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辣椒病毒病病原及防治研究进展_廉勇.pdf
我国辣椒病毒病病原及防治研究进展 廉勇 付崇毅 高婧 刘湘萍 狄洁增 张俊 郭金波 王永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 辣椒 Capsicum annuum 为茄科 Solanaceae 代 表作物之一 极具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世界各地 均有种植 该作物与我国国民饮食息息相关 是日 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蔬菜 近年来 随着辣椒种植 面积不断增加 病毒病为害日益严重 造成辣椒品 质变差和产量下降 严重影响辣椒产业发展 因此 辣椒病毒病防治工作是目前辣椒生产中的重要一 环 辣椒是感染病毒种类最多的园艺作物之一 据 NCBI GenBank 数据库记载 辣椒病毒性病原种类 高达187 种 仅在我国境内发现的辣椒病毒性病原 种类就有 37 种 其中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烟草花叶病毒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马铃薯Y病毒 Potato virus Y PVY 烟 草蚀纹病毒 Tobacco etch virus TEV 马铃薯 X 病 毒 Potato virus X PVX 苜蓿花叶病毒 Alfalfa mosaic virus AMV 辣椒轻斑驳病毒 Pepper mild mottle virus PMMV 辣椒叶脉斑驳病毒 Chilliveinal mottle virus ChiVMV 番茄花叶病毒 Tomato mosaic virus ToMV 辣椒斑驳病毒 Pepper mottle virus PepMoV 番茄斑萎病毒 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 番茄褪绿病毒 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 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 ToMMV 辣椒脉黄化病毒 Pepper vein yellows virus PeVYV 烟草轻型绿花叶病毒 Tobacco mild green mosaic virus TMGMV 烟草扭脉病毒 Tobacco vein distorting virus TVDV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 甜椒内病毒 Bell pepper endornavirus BPEV 蚕豆萎蔫病毒 2 号 Broad bean wilt virus 2 BBWV2 甜菜西方黄化 病毒 Beet western yellows virus BWYV 辣椒环斑 病毒 Chilli ring spot virus ChilliRSV 西瓜银斑驳 病毒 Watermelon silver mottle virus WSMoV 葫芦 蚜传黄化病毒 Cucurbit aphid borne yellows virus CABYV 番茄带状斑点病毒 Tomato zonate spot virus TZSV 辣椒隐症病毒 Pepper cryptic virus PCV 以及辣椒隐症病毒2 Pepper cryptic virus 2 PCV2 是我国辣椒上的主流病毒 目前 辣椒病毒病的发生多为复合侵染所致 多数发病植株同时感染2种及以上病毒 最高可同 时感染8种病毒 1 发病严重的植株一般都由 2 种 及以上病毒共同侵染 生产过程中单一病毒侵染造 成田间产量重大损失的情况不多 研究证明 目前 辣椒病毒病传播途径一般为媒介昆虫传播 农事操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内蒙古冷凉蔬 菜新品种选育与关键技术研究 集成 示范 2021ZD0001 廉勇 1981 男 博士 研究员 主要从事辣椒病原生物学及 病害综合防控研究工作 王永 1971 男 通讯作者 硕士 研究员 主要从事茄果类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研究工作 E mail nmgwangy 收稿日期 2024 12 24 摘 要 辣椒 Capsicum annuum 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 在目前辣椒生产中 病毒病已发展 成为影响辣椒产量和质量的制约因素 就我国辣椒病毒病病原种类 主要传播途径 发病症状 防治方法 检测方法 等方面进行综述 为后续辣椒病毒病防控提供相关信息和参考 关键词 辣椒 病毒病 病原 防控 中图分类号 S436 4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3547 2025 02 0028 