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区口感番茄设施栽培技术.pdf
天津农林科技 2025 年 2 月第 1 期 总第 303 期 31 文章编号 1002 0659 2025 01 0031 04 李海燕 1 付婷婷 1 李 冰 1 王 帅 1 杨晓玲 2 王 丽 1 1 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天津 300061 2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天津 300381 农技推广 天津地区口感番茄设施栽培技术 摘要 文章结合天津地区生产实际 总结了本地区口感番茄栽培技术 生产常见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 措施 对合理安排茬口 品种选择 早春茬和秋冬茬栽培技术要点 病虫害防治以及常见栽培问题进 行了详细的说明 以期为天津地区口感番茄设施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 关键词 天津地区 口感番茄 设施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 2 文献标识码 B 收稿日期 2024 09 05 基金项目 天津市科委种业创新重大专项 23ZXZYSN00040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 24ZYCGSN01200 主要作者简介 李海燕 1969 女 推广研究员 主要从事蔬菜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E mail lihaiyan 1969 通信作者简介 王丽 1983 女 农艺师 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控工作 E mail wlf8399 番茄 学名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茄科番茄属 是人们喜欢食用的大宗蔬菜之一 按照果实大小 番茄可以分为大果型品种 中果 型品种和樱桃品种 果实食用方法主要为菜用和 鲜食 樱桃番茄主要作为鲜食食用 中果型和大 果型番茄既可鲜食 也可用于烹饪 但用途仍然 为菜用 口感番茄是中国 2015 年前后自日本引 进种植的以鲜食为主的番茄品类 其主要特点是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也俗称含糖量 高 酸 甜可口 风味浓郁 适口性强 品质佳 该类品 种果皮颜色外观带有绿果肩 也被称为水果番 茄 铁皮番茄 草莓番茄等 近年来 口感番茄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成为菜农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为提高番茄口感品质 文章总结出了配套的栽培 技术措施 1 合理安排茬口 天津地区蔬菜设施主要包括日光温室 保温 大拱棚 二暖棚 和塑料拱棚 主流日光温室后 墙为砖墙 墙体不下沉 保温拱棚主要用于萝卜 叶菜类生产 大棚外保温材料一般为棉毡 虽然 厚度不一 但总体保温性不高 不适合果菜类作 物越冬生产 基于设施情况和蔬菜价格的年度变 化规律 为获得较高的比较效益 口感番茄栽培 可以选择日光温室和保温大棚设施 日光温室适 合越冬 早春 秋冬茬栽培 其中 越冬茬 9 月至 10 月定植 12 月底至翌年 1 月下旬始收获 3 月至 4 月拉秧 早春茬 1 月底至 2 月初定 植 4 月底至 5 月初开始采收 6 月下旬结束 秋冬茬 8 月中下旬定植 1 月初始收 翌年 1 月中下旬拉秧 保温大拱棚适合秋延栽培 7 月 下旬至 8 月下旬定植 10 月底至 11 月上旬始收 12 月下旬至翌年 1 月初拉秧 番茄越冬期和夏秋 季管理难度较大 由于天津市设施保温性能不 高 越冬期棚室温度不足 番茄生长缓慢甚至不 良 果实容易出现着色不良 畸形等问题 夏秋 季温度高 害虫多 容易发生病毒病 尤其以黄 化曲叶病毒 TY 病毒 和褪绿病毒对番茄生产 的危害更为严重 因此秧苗期管理更为困难 2 品种选择 目前 全国口感番茄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比 较低 属于小众蔬菜 因此 品种选择更应注重 目标市场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应用专用性品种 