲酯 1 3份 2 甲基丁酸乙酯1 3份时 均有较好的诱捕效果 其中乙酸乙酯12 5份 2 己烯酸甲 酯1份 异戊酸甲酯3份 2 甲基丁 酸乙酯2份 R 乙酸薰衣草酯5份 诱捕效果 最 好 0035 实施例4 按乙酸乙酯12 5份 2 己烯酸甲酯1份 异戊酸甲酯3份 2 甲基丁酸乙酯2份 R 乙酸薰衣草酯5份 配制为溶 液1 0036 引诱瓶1 取溶液 与正己烷按1 1混合 取500 L混合液 与 1000 L石蜡油配制成 引诱 瓶1 说 明 书 5 7 页 7 CN 114027305 A 引诱瓶2 取溶液1与正己烷按1 4混合 取500 L混合液 与 1000 L石蜡油配制成 引诱 瓶2 引诱瓶3 取溶液1与正己烷按1 9混合 取500 L混合液 与 1000 L石蜡油配制成 引诱 瓶3 引诱瓶4 取溶液1与正己烷按1 19混合 取500 L混合液 与1000 L石蜡油配制成 引诱 瓶 4 引诱瓶5 取溶液1与正己烷按1 39混合 取500 L混合液 与1000 L石蜡油配制成 引诱 瓶5 将上述引诱瓶悬挂于蓝色粘虫板上 保持高度一定 在试验田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 如表4所示 0037 由上表分析 花蓟马诱捕剂中活性组分与正己烷体积比为1 9时诱捕效果 最 好 0038 实施例5 筛选4种粘虫板 试验各种粘虫板的粘虫效果 分别测试白板 黄板 蓝板和黑板效 果 将实施例4的引诱 瓶3悬挂于上述各粘虫板上 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0039 由上表分析 蓝色粘虫板对茄子蓟马的诱捕效果 最 好 0040 实施例6 将粘虫板悬挂的高度分为3个 以茄子茎顶为高度1 高于茎顶 5 cm为高度2 低于 茎顶15 cm为高度3 将实施例4的引诱 瓶3悬挂于 蓝色粘虫板上 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 说 明 书 6 7 页 8 CN 114027305 A 0041 由上表分析 将粘虫板悬挂于茄子 茎顶对蓟马的诱捕效果 最 好 0042 实施例7 将粘虫板的间隔距离分为3个 间距1为0 5m 间距2为1m 间距3为2m 间距3为3米 间距4 为 4米 将引诱 瓶3悬挂于 蓝色粘虫板上 试验结果如表7 所示 0043 由表7可以看出 粘虫板间距为1 3m时诱捕效果都好 其中间距为1m时诱捕效果最 佳 0044 由实施例1 7可以看出 茄子蓟马诱捕剂含有乙酸乙酯12 5份 2 己烯酸甲酯1份 异戊酸甲酯3份 2 甲基丁酸乙酯2份 R 乙酸薰衣草酯5份 活性组分与有机溶剂比例为 1 9 使用蓝 板并悬挂高度为茄子 茎顶且诱捕间距为1m时 诱捕效果 最佳 0045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 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 运用 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 明的领域 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 可容易地 实现另外的修改 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 本发明并不限 于特定的细节 说 明 书 7 7 页 9 CN 11402730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