08 DOI 10 3865 j issn 1001 3547 2025 02 009 2025 2 28 作传播 表皮破损后外伤传播 2 本文对我国发生的 26 种辣椒病毒病的病原 为害症状 防治方法进行 了综述 1 辣椒病毒病病原及为害症状 1 1 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CMV 是侵染辣椒最常见的病毒之一 属于雀 麦花叶病毒科 Bromoviridae 黄瓜花叶病毒属 Cucumovirus 3 可由蚜虫传播 也可通过种子传 播 该病毒由 Doolittle 和 Jagger 于 1916 年在黄瓜 上首次发现 4 5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现 寄主 范围广泛 6 7 在我国贵州 四川 浙江等辣椒主产区 均有发现 辣椒感染CMV 后出现叶片黄化 扭曲变 形 植株矮化 坏死等现象 4 5 8 1 2 烟草花叶病毒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TMV 属于帚状病毒科 Vigaviridae 烟草花叶 病毒属 Tobamovirus 4 9 10 可通过带病毒的土壤 种子 病残体等传播 该病毒常引起辣椒植株枯死 落叶 茎部及顶端坏死 4 1 3 马铃薯Y病毒 Potato virus Y PVY PVY为马铃薯Y 病毒科 Potyviridae 马铃薯 Y 病毒属 Potyvirus 该病毒由Smith于1931年在欧 洲感病马铃薯上首次发现 11 可感染辣椒 马铃薯 等茄科植物 目前 世界各地发现该病毒 我国各 省 区均有发现 PVY 一般通过种皮传播及蚜虫传 播 侵染辣椒后 可引起辣椒叶片出现花叶 坏死等 症状 12 1 4 烟草蚀纹病毒 Tobacco etch virus TEV TEV 为马铃薯Y 病毒科 Potyviridae 马铃薯 Y 病毒属 Potyvirus 于 1930 年由 Johnson 首次在美 国肯塔基州的感病辣椒 番茄上发现 13 14 目前 世 界各地均发现该病毒 在我国辽宁发现辣椒感染该 病毒 15 16 感病辣椒表现为叶片变形 果实变形 黄 化等 4 该病毒传播介体为蚜虫 1 5 马铃薯X病毒 Potato virus X PVX PVX 为甲型线状病毒科 Alphaflexiviridae 马 铃薯 X 病毒属 Potexvirus 侵染辣椒后引起系统 性重花叶和深绿色镶脉症状 4 目前 该病毒在世 界范围内均有发生 主要通过接触摩擦传播 1 6 苜蓿花叶病毒 Alfalfa mosaic virus AMV AMV 为雀麦花叶病毒科 Bromoviridae 苜蓿花 叶病毒属 Alfamovirus 在世界范围均有分布 4 17 19 传播途径一般为蚜虫 种子和花粉 辣椒感染该病 毒后 一般表现为花叶或黄化 1 7 辣椒轻斑驳病毒 Pepper mild mottle virus PMMV 我国于 1994 年在新疆辣椒上首次发现 PMMV 也称 PMMoV 20 21 该病毒属于帚状病毒科 Virgaviridae 烟草花叶属 Tobamovirus 在世界 范围内广泛传播 可侵染辣椒 该病毒侵染作物后 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2 24 植株感染后出现褪绿 矮 化等症状 感病辣椒果实一般表现为体积小 扁平 畸形 有坏死斑点 条纹或浅黄色斑驳 25 其传播途 径为种子传毒 汁液摩擦传毒 带毒土壤传播 23 26 1 8 辣椒叶脉斑驳病毒 Chilliveinal mottle virus ChiVMV ChiVMV 属于马铃薯 Y 病毒科 Potyviridae 马 铃薯Y病毒属 Potyvirus 1979年Ong在辣椒上首 次发现该病毒 2004 年Anindya 报道了该病毒的基 因组全序列 27 28 目前在日本 韩国以及东南亚等辣 椒产区均发现该病毒 我国台湾地区也有发现 常 造成这些地区的辣椒减产 2 该病毒的传播介体一 般为蚜虫 还发现其可通过耕作过程中的机械接触 等方式传播 感染该病毒后 辣椒主要表现出植株 变矮 植株主干上有暗绿条纹 落花 果实颜色杂乱 等症状 27 1 9 番茄花叶病毒 Tomato mosaic virus ToMV ToMV 为帚状病毒科 Virgaviridae 烟草花叶病 毒属 Tobamovirus 于 1909 年在美国被发现并报 道 29 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可感染辣椒 目前该病 毒主要传播途径为蚜虫 汁液机械摩擦和种子带毒 传播 30 番茄植株感染该病毒后 通常表现为花叶 坏死等症状 30 1 10 辣椒斑驳病毒 Pepper mottle virus PepMoV PepMoV 为马铃薯 Y 病毒属 Potyvirus 该病 毒由Nelson 等 31 于 1969 年在亚利桑那州首次发 现 其可侵染辣椒 目前发现其主要传播介体为蚜 虫 32 33 辣椒感染该病毒后 表现出叶片斑驳黄化 新叶畸形等症状 31 1 11 番茄斑萎病毒 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 