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适防芸豆病毒病药效研究.pdf
不同药剂适防芸豆病毒病药效研究 凤舞剑1 丁健恒2 张 旋3 1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徐州 2 2 1 0 0 6 2 扬州大学 农学院 3 徐州市贾汪区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为筛选出适防芸豆病毒病 C A M V 高效的药剂 本研究选择6种药剂 以清水为对照 设计7个处理 研究结果表明 5 氨基寡糖素A S处理在3次施药后病情分别为5级 3级和1级 表明该药剂防治效果显著 表现 出最佳的速效性与持效性 芸豆的生长指标株高 有效分枝 果荚 粒数 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产量为 4 2 0 8 4 5 k g h m 2 位居试验区第1位 比对照增产9 6 其次 1 香菇多糖A S处理在3次施药后病情分别为7 级 3级和1级 表明该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 芸豆的生长指标株高 有效分枝 果荚 粒数 产量显著高于处理3 处理2 处理1和处理6 产量为4 0 9 1 5 0 k g h m 2 位居试验区第2位 比对照增产 6 5 再次 0 5 葡聚烯糖W P处理在3次施药后病情分别为7级 5级和3级 表明该药剂防治效果比较稳定 防效略低于处理5和处理4 但高于处理2 处理1和处理6 芸豆的生长指标株高 有效分枝 果荚 粒数 产量显著 高于处理2 处理1和处理6 产量为3 9 5 7 9 5 k g h m 2 位居试验区第3位 3 0 毒氟磷W P和6 阿泰灵W P处理 防效较差 在3次施药后病情分别为7级 7级和5级 防治效果不理想 芸豆的生长指标株高 有效分枝 果荚 粒 数 产量促生效果与对照相当 产量分别为3 7 0 7 4 0和3 9 4 1 2 0 k g h m 2 产量较低 基于以上研究数据表明 适防 芸豆病毒病 C A M V 高效的药剂 5 氨基寡糖素A S 1 香菇多糖A S和0 5 葡聚烯糖W P处理防效较好 且促 生和增产效果明显 可在生产中推荐使用 3 0 毒氟磷W P和6 阿泰灵W P处理防效不显著 促生效果较差 产 量上没有优势 与对照相当 不建议在生产中推荐使用 本试验研究结果旨在为蔬菜产业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助力蔬菜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芸豆病毒病 药剂 药效 促生 产量 芸豆病毒病 C o w p e a a p h i d b o r n e m o s a i c v i r u s 简称C A M V 属于系统侵染型专性寄生病害 1 由介 体昆虫如棉蚜 烟粉虱等刺吸类害虫传播侵染 2 长期高温干旱利于病毒增殖和传播 芸豆感病后叶片会表 现出褪绿 花叶和斑驳等症状 发病程度较轻时叶片会出现明脉 脉凸等症状 发生程度较重时叶片表现出畸 形 皱缩 扭曲等症状 3 植株生长会受到抑制表现为矮化 影响开花结荚 导致品质变劣 产量下降 效益下 跌等 挫伤农户生产的积极性 阻碍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4 目前 亟需筛选出适防芸豆病毒病的药剂 旨在为 芸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选择在徐州市贾汪区泰瑞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开展 试验地土质属于沙质壤土 地势平坦 前茬作物 为草莓 土壤肥力条件中等 有滴灌 南北向阳 通风透光条件良好 排灌通畅 1 2 供试药剂 3 0 毒氟磷W P 广西田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6 阿泰灵W P 河北中保绿农作物科技有限公 司生产 0 5 葡聚烯糖W P 山东凯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 香菇多糖A S 陕西康骏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生产 5 氨基寡糖素A S 江苏蓝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8 宁南霉素A S 江苏利民化工科 技有限公司生产 8 0 烯啶 吡蚜酮W G 山东百农思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为杀蚜药剂 配合筛选 药剂施用 1 3 试验设计 试验防控目标芸豆病毒病 C A M V 供试芸豆品种为芸豆2号 芸豆田病毒病发生普遍时 按照试验 收稿日期 2 0 2 3 1 1 1 3 基金项目 贾汪区设施蔬菜产业科技服务项目 K C 2 3 1 3 9 作者简介 凤舞剑 1 9 7 6 男 