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塑料大棚番茄栽培技术(4).pdf
DOI 10 3865 j issn 1001 3547 2025 08 003 汪李平 nullnull null中农业null学园 艺null学学院nullnull 湖北省nullnull蔬 菜产业技术nullnull设施蔬菜nullnull专 家 长null蔬菜 中国瓜菜 nullnull 编委 长null null持在蔬菜生产 第一null null划蔬菜生产 nullnull蔬菜 种null 为nullnull农nullnullnullnullnullnull出 了nullnullnullnull 在蔬菜栽培与育种 设施与nullnull园艺 nullnull农业 农业 园区null划等学科nullnullnullnull为null入 null研究 null年null 主持null 农业园 区null划和项目null划null余项 null项 null划成null成为区nullnullnull农业 设 施农业 生null农业null范 nullnull家蔬 菜生产企业null技术nullnull nullnull成 为区nullnullnullnullnull企业 在null科null nullnullnullnull发表科研论文200余 篇 主编null参编科null专nullnullnullnull 20余null 主持国家null省 市科研 null 20余项 主持和参与null育蔬 菜新品种10余null 获国家发明null 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 获省部级 null学 科研成null奖null10余项 200null年null获全国西瓜甜瓜科研 与生产协nullnull进null人 2012年被 湖北省科技厅nullnull湖北省 农业 nullnull产学研合null优秀专家 nullnull nullnullnull年被湖北省科技厅null为 科技特派员 三区人才 2016 年入null武汉市 黄鹤英才 摘 要 番茄以其风味独特 适应性广 容易栽培等特点 成为世界上重 要的蔬菜作物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番茄生产国 长江流域各地根 据当地气候特征选择相应品种 采用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 形成了相对 稳定的种植习惯 基本实现周年供应 主要从类型和品种 栽培特性 栽 培季节 高效模式 培育壮苗 设施栽培 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长江流 域塑料大棚番茄栽培技术 关键词 番茄品种 大棚 栽培技术 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塑料大棚番茄 栽培技术 4 汪李平 杨静 祝菊红 施先锋 陈平 刘影 王尊然 何先兵 杨航 2 栽培特性 2 1 形态特征 根 番茄根系主根及侧根 均较发达 主要根群分布在 30 50 cm的土层 番茄根系具有较 强的再生能力 极易生发侧根 因此番茄育苗时多次假植 分 苗 都较易生根成活 形成强大 的须根系 茎 番茄茎秆呈半直立或蔓 生形态 需搭建支架进行支撑 部 分矮秆品种的木质化程度较高 可无需支架直立生长 番茄茎的 分枝能力非常强 每个叶腋都可 发生侧枝 因此番茄栽培时需定 期整枝和打杈 番茄茎的分枝形 式为合轴分枝 假轴分枝 茎端 形成花芽 根据茎的生长特性 可 分为无限生长和有限生长2种类 型 无限生长型的番茄在茎端分 化第1个花穗后 其下的1个侧 芽生长成强壮的侧枝 与主茎连 接成为合轴 假轴 第 2 个花穗 及以后各穗下的 1 个侧芽均如 此 故假轴无限生长 有限生长型 的番茄 植株发生3 5个花穗后 花穗下的侧芽变为花芽 不再长 成侧枝 故假轴不再伸长 番茄丰 产株型表现为茎的上下部粗度一 致 节间较短 徒长株 营养生长 过旺 往往表现为从下至上逐渐 变粗 节间过长 老化株相反 从 下至上逐渐变细 节间过短 番茄 的茎也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 可 在茎节处生长出不定根 这一特 性使得番茄可通过扦插方式繁 殖 并且具有较高的成活率 部分 进口番茄种子价格昂贵 生产上 可利用腋芽扦插繁殖节省用种成 本 叶 番茄叶为羽状复叶或羽 状深裂 小叶呈椭圆形或卵形 边 缘有不规则锯齿或裂片 小裂片 的大小 形状 对数因叶着生部位 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番茄叶型主 要有3种 普通叶型 又称花叶 型 裂叶型 叶片又长又大 小叶 间距大 缺刻深 绝大多数品种属 于此类型 皱缩叶型 叶片较短 叶片多皱缩 裂片排列紧密 叶 片宽厚 叶色深绿 很多直立型 品种属于此类型 大叶型 又称 2025 8 7 薯叶型 叶片大 裂叶稀少 叶缘 完整无缺刻 叶子形态与马铃薯 叶片极相似 花 番茄花通常为黄色 较小 且为单瓣 呈星形 有5片花瓣 花 瓣上常有细小的纵条纹理 基部 为花蒂 蒂部有少量茸毛 番茄花 为两性花 雌 雄蕊位于同朵小花 上 雄蕊呈柱形 上部有花药 雌蕊 位于雄蕊中心 包含子房和柱头 授粉时 轻轻弹动花朵 花粉会从 雄蕊掉落到雌蕊上 番茄小花以 聚伞花序排列 每个花穗中心有1 个主要花蒂 其他花蒂向两边分 出众多分生枝 