该病毒最早于1915年在澳大利亚被发现 34 我 国云南 河北 山东等多个省份均有发现 34 TSWV 为布尼亚病毒科 Bunyaviridae 番茄斑萎病毒属 Tospovirus 其寄主范围十分广泛 目前发现该病 毒可侵染多种植物 34 35 TSWV 一般通过西花蓟马 2025 2 29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传播 该病毒侵染辣椒 后 可导致叶片皱缩畸形 出现褪绿或坏死斑 果实 上产生坏死条纹和斑点等 严重时整个植株矮化 黄化 1 35 36 1 12 番茄褪绿病毒 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 ToCV 属于长线形病毒科 Closteroviridae 毛形 病毒属 Crinivirus 37 于1998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 被发现 38 在我国也有许多相关报道 37 其主要传播 介体为烟粉虱 Bemisia tabaci 番茄感染该病毒 后 植株出现类似营养缺失的叶片褪绿黄化 果实 变小症状 37 38 1 13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 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 ToMMV ToMMV 为帚状病毒科 Virgaviridae 烟草花叶 病毒属 Tobamovirus 于 2013 年首次在墨西哥番 茄上被发现 39 实验室条件下 感染该病毒的植株 往往表现出严重花叶 泡斑 畸形 坏死 生长期缩 短症状 其传染过程非常多样 寄主范围广 致病性 强 可通过种子和带毒土壤传播 在茄科作物上的 侵染力强 39 1 14 辣椒脉黄化病毒 Pepper vein yellows virus PeVYV PeVYV 为黄症病毒科 Luteoviridae 马铃薯卷 叶病毒属 Polerovirus 40 41 在日本 苏丹 东南亚 部分地区被发现 我国贵州也有该病毒的报道 其 传播途径主要为嫁接传播和蚜虫传播 40 41 辣椒感 染该病毒后 叶片呈现叶脉间黄化脉明 卷曲等症 状 1 15 烟草轻型绿花叶病毒 Tobacco mild green mosaic virus TMGMV TMGMV由McKinney于1935 年在烟草属植物 上首次发现 属于烟草花叶病毒属 Tobamovirus 辣椒感染该病毒后 表现为叶片坏死 植株变矮 辣 椒果实出现褪绿条纹症状 该病毒的传播途径为种 子传毒 41 1 16 烟草扭脉病毒 Tobacco vein distorting virus TVDV TVDV为黄症病毒科 Luteoviridae 马铃薯卷叶 病毒属 Polerovirus 该病毒主要通过蚜虫传播 马 普权研究证明其可与 TBTV 共同侵染辣椒 42 其与 烟草丛顶病毒 Tobacco bushy top virus TBTV 烟 草丛顶病毒类似卫星 RNA Sat TBTV 及烟草扭脉 病毒相关RNA TVDVaRNA 复合侵染辣椒时 会引 起辣椒植株褪绿 黄化 形成皱缩 42 1 17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 TYLCV 为双生病毒科 Geminiviridiae 菜豆金 色花叶病毒属 Begomovirus 该病毒于 2006 年在 我国首次被报道 43 在世界多个国家均有发现 在 我国湖北曾有报道 其主要传播介体为烟粉虱 可 感染辣椒 44 该病毒侵染植株后 会导致果实变小 畸形 生长缓慢 着色不均 37 45 1 18 甜椒内病毒 Bell pepper endornavirus BPEV 该病毒由Valverde首次在辣椒中发现 46 BPEV 属于内源RNA病毒科 Endornaviridae 内源 RNA 病毒属 Alphaendornavirus 47 该病毒分布非常广 在我国新疆辣椒种植区报道过该病毒 48 49 1 19 蚕豆萎蔫病毒2 号 Broad bean wilt virus 2 BBWV2 BBWV2 属于豇豆花叶病毒科 Comoviriadae 蚕 豆病毒属 Fabavirus 50 首次于澳大利亚在蚕豆上发 现 50 目前在中国新疆 安徽 云南 山西和湖南等地 区流行发生 其可由汁液摩擦或蚜虫以非持久性方 式传播 51 52 植株感染该病毒后 一般为花叶 变矮 甚至枯死等症状 52 1 20 甜菜西方黄化病毒 Beet western yellows virus BWYV BWYV 为黄症病毒科 Luteoviridae 马铃薯卷 叶病毒属 Polerovirus 53 最早于1960年在北美地 区的萝卜和甜菜上被发现 我国山东辣椒上检测出 了该病毒 54 辣椒感染该病毒后 主要表现为茎缩 短 叶子卷曲 果实小 发育情况差等症状 其主要 传播介体为蚜虫 1 21 辣椒环 斑 病 毒 Chilli ring spot virus ChilliRSV ChilliRSV 为马铃薯 Y 病毒科 Potyviridae 马 铃薯 Y 病毒属 Potyvirus 龚殿 55 在感染此病的辣 