这对口感番茄高效生产至关重要 根据单果质量 和口感品质 现阶段市场上口感番茄品种主要分 为 3 类 一是小果型 商品单果质量 50 80 g 可溶性固形物 简称糖度 为8 10 代 表品种有光辉 10 1 可胜嘎啦果等 这类品种 抗 TY 病毒能力较弱 此类品种主要用于高端采 DOI 10 16013 ki 1002 0659 2025 0006 32 李海燕等 天津地区口感番茄设施栽培技术 摘类园区以及具有固定目标单位和高端人群的园 区 二是中果型 商品单果质量 120 150 g 可溶性固形物为 7 8 代表品种有京采 8 号 1 阿加沙50 甜脆脆2号 阿里郎910 天蜜 5 号等 这类品种抗 TY 病毒能力较强 此 类品种产品销售方向主要是零售市场 三是菜果 两用偏大型果 商品单果质量 150 200 g 可溶 性固形物为 6 5 7 代表品种有精甜 208 等 此类品种产品大多销售到批发市场 第一类 品种因需求较小 品种数量不多 第二类是市场 主流品种 数量较多 第三类品种为近几年市场 上新推出的品种 品种数量正逐年增加 3 越冬茬和早春茬栽培技术要点 3 1 育 苗 建议由专业的育苗场进行代育苗或直接采购 苗场的番茄苗 需注意壮苗的标准为植株高 茎 粗 叶色浓绿 根系发达 3 2 整地施肥做畦 前茬作物生长结束后 清洁田园 整地施入 底肥 每 667 m 2 施用商品有机肥 1 000 kg 以上 施入后深翻 30 cm 灌水 待地干后撒入化肥 每 667 m 2 施复合肥 N P K 18 18 18 50 kg 过磷酸钙 30 kg 硫酸钾 15 kg 铁 镁 锌 硼等中微量元素各 2 kg 生物有机肥 活性 菌 20亿 kg 1 100 kg左右 种植畦采用南北向 做成 25 30 cm 高畦 畦宽 1 4 1 5 m 大行 距 90 cm 小行距 50 60 cm 沟底宽 60 cm 做畦后 在畦面上铺设 2 条滴灌带 采用水肥一 体化浇水施肥 最后铺上地膜 进行保温防湿 3 3 定 植 越冬茬番茄定植时间为9 10月 早春茬 番茄定植时间为 1 月底至 2 月初 早春定植时 需保持室内 10 cm 地温稳定在 10 以上 双行 栽植 株距 40 cm 定植 2 200 2 500 株 667 m 2 定植前 移栽苗用普力克或恶霉灵蘸根 以防治根腐病 浇透定植水 每 67 m 2 灌水量 为 15 m 3 3 4 田间管理 3 4 1 整枝绑蔓 当植株长至 30 cm 以上 番茄开 花前 使用尼龙绳吊蔓 绑蔓要轻 松紧适当 以免植株受损 采取单杆整枝方式 越冬茬番茄 可留 5 6 穗果 早春茬番茄宜留 4 穗果 每穗 留果3 4个 3 4 2 水肥管理 为提高口感番茄的品质 一般采 取限制水肥栽培措施 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 术进行灌溉 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番茄定植 后 3 7 d 根据田间墒情和植株生长情况 在晴 天上午大水浇 1 次 缓苗水 以促进植株营养 生长 缓苗水 要浇透 至果实膨大前不再浇 水追肥 当植株第 1 穗果长至核桃大小时 开始浇水 追肥 施平衡水溶肥 3 6 kg 667 m 2 用水量 6 8 m 3 667 m 2 约为正常用水量的 65 为 促进果秧正常生长 应采取 穗果穗肥 的追肥 原则 施用高钾水溶肥 3 6 kg 667 m 2 灌水 量6 8 m 3 六穗果摘心 浇三水即可 根据植 株生长情况 预防缺素症 摘心后喷施含有钙 镁 硼等元素的叶面肥 及时补充营养 加强后 期管理 防止早衰 可用 0 3 的磷酸二氢钾 氨基酸肥等叶面肥喷施 2 3 次 由于口感番茄采取限水栽培 容易发生脐 腐病 为防止其危害 开花初期应在叶面喷施钙 肥 以螯合态钙为最佳 其次可选择 0 2 硝酸 钙 500 倍液 每隔 15 d 喷施 1 次 连续喷施 2 次 寒冷季节浇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 温暖季节宜在 下午进行 灌水后应加大放风排湿 以降低空气 湿度 防止病虫害发生 3 4 促进坐果和疏花疏果 为促进坐果 可用 坐果灵点花柄 具体浓度应根据天气和温度进行 适当调整 温度低时 可适当增加浓度 但不宜 超过推荐剂量 不可重复点花 每朵花只能处理 1 次 以免用药量过大引起果实畸形和空洞果 同时注意不要喷到叶片或嫩梢上 也可采用熊蜂授粉的方式 开花期 每 667 m 2 放置熊蜂 1 箱 水平放置于大棚中间 距地面 30 50 cm 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加强棚室密 闭性 防止熊蜂逃跑 二是施药时应提前将蜂箱 