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pdf
63 农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国农业文摘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 我国是一个草莓生产大国 2022年 我国草莓 种植面积12 66万公顷 总产量332 68万吨 分别占世 界草莓的32 92 和37 54 面积及产量均为世界最 大 1 近年来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草莓的 需求日益扩大 对草莓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 求 2 白粉病是草莓栽植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病害 一 般发病会导致减产10 20 严重时会减产50 以 上 甚至导致绝收 使草莓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 响 3 4 草莓白粉病的主要危害对象为草莓叶片和果 实 若危害叶片 在发病初期叶片表面可见白色菌丝 层 随着病情发展叶片表面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褐色病 斑 叶缘逐渐向上卷起 萎缩甚至焦枯 形状类似于 汤匙 若危害花蕾 幼果无法正常膨大而逐渐干枯 在发病后期果实表面可见白粉层 果体逐渐硬化并失 去光泽 着色较差 无商品价值 5 7 目前 国内在草莓白粉病防治方面已有不少研 究报道 对草莓白粉病仍以化学防治为主 例如 朱 丽燕等 8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 比较12种药剂对草莓白 粉病的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 每667m 2 施用12 5 腈 菌唑乳油32mL 400g L氟硅唑乳油12 5mL的防效最 为理想 施药3次后防效分别为82 0 和81 9 冯新 军等 9 发现氟茵 肟茵酯具有保护 治疗 耐雨水冲 刷 持效期长等特性 药后7d 14d 42 8 氟茵 肟 茵酯SC2000倍液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0 17 和83 34 防效较好 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目前 适宜江苏盐城地区草莓白粉病的防治药剂尚未见报 道 因此笔者于当地进行了田间试验 比较了当地 常见的6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结果发 现 采用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4 四氟醚唑水 乳剂两种杀菌剂对盐城地区的草莓白粉病防控效果较 好 为当地农药的科学合理应用提供实践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和试验场地 试验于2022年4月在江苏省盐城市草莓园进行 试验大棚长55 0m 宽10 5m 试验地土壤为砂壤土 土壤pH值为6 5 试验用草莓采取大棚保温栽培 施 肥方式为滴灌施肥 在试验前 所选择草莓植株长势 基本一致 均处于白粉病发病前中期 试验前1周内 未喷施任何防治草莓白粉病的药剂 试验用草莓品种 为 红颜 株距为0 25m 行距为0 20m 试验用杀菌剂及施用剂量见表1 表1 试验用杀菌剂及施用剂量 农药 厂家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德国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25 乙醚酚可湿性粉剂 北京圣达天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湖北博蓝化工有限公司 4 四氟醚唑水乳剂 意大利意赛格公司 6 寡糖 链蛋白可湿性粉剂 北京中保绿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陕西雨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 2 试验方案 1 2 1 试验设计 本试验分别设置6个处理 依次为T1处理 127 2g hm 2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T2处 理 112 5g hm 2 25 乙醚酚可湿性粉剂 T3处理 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张登文 陈月芳 张成米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潘黄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江苏盐城 224055 摘 要 目的 比较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探寻江苏盐城地区适宜的草莓白粉病防治药 剂 方法 测量了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25 乙醚酚可湿性粉剂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4 四氟醚 唑水乳剂 6 寡糖 链蛋白可湿性粉剂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种杀菌剂在一次施药 二次施药后3d 5d 7d对草莓白粉病病叶及病果的防治效果 结果 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4 四氟醚唑水乳剂两种杀 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在第二次用药后7d 对草莓白粉病病叶的防治效果平均值为77 53 对 草莓白粉病病果的防治效果平均值为75 88 结论 今后 在江苏盐城地区草莓白粉病防治过程中 可以 科学轮换施用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4 四氟醚唑水乳剂2种杀菌剂 以获取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杀菌剂 草莓 白粉病 防治效果 作者简介 张登文 本科 高级农艺 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DOI 10 19518 11 2531 s 2025 0016 64 农业信息资源管理 中国农业文摘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 450 0g hm 2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T4处理 48 0g hm 2 4 四氟醚唑水乳剂 T5处理 81 0g hm 2 6 寡糖 链蛋白可湿性粉剂 T6处理 945 0g hm 2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以清水处理为对 照 每个处理分别重复3次 共21个试验小区 各小 区随机区组排列 面积为2m null5m 在施药前 种植户 统一对草莓疏除过一次老叶 1 2 2 施药规程 施药时间为2022年4月17日和2022年4月24日 采用3WBD 16l背负式电动喷雾器 工作压力为0 15 0 40Mpa 容量为16L 将各处理杀菌剂均匀喷施于 叶片正反面以及果面 直至滴水为止 各处理用水量 均为750kg hm 2 施药当地为晴天 于16 00至18 00 施药 在第一次施药时 草莓正处于结果盛期 10 在 整个试验过程中 各处理均采取标准的田间管理方 式 1 2 3 调查 在各试验小区分别选取10株草莓植株 分别于 用药前 第一次及第二次用药后3日 5日 7日调查 草莓发病情况 11 每株调查全部叶片及果实 按照 每片叶 果 病斑面积所占百分比分级 调查总叶 果 数及各级病叶 果 数 