椒上分析了该病毒基因组构成 目前 该病毒单独 侵染辣椒的症状尚不明确 多报道为复合侵染 田 间主要传播介体不明 1 22 西瓜银斑驳病毒 Watermelon silver mottle virus WSMoV WSMo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 Bunyaviridae 番茄 斑萎病毒属 Orthotospovirus 于1982年在日本被发 现 近年在我国广西甜椒种植区也有报道 56 57 植株 感染该病毒后 表现出轮纹 环死斑点 果实颜色不 2025 2 30 均匀等症状 56 1 23 葫芦蚜传黄化病毒 Cucurbit aphid borne yellows virus CABYV CABYV 属于黄症病毒科 Luteoviridae 马铃薯 卷叶病毒属 Polerovirus 于 1992 年在法国葫芦科 作物上首次被报道 我国山东省辣椒上也有该病毒 的相关报道 58 植株感染该病毒后 表现出新叶褪 绿且叶片变厚 发脆等症状 其传播主要介体为蚜 虫 58 59 1 24 番茄带状斑点病毒 Tomato zonate spot virus TZSV TZSV属于番茄斑萎病毒科 Tospoviridae 正番 茄斑萎病毒属 Orthotospovirus 于 2008 年在云南 红河首次被发现并报道 60 61 该病毒可侵染辣椒 给 云南当地的辣椒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植株感染该 病毒后 叶片出现黄色同心环纹坏死斑 叶片碎裂 等症状 严重时可致植株死亡 其传播介体主要为 蓟马 62 1 25 辣椒隐症病毒 Pepper cryptic virus PCV PCV 属于双分病毒科 Partitiviridae 丁型双分 病毒属 Deltapartitivirus 最早在美国发现 刘雪建 在我国江西省部分辣椒样品中首次发现 63 目前 该病毒已知的传播途径有花粉传播和种子传播 其 侵染植株后不会产生明显症状 48 63 1 26 辣椒隐症病毒 2 Pepper cryptic virus 2 PCV2 PCV2属于双分病毒科 Partitiviridae 丁型双分 病毒属 Deltapartitivirus 由 Arancibia 在辣椒中发 现 64 该病毒在很多国家均有分布 65 我国学者发 现 该病毒可侵染辣椒 66 目前认为 其传播途径一 般为种子和花粉传播 尚没有文献报道该病毒侵染 植株后会产生明显症状 48 2 辣椒病毒病防治方法 根据传播介体的种类及传播方式 对辣椒病毒 病的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2 1 蓟马及其所传播病毒的防治方法 本文介绍的主要通过蓟马传播的病毒有 WSMoV TSWV TZSV 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农业防治 拔除杂草 清除带病植株 破坏 蓟马越冬场所 目前 最直接有效的预防途径是培 育抗虫抗病品种 67 物理防治 主要是运用粘虫板诱捕蓟马 如 棕榈蓟马和西花蓟马会被蓝色粘虫板诱捕 在蓟马 落土化蛹期间铺设地膜 可有效阻止蓟马化蛹变成 成虫 适时进行闷棚处理 可有效降低蓟马数量从 而减缓病毒的传播 68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可有效控制辣椒病毒 病传播 应结合施用地的蓟马数量 天气情况 不同 蓟马的生物习性和田间实际情况 对症施用化学药 剂 多种蓟马偏好将卵产在叶片内部 因此一般建 议使用内吸性杀虫剂 因蓟马较易产生抗性 应将 内吸性杀虫剂与其他作用机制的杀虫剂混用 可有 效减缓蓟马抗药性的产生 69 2 2 蚜虫及其所传播病毒的防治方法 可感染辣椒 通过蚜虫传播的病毒有 PVY CMV BBWV2 CABYV BWYV ChiVMV ChiRSV EVYV 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农业防治 清理周边环境中的蚜虫 最好中 耕除草 清理田野中的杂草 降低蚜虫数量 可从根 本上降低蚜虫为害 对提高辣椒经济效益和品质有 突出作用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对蚜虫十分有效 如可 用适量浓度的洗衣粉水喷洒植株叶面 或用病毒克 星和宁南霉素按适宜比例混合后喷撒 均可有效防 治蚜虫 70 2 3 烟粉虱及其所传播病毒的防治方法 本文介绍的主要通过烟粉虱传播的病毒病有 TCLYV TOCV 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农业防治 烟粉虱寄生于多种植物和田间 杂草 可通过轮作 清理田间及周围杂草等措施有 效控制病害传播 生物防治 可通过释放丽蚜小蜂 Encarsia formosa 东亚小花蝽 Orius sauteri 中华草蛉 Chrysoperla sinica 等天敌的方式 有效控制烟粉 辣椒感染 CMV后的主要症状 2025 2 31 虱大发生 物理防治 烟粉虱对黄色敏感 因此可用黄 色粘虫板诱捕烟粉虱 运用黄色粘虫板时最好于下 午放置 可有效诱集 