移至大棚外 三是根据花瓣上的棕色印记 称为 吻痕 及时检查熊蜂授粉率 四是保证熊 蜂活动的最适温度为 8 35 以延长熊蜂 寿命 五是做好防晒 隔热 防湿 防蚂蚁等 工作 蘸花坐果后 及时疏花疏果 选留形状周正 果面光滑的果实 每穗留果 3 4 个 第一穗上 天津农林科技 2025 年 2 月第 1 期 总第 303 期 33 面的第 1 个果经常较大且容易畸形 可以摘除 最顶端一穗果上面的叶片保留两片 叶腋的枝杈 要保留 继续长叶 依次留 8 片叶 这样更有利 于促进上部果实转色成熟 3 4 4 温湿度管理 1 温度管理 营养生长期 白天适宜气温为 20 25 夜间适宜气温为 14 18 结果期白天适宜气温为 25 28 夜间适宜气温为 16 18 地温 则以 18 22 为最佳 早春季可通过增设 反光幕 多层覆盖 田间操作行铺设稻草 擦 拭棚膜等措施提高温度 当外界最低气温在 12 以上时 即可整夜放风 2 湿度管理 生长前 期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 60 65 生长中后期 维持在45 55 采用无滴膜 膜下暗灌 高 垄地膜覆盖 滴灌等措施 冬季应在晴天上午或 早晨浇水 并及时放风排湿 尽量使叶片不结露 4 秋冬茬栽培技术要点 番茄秋冬茬与早春茬栽培在整地施肥做畦 肥水管理 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 其种植技术难点有两个方面 一是定植时如遇气 温和地温均高 易发生茎基腐与根腐病 死苗现 象严重 二是易暴发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应针 对番茄秋冬茬生产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4 1 掌握地膜覆盖时间 番茄定植前不铺盖地膜 采用裸地种植 定 植时可用普力克或恶霉灵蘸根防病 定植后用普 力克或百菌清 硫菌灵等药剂淋茎与灌根 及时 中耕 2 次 以促进根系下扎 10 月之后可覆盖 地膜 4 2 注意降温 为降低棚室内温度 可采取在棚膜上喷涂降 温涂料或采用泼洒泥水的方法 降低其透光率 或者在番茄定植后的一周内 遇晴天高温应适度 遮阳降温 使用遮阳网要注意定时揭盖 4 3 减少蹲苗时间 8 10 月 可采用小水勤浇的方法降低地温 每隔 3 5 d 每 667 m 2 浇水3 4 m 3 4 4 注重防治虫害 番茄生长前期 粉虱 蚜虫 蓟马等虫害易 发生 可在温室大棚通风口用 60 目以上的尼龙 网纱密封 阻止蚜虫 白粉虱等迁入 还可在棚 室内悬挂黄 蓝板诱杀成虫 悬挂密度为每畦放 1 块黄板或蓝板 粘板间隔悬挂 一旦发现黄板上 的粉虱虫口密度增加 应立即喷施防粉虱药剂 4 5 预防黄化曲叶病毒病 番茄苗移栽成活后 施用画佗 有效成分为 0 6 甾烯醇 预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如发 现病毒病株 应立即拔除 并全棚喷施防治药 剂 此外 应彻底清除设施外围杂草 破坏害虫 传播的环境 降低害虫基数 5 病虫害防治 番茄主要病虫害较多 需重点防控的有灰霉 病 晚疫病 根腐病 枯萎病 灰叶斑病等 虫 害有粉虱 蓟马 蚜虫等 目前 生产中仍然以 化学防治为主 防治用药要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 全间隔期 重点防治中下部叶片 叶子正背面需 仔细喷施 5 1 灰霉病 发病初期 可选用异菌脲 50 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 嘧霉胺 400 g L 1 悬浮剂 1 500 倍液 啶酰菌胺 50 水分散粒剂 2 000 倍液叶面喷雾 每隔 7 10 d 用药 1 次 连续用药 2 3 次 5 2 晚疫病 可用50 霜脲氰可湿性粉剂2 00倍液 50 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 1 50 倍液 10 氰霜 唑悬浮剂 1 200 倍液 每 7 10 d 喷施 1 次 连 续喷施2 3次 棚室湿度过高时 可用45 百菌清烟雾剂 每 67 m 2 施用 110 118 g 分 放 5 6 处 傍晚点燃闭棚过夜 7 d 熏 1 次 连续熏3 4次 5 3 灰叶斑病 病害初期 用 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900 1 500倍液 20 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 50 