分级标准参照徐锦瑾 12 方法进行 具体见表2 表2 草莓白粉病分级标准 级别 标准 0 无病斑 1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 果 面积的5 以下 3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 果 面积的6 15 5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 果 面积的16 25 7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 果 面积的26 50 9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 果 面积的50 以上 参照王步云等 13 的方法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效 nullnullnullnullnull nullnullnull null 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 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调查总叶 果 数 相对级数值 各级病叶 果 数 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病叶的防治效果 不同杀菌剂对第一次及第二次施药后3d 5d 7d 草莓白粉病病叶的防治效果 见表3 由表3可知 在第一次施药3d 5d及7d后 不 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病叶的防治效果差异较大 在第一次施药3d后 不同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病叶的 表3 不同杀菌剂对第一次及第二次施药后3d 5d 7d草莓白粉病病叶的防治效果 农药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施药前 施药后3d 施药后5d 施药后7d 施药后3d 施药后5d 施药后7d 1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32 61 23 44 21 11 19 28 31 21 a 42 72 a 54 53 a 25 乙醚酚可湿性粉剂 43 44 35 94 40 11 48 44 20 82 ab 18 30 b 14 23 bc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43 44 36 78 37 61 45 94 18 97 ab 23 39 b 18 66 b 4 四氟醚唑水乳剂 38 44 28 44 24 28 25 11 29 20 a 44 11 a 49 76 a 6 寡糖 链蛋白可湿性粉剂 33 44 31 78 30 11 36 78 9 05 b 20 33 b 15 40 bc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30 94 34 28 26 78 36 78 6 34 b 23 41 b 8 57 c 清水对照 39 18 40 94 44 28 50 94 2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32 61 12 61 10 11 7 61 65 12 a 76 91 a 82 62 a 25 乙醚酚可湿性粉剂 43 44 40 94 44 28 37 61 15 00 c 24 09 b 35 52 b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43 44 36 78 40 94 35 94 23 63 bc 29 81 b 38 39 b 4 四氟醚唑水乳剂 38 44 15 11 15 94 11 78 64 55 a 69 12 a 77 18 a 6 寡糖 链蛋白可湿性粉剂 33 44 25 11 31 78 35 11 32 27 b 29 22 b 21 81 c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30 94 27 61 30 94 24 28 19 51 c 25 53 b 41 56 b 清水对照 39 18 43 44 52 61 52 61 注 同列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5 相同字母表示组间显著不差异 P 0 05 65 农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国农业文摘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 防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 剂 4 四氟醚唑水乳剂 25 乙醚酚可湿性粉剂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 寡糖 链蛋白可湿性粉 剂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其中 42 4 唑 醚 氟酰胺悬浮剂 4 四氟醚唑水乳剂 25 乙醚 酚可湿性粉剂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四种杀菌剂 在第一次施药3d后对草莓白粉病病叶的防治效果无 明显差别 25 乙醚酚可湿性粉剂 80 多菌灵可 湿性粉剂 6 寡糖 链蛋白可湿性粉剂 70 甲基 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四种杀菌剂在第一次施药3d后对 草莓白粉病病叶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在第一次 施药后5d 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病叶的防治效 果在18 30 44 11 之间 4 四氟醚唑水乳剂防治 效果最好 与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差 异不显著 25 乙醚酚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差 与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 寡糖 链蛋白可湿 性粉剂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差异不 显著 在第一次施药后7d 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 粉病病叶的防治效果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 42 4 唑 醚 氟酰胺悬浮剂 54 53 4 四氟醚唑水乳剂 49 76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8 66 6 寡糖 链蛋白可湿性粉剂 15 40 25 乙醚 酚可湿性粉剂 14 23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 剂 8 57 在第二次施药3d 5d 7d后 不同杀菌剂对草 莓白粉病病叶的防治效果差异较大 在第二次施药 3d后 不同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由高到低 依次为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4 四氟醚唑 水乳剂 6 寡糖 链蛋白可湿性粉剂 80 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25 乙醚 酚可湿性粉剂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4 四 氟醚唑水乳剂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6 