化学防治 选用合适农药 结合合理施用技 术 将烟粉虱数量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71 2 4 种子传播病毒的防治方法 本文介绍的种子传播病毒有 CMV AMV PMMV ToMMV TMGMV PCV PCV2 具体防治方 法如下 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田间及周围杂草 清理 病株 茎叶 果实等病残体 采收后对种田进行覆盖 地膜处理 选育可抵抗种传病毒的种子 物理防治 可采用温汤浸种 微波处理 干 热空气处理等方法灭活病毒 化学防治 主要运用化学药剂 如不同浓度 的盐酸 磷酸钠 病毒唑和高锰酸钾等 进行拌种 浸种 种包衣等方法杀灭或钝化病毒 防止病毒侵 染植物 70 2 5 接触传播病毒的防治方法 本文介绍的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的病毒有TMV PVX PMMV ChiVMV ToMV PeVYV BBWV2 具体 防治方法如下 农业防治 在农事操作过程中 注意常对工 具进行消毒 避免对植株造成机械损伤 合理间作 避免同种植物连作 物理防治 干旱 高温环境有利于病毒病高 发 应注意保持种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化学防治 可用氨基寡糖素 香菇多糖 盐 酸吗啉胍 吗呱 乙酸铜 宁南霉素等药剂 加吡虫 啉 啶虫脒 噻虫胺等杀虫剂进行综合防治 71 使用 药剂防治时 可加入海藻酸 芸薹素及锌肥等 补充 植株所需的营养元素 从而提高植株抗性 促进植 株生长 生物防治 利用生防细菌 真菌及放线菌等 拮抗微生物分泌的某些物质诱导植物的防御反应 植物源抗病毒活性物质主要有多糖 蛋白 生物碱 酚类等 2 6 花粉传播病毒的防治方法 本文介绍的主要通过花粉传播的病毒有 AMV PCV PCV2 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农业防治 提前进行病毒检疫 如发现感病 植株 及时清除 进行种苗脱毒 合理轮作 选用抗病 品种 物理防治 利用黄色粘虫板 性激素 灯光 诱杀害虫 避免害虫吸食花粉后传毒 化学防治 使用有效成分为盐酸吗啉胍 混 合脂肪酸 硫酸铜 三氮唑类等化合物的化学农药 进行防治 2 7 土壤传播病毒的防治方法 本文介绍的主要通过土壤传播的病毒有TMV PMMV ToMMV 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农业防治 可通过深翻 轮作 间作 灌水等 农艺措施 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从而达到控制病毒 病的目的 物理防治 采用太阳能消毒 火焰消毒 蒸 汽消毒 热水消毒等方法进行防治 使用过程无有 害残留 处理后可马上种植 化学防治 应用化学药剂杀毒 土壤熏蒸剂 等广谱性土壤消毒剂消毒 可有效消除土壤中的病 毒病害以及不良因素 3 辣椒病毒病原检测技术 3 1 血清学方法 血清学鉴定中最常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法 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 ELISA 它 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将待测物与酶结合 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 用于定量测定 其具 有高效 便捷 准确率较高等特点 只需数小时即可 出结果 是辣椒病毒病的主要检测方法之一 但若 该病毒无外壳蛋白或缺乏适合的特异性抗血清 则 不适用 血清学检测的方法在不断升级 现有双抗 体夹心法 间接异种动物抗体双夹心法等 使得血 清学方法变得更加简便快速 72 3 2 电镜观察检测法 电镜观察检测法是通过电镜观察染病植株的 细胞形态以及细微结构 对组织形态和结构特征进 行分析和研究的物理方法 可观察到病毒引起的寄 主细胞病变 内含体及形态特征 随着科技水平的 不断提升 电镜观察检测法在证明病毒存在方面提 供了有效证据 但操作仪器昂贵 流程复杂 且对操 作技术要求较高 所以该方法仅作为辅助手段 73 3 3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是当今病毒检测使用非常 普遍的方法 如 RT PCR 法具有便捷 准确 高效的 特点 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检测手段之 2025 2 32 一 多重 RT PCR 在单一 RT PCR 基础上 可同时 进行多个目的基因的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 PCR RT qPCR 作为一种快速 灵敏 简便 可定量的检 测技术 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病毒检测领域 74 此 外 还有学者研究出巢式 