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蔬菜蓟马绿色防控技术方案.docx
2025年蔬菜蓟马绿色防控技术方案蔬菜蓟马主要种类有豆大蓟马、西花蓟马、花蓟马、瓜蓟马、葱蓟马等,预计2025年总体偏重发生。蓟马体型小,隐匿为害,世代周期短,易产生抗药性,防治难度大。为指导各地开展蔬菜蓟马的绿色防控,提高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水平,保障蔬菜生产和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方案。一、防控策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方法,合理使用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并改进施药技术,将蔬菜蓟马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二、防控措施(一)虫情监测1.蓝板调查法植株定植后,根据调查田块的大小将蓝(粉)色粘虫板按照“Z”形或均匀地悬挂于田间,每亩悬挂510片(20厘米25厘米)。根据植株长势调整蓝板悬挂高度,保持与植株顶端持平。每隔3天调查一次,记录蓝板上蓟马的数量。2.植株调查法按照“Z”形或5点取样定点调查,每点调查10株,采用“拍打法”调查记录蓟马数量,隔3天调查一次。(二)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1)选用抗(耐)性品种。选用商品性好、适合当地种植的抗(耐)性品种。(2)覆盖地膜。作物移栽时覆盖银黑双色地膜,阻止土壤中蓟马蛹羽化和植株上的蓟马入土化蛹。(3)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株;种植前清除周边杂草寄主,减少虫源。2.物理防治(1)防虫网阻隔。在通风口、门窗增设6080目防虫网,必要时增设双层防虫网。(2)高温闷棚。夏季高温季节,在种植下茬作物之前,关闭通风口,在晴天高温闷棚15天以上。3.生物防治(1)释放天敌。在蓟马发生初期,选择释放适合于当地的天敌种类进行防治。北方地区可释放东亚小花蝽或巴氏新小绥螨等,南方地区可释放南方小花蝽和海岛小花蝽等,通常每隔1周释放1次,连续释放35次。(2)喷施微生物农药。在蓟马发生初期,可喷施球孢白僵菌或绿僵菌等微生物药剂,宜在傍晚施用,也可添加蓟马引诱剂以提高防控效果。注意不能与化学杀菌剂混用。4.药剂防治科学选择在蔬菜上登记的防治蓟马药剂,应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轮换使用,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应符合农药标签要求。(1)移栽前灌根。幼苗定植前12天,采用内吸活性药剂如溴氰虫酰胺对苗床进行喷淋处理或灌根。(2)作物生长期防治。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溴虫氟苯双酰胺、溴氰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苦参碱等药剂。三、注意事项(一)蓟马易产生抗药性,各地应根据具体抗药性情况合理选用药剂。(二)作物花期,建议在上午10点前进行施药,以提高防治效果。(三)喷施药剂时务必细致周到,可添加农药助剂以提高药剂的展着性、稳定性。来源:全国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