寡糖 链蛋 白可湿性粉剂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差异 不显著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70 甲基硫菌灵可 湿性粉剂 25 乙醚酚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差异不显 著 在第二次用药5d后 各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效果较第一次用药5d后均有所提升 整体在24 09 76 91 之间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最 好 与4 四氟醚唑水乳剂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25 乙醚酚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差 与80 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6 寡糖 链蛋白可湿性粉剂 70 甲 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在第 二次用药7d后 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病叶的防 治效果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 浮剂 82 62 4 四氟醚唑水乳剂 77 18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41 56 80 多 菌灵可湿性粉剂 38 39 25 乙醚酚可湿性 粉剂 35 52 6 寡糖 链蛋白可湿性粉剂 21 81 2 2 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病果的防治效果 不同杀菌剂对第一次及第二次施药后3d 5d 7d 草莓白粉病病果的防治效果 见表4 由表4可知 在第一次施药后3d 5d及7d 不同 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病果的防治效果差异较大 在 第一次施药后3d 不同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病果的防 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 4 四氟醚唑水乳剂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25 乙醚酚可湿性粉剂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6 寡糖 链蛋白可湿性粉 剂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其中 42 4 唑醚 氟 酰胺悬浮剂 4 四氟醚唑水乳剂2种杀菌剂在第一 次施药后3d对草莓白粉病病果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 著 25 乙醚酚可湿性粉剂 6 寡糖 链蛋白可湿 性粉剂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种杀菌剂在第 一次施药3d后对草莓白粉病病果的防治效果差异不 显著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 寡糖 链蛋白可 湿性粉剂两种药剂在第一次施药3d后对草莓白粉病 病果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在第一次施药后5d 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病果的防治效果在6 97 72 99 之间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最 好 与4 四氟醚唑水乳剂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差 在第一次施 药后7d 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病果的防治效果 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78 60 4 四氟醚唑水乳剂 76 45 6 寡 糖 链蛋白可湿性粉剂 24 56 25 乙醚酚可 湿性粉剂 19 39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2 86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1 76 在第二次施药3d 5d及7d后 不同杀菌剂对草 莓白粉病病果的防治效果差异较大 在第二次施药 后3d 不同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病果的防治效果由高到 66 农业信息资源管理 中国农业文摘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 低依次为 4 四氟醚唑水乳剂 70 甲基硫菌灵可 湿性粉剂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6 寡糖 链 蛋白可湿性粉剂 25 乙醚酚可湿性粉剂 80 多菌 灵可湿性粉剂 其中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4 四氟醚唑水乳剂3 种杀菌剂在第二次施药后3d对草莓白粉病病果的防 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25 乙醚酚可湿性粉剂 6 寡 糖 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两种杀菌剂在第二次施药后3d 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25 乙醚酚可 湿性粉剂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种药剂在第二次 施药后3d对草莓白粉病病果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在第二次施药5d后 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效果在8 52 74 28 之间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 剂防治效果最好 与4 四氟醚唑水乳剂防治效果差 异不显著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差 在第二次施药后7d 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 治效果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 浮剂 78 23 4 四氟醚唑水乳剂 73 52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48 76 6 寡 糖 链蛋白可湿性粉剂 25 74 25 乙醚酚 可湿性粉剂 21 83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1 72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发现 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4 四 氟醚唑水乳剂2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 好 在第二次用药7d后 对草莓白粉病病叶的防治效 果平均值为77 53 对草莓白粉病病果的防治效果平 均值为75 88 唑醚氟酰胺为吡唑醚菌酯与氟唑菌酰胺的混配 