江苏睢宁人 副教授 主要从事农作物栽培管理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教学工作 11 现代化农业 2 0 2 4年第1 2期 总第5 4 5期 设计方案混配用8 0 烯啶 吡蚜酮W G施药 试验设7个处理 处理1为3 0 毒氟磷W P 4 5 0 g h m 2 处理2 为6 阿泰灵W P 3 0 0 g h m 2 处理3为0 5 葡聚烯糖W P 9 0 0 g h m 2 处理4为1 香菇多糖A S 7 5 0 m L h m 2 处理5为5 氨基寡糖素A S 6 0 0 m L h m 2 处理6为8 宁南霉素A S 4 5 0 m L h m 2 处理7为对照 喷施 等量清水 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每处理面积3 0 m 2 试验期间施药3次 施药间隔7 d 分别在4月1 5 2 2 2 9日施药 1 4 田间调查 病情指数调查3次 分别在4月2 2日 4月2 9日 5月6日进行调查 6月1 0日调查芸豆的株高 有效 分枝 果荚等生长指标 并对各试验处理测产 调查防效采用5点取样法 每处理取样1 0株 自上而下调查 全株叶片 调查分级标准 0级 全株健康 1级 病叶发生率 5 3级 病叶发生率6 2 5 5级 病叶 发生率2 6 5 0 7级 病叶发生率5 1 7 5 9级 病叶发生率 7 5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药剂处理对芸豆病毒病防治效果 不同药剂处理3次施药后对芸豆病毒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见表1 但差异化显著 5 氨基寡糖素 A S处理在3次施药后病情分别为5级 3级和1级 表明该药剂防治效果显著 表现出最佳的速效性与持效 性 其次 1 香菇多糖A S处理在3次施药后病情分别为7级 3级和1级 表明该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表现 出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 再次 0 5 葡聚烯糖W P处理在3次施药后病情分别为7级 5级和3级 表明 该药剂防治效果比较稳定 3 0 毒氟磷W P和6 阿泰灵W P处理防效较差 在3次施药后病情分别为7 级 7级和5级 防治效果不理想 表1 不同药剂处理芸豆病毒病的病情分级级 处理第1次施药后 7 d调查结果 第2次施药后 7 d调查结果 第3次施药后 7 d调查结果 1 7 7 5 2 7 7 5 3 7 5 3 4 7 3 1 5 5 3 1 6 7 5 5 7 7 7 7 表2 不同药剂处理芸豆生长性状调查 处理株高 c m 有效分枝 枝 株 果荚 个 株 粒数 粒 荚 产量 k g h m 2 1 5 3 4 4 5 8 4 5 2 3 7 0 7 4 0 2 5 3 5 4 5 8 5 5 2 3 9 4 1 2 0 3 5 4 8 4 7 8 8 5 4 3 9 5 7 9 5 4 5 5 6 4 8 9 0 5 4 4 0 9 1 5 0 5 5 6 8 4 9 9 2 5 5 4 2 0 8 4 5 6 5 4 2 4 6 8 6 5 3 3 8 6 1 0 4 7 5 5 3 4 4 8 4 5 1 3 8 4 1 3 6 2 2 不同药剂处理芸豆生长性状调查 不同药剂处理对芸豆的生长性状指标均产生了一定的促生效果 见表2 5 氨基寡糖素A S处理芸豆 的生长指标株高 有效分枝 果荚 粒数 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其次 1 香菇多糖A S处理芸豆的生长指 标株高 有效分枝 果荚 粒数 产量显著高于处理3 处理2 处理1和处理6 再次 0 5 葡聚烯糖W P处理 芸豆的生长指标株高 有效分枝 果荚 粒数 产量略低于处理5和处理4 但显著高于处理2 处理1和处理 6 3 0 毒氟磷W P和6 阿泰灵W P处理促生效果较差 与对照相当 2 3 不同药剂处理对芸豆产量的影响分析 表3 各处理产量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来源自由度平方和均方F值F0 0 5F0 0 1 区组间3 3 4 2 1 7 5 1 8 5 4 5 0 7 4 2 处理间4 6 6 8 1 2 4 1 5 6 3 2 0 5 6 0 误差9 8 2 5 0 7 2 总变异1 6 1 6 5 6 各处理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7个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见表3 由表2可见 5 氨基寡糖素A S 处理产量为4 2 0 8 4 5 k g h m 2 位居试验区第1位 比对照增产9 6 其次 1 香菇多糖A S处理产量为 21 现代化农业 2 0 2 4年第1 2期 总第5 4 5期 4 0 9 1 5 0 k g h m 2 位居试验区第2位 比对照增产6 5 0 5 葡聚烯糖W P处理产量为3 