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靶斑病防治技术_杨慧娟.pdf
HENAN NONGYE 47 河南农业 2024 年第 11 期 黄瓜靶斑病防治技术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杨慧娟 黄瓜靶斑病难防治且易与其他病害相混淆 此病多 发生在黄瓜结瓜盛期 以侵害叶片为主 严重时 发病 7 d 落叶率可由5 发展到90 造成大面积减产甚 至绝收 黄瓜靶斑病菌侵染黄瓜植株后 在植株上表现 为三种类型 小斑型 大斑型与角状斑 混合斑型 一 主要症状识别 一 小斑型 初期病斑在叶片上呈黄色或黄褐色小斑点 病健交 界处明显 有时病斑会穿透叶片 叶片正面病斑略凹陷 湿度大时 叶片背面病斑呈水浸状 二 大斑型 病斑在叶片上呈中间灰白色 边缘灰褐色至深灰色 的圆形至不规则形斑 发病严重时 多个病斑融合成片 导致叶片枯死 三 角状斑 混合斑型 角状斑在同一叶片上同时产生小斑型 大斑型两种 病斑 二 病原 病原菌为半知菌的多主棒孢霉 由真菌和细菌混合 而成 三 发病规律 一 越冬场所 病菌以分生孢子丛或菌丝体在遗留在土中的病残 体上越冬 一般可存活180 d 病菌侵入后潜伏期为 6 7 d 二 传播途径 此病菌借助雨水飞溅 气流传播 三 发病条件 靶斑病喜温好湿 发病适温20 30 高湿或通 风不良及氮肥偏多发病重 叶面结露 光照不足温差大 有利于发病 四 黄瓜靶斑病不易防治的原因 一 发病症状易与其他病害相混淆 黄瓜靶斑病病斑大小和形状随环境温度 湿度差异 变化很大 易与黄瓜炭疽病 霜霉病 细菌性角斑病相 混淆 如果不能准确识别病害 就不能选准对症的药剂 从而会错过最佳用药时机 导致病害大面积发生 二 病菌侵染能力强 黄瓜靶斑病菌侵染能力极强 传播速度极快 如果 田间有超过 3 的植株感病后 就会降低防治效果 三 连作的栽培模式 黄瓜连年栽种促进了病原菌的逐年积累 造成了病 害的流行 四 药剂使用不合理 病原菌抗药性增加 黄瓜靶斑病原菌极易产生变异 同一药剂连续使用 3 次就会导致病原菌的抗药性增加 由于大多数药剂采 用的是传统的喷雾方法 增加了棚内空间湿度 促进了 病害的流行暴发 五 病原菌适应能力强 存活时间长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形式土壤中存活可达 2 年 翌年条件适宜进行初侵染 六 管理与喷药方式不当 首先 由于管理不到位 致使植株负载过重 导致 植株长势弱 其次 预防意识不强 病害发生后未及时 用药 最后 药剂使用不当 由于靶斑病病菌的分生孢 子可在棚内空气中大量分布 传统的喷雾方法无法直接 把药剂全部作用在植株表面 棚内不能全方位杀菌 那 么病菌分生孢子就会沉降到植株上进行二次侵染 导致 病情反复发生 五 综合防治 一 种子消毒 55 的温水可以杀死黄瓜靶斑病的病原菌 在黄 瓜播种前 可先用55 的温水浸种30 min杀菌消毒 晾干后进行催芽或者用新高脂膜拌种后播种 具有很好 的杀菌效果 二 加强栽培管理 调控好温度 湿度 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 25 28 最好不超过30 适时通风换气 降低棚内湿度 及 时清除老叶 病叶和田间杂草 减少病原基数 在生长 期适时喷施促花王 3 号抑制主梢旺长 促进花芽分化 三 做好预防 由于靶斑病多发生在黄瓜结瓜盛期 这时发病 大 棚因植株长势弱 很容易出现瓜打顶现象 大棚黄瓜一 旦发生瓜打顶 此病将更加难以防治 因此 应及时冲 施含有芸苔素内酯的碧禾冲施肥 叶面喷施斯德考普叶 面肥 及时摘除大瓜 促进植株迅速长秧 长新叶 四 化学防治 黄瓜靶斑病多发生在黄瓜结瓜盛期 除了加强结瓜 期田间管理 还要认清靶斑病的发病症状 选准对路的 农药 这样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防治黄瓜靶斑病较为理 想的药剂有50 啶酰菌胺水粉剂1500倍液 43 氟 菌 肟菌酯悬浮剂3500倍液 35 氟菌 戊唑醇悬浮 剂2500倍液 为了防止产生抗药性 提高防效 提倡 交替使用以上农药 作者简介 杨慧娟 1984 女 河南许昌人 本科 农艺师 主要从事农民职业教育工作 责任编辑 刘沛儒 ZHIWU BAOHU 植物保护 DOI 10 15904 ki hnny 2024 11 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