杀菌剂 其中 氟唑菌酰胺为琥珀酸脱氧酶抑制剂 对多种真菌性病害均具备良好的防治效果 吡唑醚菌 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活性成分 广泛应用于瓜类 蔬菜和芒果等多种作物 唑醚氟酰胺能有效控制白粉 病 炭疽病和灰霉病等真菌病害 吡唑醚菌酯作用速 度快 施药几分钟即可渗透到叶片中 有效成分在叶 肉组织内扩散 并在叶片上形成沉降药膜 与蜡质层 紧密粘连 能有效控制叶片中的病原孢子 兼具预防 作用 持效期长 四氟醚唑是第二代三唑类杀菌剂的一种 具备 广阔的杀菌范围及较高的杀菌效率 其杀菌持效期可 以达到28 42日 目前 四氟醚唑主要应用于禾谷类 植物及果树 蔬菜等的病害防治 常见防治对象包括 白粉菌属及柄锈菌属等 综上所述 在今后江苏盐城地区草莓白粉病防 表4 不同杀菌剂对第一次及第二次施药后3d 5d 7d草莓白粉病病果的防治效果 施药次数 农药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施药前 施药后3d 施药后5d 施药后7d 施药后3d 施药后5d 施药后7d 1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33 86 26 78 10 11 8 86 21 81 a 72 99 a 78 60 a 25 乙醚酚可湿性粉剂 28 44 26 78 27 86 28 03 6 91 b 11 39 c 19 39 b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6 36 26 28 27 11 28 44 1 44 c 6 97 d 11 76 c 4 四氟醚唑水乳剂 20 94 16 11 7 11 6 03 23 94 a 69 29 a 76 45 a 6 寡糖 链蛋白可湿性粉剂 32 19 31 36 28 44 29 69 3 69 bc 20 08 b 24 56 b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26 78 25 53 26 86 28 53 5 76 b 9 28 cd 12 86 c 清水对照 35 53 35 94 39 28 43 44 2 4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33 86 28 86 13 44 11 78 28 20 a 74 28 a 78 23 a 25 乙醚酚可湿性粉剂 28 44 30 61 33 44 35 53 9 34 bc 14 50 d 21 83 c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6 36 30 28 33 16 37 19 3 24 c 8 52 d 11 72 d 4 四氟醚唑水乳剂 20 94 16 36 10 53 8 86 34 19 a 63 43 a 73 52 a 6 寡糖 链蛋白可湿性粉剂 26 78 27 61 28 69 31 78 13 16 b 22 10 c 25 74 c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32 19 25 94 26 19 26 36 32 12 a 40 84 b 48 76 b 清水对照 35 53 42 18 48 86 56 78 67 农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国农业文摘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 治过程中 可以采用2 4 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 4 四氟醚唑水乳剂2种杀菌剂 通过科学轮换施用 获 取良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博 傅俊范 草莓白粉病研究进展 J 河南农业 科学 2007 36 2 20 23 2 贲海燕 郝永娟 霍建飞 等 几种杀菌剂对草莓白 粉病的室内测定及田间应用评价 J 农业科技通 讯 2023 6 61 64 3 周晓肖 李伟龙 蒋桂华 等 草莓白粉病防治药剂 筛选 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 12 2475 2476 2479 4 赵磊 魏肖楠 王步云 等 环保型杀菌剂防治大棚 草莓白粉病的效果 J 中国植保导刊 2020 40 8 75 77 5 刘艳 肖文左 张志宏 防治草莓白粉病药剂的离体 筛选 J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35 1 71 72 6 陈英 蒋玉枝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药剂防治试验 J 南方农业 2018 12 15 22 23 7 吴丹 李涛 王绘华 等 四种杀菌剂防治草莓白粉 病效果初步分析 J 上海农业科技 2020 1 120 122 8 朱丽燕 杨德毅 孙裕建 等 几种药剂对草莓白粉 病的防治效果 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 55 9 1401 1403 9 冯新军 陆军良 顾国伟 防治草莓白粉病药剂筛选 试验 J 上海蔬菜 2015 6 73 75 10 雷泽湘 艾天成 李方敏 等 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 含氮量与SPAD值间的关系 J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1 21 2 138 140 11 刘士峰 任争光 寇宏儒 等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防 治药剂筛选 J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 34 4 72 76 12 徐锦瑾 王绘华 朱吉明 等 草莓白粉病防治药剂 田间筛选试验初报 J 上海农业科技 2018 5 113 114 13 王步云 张涛 郑书恒 等 5种生物药剂对草莓白粉 病的田间防效研究 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9 40 1 54 57 习近平 论 三农 工作 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三农 新篇章 二 一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使命决定的 建设什么样的乡村 怎么建设乡村 是近代以来中华 民族面对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鸦片战争后 我国陷入 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战乱频仍 山河破碎 民不聊 生 农民命运更加悲惨 孙中山先生对此就痛心疾 首 提出 仆向以我国农业之不修 思欲振兴而改良 之 蓄志已久 又提出 耕者有其田 才算是彻底 的革命 新中国成立前 一些有识之士开展了乡村 建设运动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梁漱溟先生搞的山东邹 平试验 晏阳初先生搞的河北定县试验 我在河北正 定县工作时 对晏阳初的试验就作了深入了解 晏阳 初在乡村开办平民学校 推广合作组织 创建实验农 场 传授农业科技 改良动植物品种 改善公共卫生 等 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 但是 由于旧的社会制度 的制约 再加上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他们的探索也难 以深入下去 节选自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 的讲话 论 三农 工作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2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