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4 00 倍液叶面喷施 每 隔7 10 d喷施1次 连续喷施2 3次 5 4 病毒病 用画佗 碧护 硫酸锌 防粉虱药剂 啶虫 脒或吡虫啉 吡蚜酮 阿维菌素等 混匀叶面喷雾 5 5 粉虱 蓟马等虫害防治 采用 1 8 阿维菌素类杀虫剂 1 8 爱福丁 Abamectin 2 000 3 000 倍液 啶虫脒可湿性 粉剂 呋虫胺等药剂每 7 10 d 喷施 1 次 连 34 李海燕等 天津地区口感番茄设施栽培技术 续喷施 3 次左右 温度适宜时也可用异丙威烟熏 剂进行防治 6 采 收 采收前 2 3 d 停止浇水 果实七八成熟时 即可采收 根据分级标准包装和储运 7 常见生产问题及解决措施 7 1 番茄畸形果原因及处理措施 生产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番茄果实生长不正 常 形成畸形果 常见的畸形果类型有 扁圆果 横纵径比值过大 乳头果 脐部突出隆起 指突果 近萼片处有 1 个或几个手指状突起 穿孔果 果面有孔 籽肉外翻 脐裂果 果实 脐部开裂 拉链果 侧部开裂 双身果 同 一花托上生有 2 个以上的 果实 链斑果 脐 部至蒂部有 1 条或数条呈纵向链索状的黄褐色疤 线 大脐果 脐部过大 等 畸形果会造成番 茄品质和产量下降 常见原因 1 与品种有关 有些品种对环境条件敏感 易出畸形果 2 花芽分化不正常引起 幼苗期处于花芽分化阶 段 温度过低 光照不足 夜温低于 8 使得 花芽分化不正常 导致坐果期形成畸形果 3 促花保果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不当 浓度偏高 造成果实畸形 幼果膨大至横径 1 2 cm 时 及时检查摘除畸形果 2 7 2 番茄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7 21 常见原因 1 与品种类型和品种有关 不同的品种类型和品种 抗裂性有差别 一般皮 薄 大果型 粉红果品种更容易裂果 2 高 温强光 在果实发育中后期或转色期 处于高温 强光条件下 如果顶部果穗上面叶片较少 植株 上部果实就容易出现裂果 3 土壤水分剧烈 变化 浇水不匀或高温干旱后浇水过多 易导 致裂果 7 2 防治措施 1 选择抗裂品种 高温强光 时期做好遮阴 2 合理灌水 保持水分均匀 高畦深栽 缓解水分剧烈变化 3 喷洒活性 钙肥 增加果皮韧性 4 及时采收 7 3 番茄转色不良的常见原因 番茄转色不良是指在果实成熟转色时 果 面不能全部转红 或果肩部分有绿色斑块 或果 面出现茶褐色 红黄绿间色等着色不匀的现象 常见原因为 1 品种特性 耐低温能力差的 品种 易发生转色不良 2 温度影响 番茄 果实转色适宜温度为 28 30 冬季棚室 保温性差 室内温度偏低时间较长 晚春 夏 季温度过高 温度超过 30 时间较长 都会抑 制番茄红素的形成 导致果实着色不良 3 光照不足 种植密度过大 植株徒长 田间郁闭 光照不足 造成番茄转色不良 4 施肥不当 转色期氮肥过量或钾肥不足 叶绿素分解减缓 影响番茄红素 胡萝卜素的形成 造成果实着色 不良 5 其他因素 根系发育不良 打叶过 度等因素也会导致果实着色不良 7 4 番茄最后一穗果转色慢原因及解决措施 7 41 发生原因 1 品种特性 番茄最后一穗 果转色快慢在品种之间存在差异 2 管理 方法 按常规管理方式 番茄摘心后 抹掉最 后一穗果上的杈 仅留 2 片叶后 由于上部叶片 较少 植株又处于生长中后期 导致植株长势衰 弱 养分供应不足 会出现最后一穗果转色缓慢 的现象 7 4 2 解决措施 植株摘心后 保留最后一穗果上 面的一个杈 保留 2 片叶 叶腋处的杈继续向上 保留 使最后一穗果上面有 7 8 片叶 保证最后 一穗果的养分供应 可有效解决果实转色缓慢问题 7 5 番茄打叶的正确做法 番茄果实生长进入转色期 下部叶片趋于衰 老 适当摘除叶片有利于植株通风透光和果实转 色成熟 摘叶不合理影响植株长势和果实膨大 科学摘叶至关重要 摘叶时应注意 1 摘叶 时期 番茄进入绿熟期 果实由绿色变为白色 此时可将其节位下的叶片摘除 2 摘叶时间 摘除老叶 病叶要选择晴好天气进行 以中午前 后为宜 不宜选择早晨或晚上摘叶 因早晚有露 水 可能会影响植株伤口恢复 3 药剂处理 摘叶后要及时喷洒杀菌剂 以防植株伤口感染导 致病害发生 4 控制打叶数量 一般每次摘 叶不超过 2 片 两次摘叶间隔不要少于 7 d 参考文献 1 李海燕 张华颖 付婷婷 等 天津地区口感型蔬菜 品种介绍 J 天津农林科技 2022 5 43 46 2 程伯瑛 蔬菜生理病害疑症识别与防治 M 北京 金盾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