PCR 技术 分子杂交技 术 基因芯片技术 逆转录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 高 通量测序技术等高新检测手段应用于植物病毒检 测 74 4 展望 辣椒病毒病对我国辣椒经济效益和品质均造 成了巨大负面影响 其为害严重时可造成辣椒绝 收 因此运用相关检测技术对辣椒病原种类进行鉴 定和解析 在未大规模扩散前切断其传播途径 在 病情暴发前检测出病原种类 对症下药 对辣椒种 植和生产都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 辣椒病毒病相关 研究已取得诸多成果和进展 且有些研究已非常深 入 但在传播途径 抗病育种 病毒检测技术方面仍 有不足 如有些植物病毒的传播机制尚不明确 发 病症状不明晰 致病机制无法完全解析 这将严重 影响病毒病的防控 现已培育出的抗病良种较少 仍受到病毒病的侵染 且无特效药 导致辣椒植物 病毒病的防治变得更加困难 虽病毒检测技术已从 指示植物发展到分子水平 如何高效 便捷 低价地 进行大批量检测仍困难重重 本文对我国辣椒病毒病病原种类 传播途径 为害症状 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并总结了 相关的防治方法 目前 辣椒全基因组测序已完成 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 这都将推进辣椒病毒病抗病 机制和抗病毒病相关研究的发展进步 为进一步明 确病毒病侵染辣椒后的抗病机制 探索出有效 快 速 绿色的防治病毒病的方法 今后可在以下几方 面继续开展研究 一是通过试验进一步明确侵染辣 椒病毒病的传播方式 为切断病毒病的传播链和病 毒病防控提供有效手段 二是采用生物信息分析筛 选抗性基因 采用基因编辑等分子育种方法 培育 抗病辣椒品种 为植物抗病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病 毒防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艳霞 辣椒病毒病发生与防控 J 西北园艺 综合 2021 3 46 2 Green S Kim J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of viruses infecting peppers a literature review AVRDC M Technical Bulletin 1991 3 雷阳 成妍 乔宁 等 辣椒苗期抗感黄瓜花叶病毒病比较 转录组学分析 J 中国蔬菜 2021 7 24 31 4 汪沛 汤琳菲 雷艳 等 辣椒病毒病研究进展 J 湖南农业 科学 2015 7 151 154 5 郭广君 刁卫平 刘金兵 等 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病研究 进展 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 S1 77 84 6 杨辉 沈火林 辣椒抗黄瓜病毒的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 传分析 J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51 13 86 88 7 刘涛 刘伟鹏 刘英菊 等 黄瓜花叶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 进展 J 生物学通报 2023 58 6 1 4 8 王得元 王鸣 王永飞 闫友晖 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 CMV 育种的进展 J 中国蔬菜 1996 1 51 55 9 Fangluan G Xiaowei L Zhenguo D et al Bayesian phylodynamic analysis reveals the dispersal patterns of tobacco mosaic virus in China J Virology 2019 528 110 117 10 刘羽丰 徐晨曦 吴泽 等 北京市昌平地区园林植物烟 草花叶病毒的检测 J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2 37 1 28 31 11 Smith K M On the composite nature of certain potato virus diseases of the mosaic group as revealed by the use of plant indicators and selective methods of transmission 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A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 1931 109 251 266 12 李宁 姚明华 王飞 等 辣椒抗马铃薯 Y 