9 5 7 9 5 k g h m 2 位居试验区第3位 3 0 毒氟磷W P处理产量为3 7 0 7 4 0 k g h m 2 产较较低 位居试验区第7位 3 结论与讨论 3 1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5 氨基寡糖素A S处理在3次施药后病情分别为5级 3级和1级 表明该药剂防治效 果显著 表现出最佳的速效性与持效性 芸豆的生长指标株高 有效分枝 果荚 粒数 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 理 产量为4 2 0 8 4 5 k g h m 2 位居试验区第1位 比对照增产9 6 其次 1 香菇多糖A S处理在3次施药 后病情分别为7级 3级和1级 表明该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 芸豆的生长指标 株高 有效分枝 果荚 粒数 产量显著高于处理3 处理2 处理1和处理6 产量为4 0 9 1 5 0 k g h m 2 位居试 验区第2位 比对照增产6 5 再次 0 5 葡聚烯糖W P在3次施药后病情分别为7级 5级和3级 表明 该药剂防治效果比较稳定 防效略低于处理5和处理4 但高于处理2 处理1和处理6 芸豆的生长指标株 高 有效分枝 果荚 粒数 产量显著高于处理2 处理1和处理6 产量为3 9 5 7 9 5 k g h m 2 位居试验区第3 位 3 0 毒氟磷W P和6 阿泰灵W P处理防效较差 在3次施药后病情分别为7级 7级和5级 防治效果 不理想 芸豆的生长指标株高 有效分枝 果荚 粒数 产量促生效果与对照相当 产量分别为3 7 0 7 4 0和 3 9 4 1 2 0 k g h m 2 产量较低 基于以上研究数据表明 适防芸豆病毒病 C A M V 高效的药剂 5 氨基寡糖素 A S 1 香菇多糖A S和0 5 葡聚烯糖W P处理防效较好 且促生和增产效果明显 可在生产中推荐使用 3 0 毒氟磷W P和6 阿泰灵W P处理防效不显著 促生效果较差 产量上没有优势 与对照相当 不建议在 生产中推荐使用 3 2 讨论 蔬菜病毒病在设施条件下环境比较稳定 短期暴发的风险很大 在高温干旱环境下容易发生 寄主抗病 能力差 病毒增殖效率高 5 加上刺吸类害虫 蚜虫 蓟马 烟粉虱等 活跃 促成了稳定的病害三角 因此预防 蔬菜病毒病要把策略放在提升寄主免疫力上 故在持续高温干旱条件下要通过环境调控 水分管理 农资化 学产品的投入如植物免疫剂等 6 做到多措并举 以物理防控 黄板 蓝板诱杀 6 0目防虫网 和生物防控 性 诱剂等 为主 以化控为辅方能做到有效控制 避免传播 4 参考文献 1 杨金明 姜飞 马秀玲 等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其综防措施 J 中国植保导刊 2 0 0 9 2 9 5 2 8 2 9 2 尹哲 杨普云 刘树生 等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暴发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J 中国植保导刊 2 0 1 0 3 0 4 2 4 2 5 3 董克锋 鄢洪海 寿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重发原因及对策 J 中国植保导刊 2 0 1 0 3 0 1 2 2 2 3 4 李明远 试说北京番茄病毒病4 0年的变迁 多种难防病毒病混发时期 J 蔬菜 2 0 2 1 9 7 9 8 3 F 0 0 0 4 F 0 0 0 3 5 龚贺友 郑蒙 蔬菜生产实用技术 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 0 1 4 6 李鹏 设施番茄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J 中国农技推广 2 0 2 0 3 6 4 6 9 7 1 0 2 0 欢迎订阅2 0 2 5年 现代化农业 杂志及历年合订本 现代化农业 杂志是由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综合性农业技术期刊 包括农业 农机 畜 牧 种子 林业 水利及农产品产后处理 国内外公开发行 大1 6开 9 6页 2 0 2 5年定价7元 期 全年 8 4元 全国各地邮局 所 收订 邮发代号1 4 8 4 如错过订阅日期 可直接汇款向编辑部订阅 不另收 邮费 编辑部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香福路1 0 1号 邮政编码 1 5 0 0 3 8 电话 0 4 5 1 5 5 3 9 9 3 6 6 欢迎订购 现代化农业 合订本 2 0 1 0 2 0 1 3年8 5元 套 2 0 1 4 2 0 1 5年9 5元 套 2 0 1 6 2 0 2 4年 1 0 5元 套 31 现代化农业 2 0 2 4年第1 2期 总第5 4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