病毒 PVY 研 究进展 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16 3 813 820 13 Johnson E M Virus diseases of tobacco in Kentucky J Kentucky Agric Exper Stat Bull 1930 306 296 297 14 张林 韩全军 袁彤彤 等 烟草蚀纹病毒山东分离物全 基因组序列的克隆和保守性分析 J 植物保护学报 2011 38 5 401 407 15 杨永林 闫淑珍 田茹燕 等 中国六省 市辣 甜 椒病毒 种群及其分布的研究 J 中国病毒学 1995 4 332 339 16 赵海东 刘家璇 李宁 等 辽东地区设施辣椒病毒病的 发生及防治措施 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6 204 206 17 高艳玲 范国权 程胜群 等 苜蓿花叶病毒 RT PCR 和 RT qPCR 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J 植物保护学 报 2022 49 2 515 527 18 Parrella G Acanfora N Bellardi M G First record and 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alfalfa mosaic virus from Lavandula stoechas in Italy J Plant Disease 2010 94 7 924 19 Parrella G Cavicchi L Bellardi M G First record of alfalfa mosaic virus in Teucrium fruticans in Italy J Plant Disease 2012 96 2 294 20 向本春 谢浩 崔星明 等 新疆辣椒轻微斑驳病毒的分 2025 2 33 离鉴定 J 病毒学报 1994 3 240 245 21 杨林毅 陈潞 陈泽历 等 滇重楼辣椒轻斑驳病毒分离 物的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 13 154 157 22 李晓冬 吴元华 辣椒轻斑驳病毒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 志 2016 35 10 2 831 2 837 23 张文明 辣椒轻斑驳病毒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D 长春 吉 林农业大学 2007 24 鲁宇文 彭杰军 郑红英 等 一种辣椒轻斑驳病毒和辣 椒斑驳病毒复合侵染的线椒病毒病害分子鉴定 J 科技 通报 2015 31 9 85 88 25 杨中周 邓竹根 李曼 等 辣椒轻斑驳病毒研究的回顾 与展望 J 中国瓜菜 2021 34 9 1 6 26 严丹侃 郑红英 张海珊 等 安徽和县地区辣椒病株辣 椒轻斑驳病毒的鉴定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46 32 82 84 27 王达新 王健华 赵焕阁 等 辣椒叶脉斑驳病毒研究进 展 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 32 36 28 Anindya R Joseph J Gowri T D S et al Complete genomic sequence of pepper vein banding virus PVBV a distinct member of the genus Potyvirus J Archives of Virology 2004 149 3 625 632 29 姜玉霞 向本春 安仙丽 等 新疆加工番茄上番茄花叶 病毒的分子鉴定 J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3 484 489 30 杨园园 北方三省区番茄病毒病病原分子鉴定及番茄花 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7 31 Nelson M R Wheeler R E A new virus disease of pepper in Arizona J Plant Dis Rep 1972 56 731 735 32 谭汝晴 辣椒斑驳病毒编码的 CI 蛋白抑制寄主 DNA 甲 基化途径研究 D 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33 王鑫 叶倩 吕小园 等 辣椒斑驳病毒CP 蛋白多克隆抗 体制备与应用 J 福建农业学报 2022 37 12 1 595 1 600 34 Cheng Y H Zheng Y X Tai C H et al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sation and detection of a new tospovirus on sweet pepper J 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 2014 164 1 107 115 35 刘佳 陈东亮 梁玉镯 等 北京辣椒和番茄上番茄斑萎 病毒的鉴定 J 植物检疫 2021 35 2 44 48 36 De Assis F F M Deom C M Sherwood J L Acquisition of 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by adults of two thrips species J Phytopathology 2004 94 4 333 336 37 赵秀香 王春阳 厉彦芳 等 沈阳市番茄褪绿病毒与番 茄黄化曲叶病毒复合侵染的分子鉴定 J 沈阳 沈阳农业 大学学报 2019 50 4 470 475 38 王东 刘帅 张燕 等 河南部分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和番茄褪绿病毒复合侵染的分子鉴定 J 中国瓜菜 2021 34 2 12 17 39 李月月 周文鹏 路思倩 等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在我国 茄科作物上的发生及生物学特性 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 3 539 550 40 王莉爽 李淳 杨学辉 等 贵州辣椒叶脉黄化病毒分离 物检测及其 P0 CP MP 基因进化分析 J 园艺学报 2020 47 12 2 415 2 426 41 裴凡 侵染广东辣椒的病毒种类鉴定及病毒病药剂防控 效果评价 D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2016 42 马普权 刘芳 谭冠林 等 云南烟草丛顶病复合病原物 的寄主范围 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2015 30 3 363 368 43 Wu J B Dai F M Zhou X P First report of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in China J Plant disease 2006 90 10 1 359 44 张前荣 李大忠 朱海生 等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研究进 展 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15 9 3 709 3 716 45 汤亚飞 何自福 杜振国 等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在湖北 首次报道 J 植物保护 2015 41 5 233 236 46 Valverde R A Nameth S Abdallha O et al Indigenous double stranded RNA from pepper Capsicum annuum J Plant Science 1990 67 2 195 201 47 Roossinck M J Sabanadzovic S Okada R et al The remarkabl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endornaviruses J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2011 92 2 674 2 678 48 申冕 崔百明 刘贞 等 新疆辣椒中 BPEV 和 PCV2 的鉴 定与分析 J 植物病理学报 2020 50 1 20 27 49 Sela N Luria N Dombrovsky A Genome assembly of bell pepper endornavirus from small RNA J Journal of Virology 2012 86 14 7 721 50 牛颜冰 赵欣 赵慧琪 等 蚕豆萎蔫病毒 2 号山西分离 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 生物学报 2014 30 90 927 932 51 张建云 新疆辣椒和茄子上两种病毒的分子鉴定 D 石河 子 石河子大学 2013 52 周雪平 余永杰 刘勇 等 侵染豌豆和蚕豆的蚕豆萎蔫 病毒研究 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5 3 221 226 53 Corr a R L Silva T F Simoes Ara jo J L et al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virus from the family Luteoviridae associated 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