每个分枝上长有 花朵 番茄花穗着生于节间 每个 花穗上着生的花数因品种的不同 有较大差异 一般有5 10朵 少 数品种多的有20 30朵 无限生 长型番茄品种在主茎生长至8 10 片叶 节 时出现第1花穗 以后每 隔2 3片叶 节 着生1个花穗 条 件适宜时可不断着生花穗持续开 花结果 有限生长型品种一般主 茎生长至6 7片真叶 节 时开始 着生第1花穗 以后每隔1 2叶 节 形成1个花穗 通常主茎上发 生2 4个花穗后 花穗下位的侧 芽就不再抽发 顶芽发育为1个 花穗 导致植株自封顶 果实 番茄果实为多汁浆果 果实形状按果形指数分为扁圆 果形指数0 70及以下 高扁圆 果形指数 0 71 0 85 扁圆球 果形指数0 86 1 00 和长圆 果 形指数1 01及以上 按果实形状 有扁柿形 桃形 苹果形 牛心形 李形 梨形 樱桃形等 番茄果实 由子房发育而成 果皮由子房壁 发育而来 由外 中 内3层果皮组 成 食用部分由果皮 中果皮 及 胎座组织构成 从食用价值来看 果肉厚 种子腔小的番茄果实品 质好 受消费者欢迎 番茄果实内 部由中果皮和果心相连接的隔壁 将果实分成若干个小房室 即心 室 不同类型的番茄品种 心室多 少不一 大型果实的心室5 8个 小型果实的心室只有2或3个 畸 形果实的心室可达10个 番茄果 实大小相差较大 野生种秘鲁番 茄 多毛番茄及醋栗番茄单果质 量仅1 3 g 半野生种樱桃番茄单 果质量10 15 g 加工专用品种多 为50 100 g 鲜食番茄多为70 250 g 个别甚至在400 600 g 果 实色素包括茄红素 叶黄素及胡 萝卜素 幼果时期含有大量叶绿 素 而无茄红素 成熟时由于叶绿 素消失和茄红素含量迅速增加 而转变为红色 黄色品种胡萝卜 素含量增加 转变为黄色 种子 番茄种子扁平 呈圆卵 形 颜色为灰黄或淡黄白 种子表 面有密密的茸毛 番茄种子千粒 质量2 7 3 3 g 番茄种子在授粉后 40 50 d即可正常发芽 完全成熟 则须在授粉后的50 60 d 2 2 生长发育周期 番茄生长发育过程根据其 生长发育特点一般可分为发芽 期 幼苗期 开花坐果期 3 个不 同的生长发育时期 发芽期 从番茄种子萌发至 第1 片真叶出现 破心 露心 吐 心 为发芽期 适宜条件下一般 仅需 7 10 d 发芽期长短因温 度 湿度 通气状况及覆土厚度 等不同有较大差异 幼苗期 从第1片真叶出现 至第 1 花穗开始现蕾开花为幼 苗期 番茄幼苗期历经2个生长 发育阶段 从破心至2 3 片真叶 展开 即花芽分化前 为营养生 长阶段 此阶段主要为进一步营 养生长和花芽分化奠定基础 2 3 片真叶展开后 花芽开始分 化 进入营养生长与花芽分化和 发育同时进行阶段 一般情况 下 幼苗长至 3 4 片真叶 幼茎 粗0 2 mm 左右时就开始进行花 芽分化 幼苗长到 5 6 片真叶 时 早熟品种植株开始现蕾 开花坐果期 从第1花穗开 始现蕾开花至果实采收完毕为开 花坐果期 起初营养生长与花芽 分化同时进行 然后是萼片 花瓣 原基的分化 雄蕊的出现 花粉的 形成 心皮和胚珠的形成 最后到 子房膨大等一系列形态建成过 程 花芽分化至开花约需30 d 果 实生长发育从授粉受精开始 子 房从受精后 3 4 d 开始膨大 7 20 d 生长最快 30 d 后果实基本 停止膨大 从开花至采收需40 50 d 可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时期 是从授粉到果实停止膨大 即果 实生长阶段 这一时期以合成过 程为主 是有机营养物质积累的 过程 第二时期即果实发育停止 至完全成熟 是果实成熟阶段 分 解过程占优势 为物质转化过程 淀粉转化成糖 原果胶转化为果 胶 叶绿色转化为茄红素 胡萝卜 素等 从果实外观上看由绿逐渐 变红 黄 质地由硬变为软 根据 颜色变化可分为6个成熟阶段 绿熟期 果实及种子已基本 长成 种子四周胶状物已生成 合 成阶段基本结束 尚未进入分解 阶段 果实周身均为绿色 白熟 期 果实充分长大 开始转入分解 阶段 果实转白成淡绿色 此时采 下贮藏 果实可变成红色 开始转 色期 果实脐部开始转成黄红色 但大部分仍呈黄色和绿色 黄熟 期 果实脐部变红 大部分呈橙黄 色 肩部仍为绿色 红熟期 果实 大部分表现出果实特有的色泽 2025 8 8 但果肉尚未软化 完熟期 果实色 泽更深 果肉逐渐软化 2 3 对环境要求 温度 番茄是喜温作物 在不 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要求稍有 不同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8 30 低于12 不能发芽 苗期适 宜温度为13 28 番茄幼苗期 适应能力较强 且有一定可塑性 通过抗寒锻炼的幼苗可耐长时间 的6 7 短时间的 3 0 低温 番茄开花结果期最适温度为20 25 低于 15 或高于 35 会导 致开花和授粉受精不良 影响坐 果和果实膨大 温度超过 40 时 茎叶停止生长 温度在 45 及以上时 植株坏死 温度降至 8 时 植株生长迟缓 5 时停止 生长 2 1 植株冻死 番茄生 长期还需一定的昼夜温差 设施 栽培番茄以昼温23 28 夜温 13 18 地温15 23 最为适宜 光照 番茄是喜光作物 光饱 和点7万lx 光补偿点0 2 万 lx 维持其正常生长发育应保持在 3 0 万 3 5 万 lx 及以上光照强 度 冬春季设施内栽培 常因光照 弱 营养水平低 影响番茄产量和 品质 番茄对光周期要求不严格 多数品种属中日性植物 在每天 11 13 h 日照条件下 植株可健 壮生长 较早开花 水分 番茄根系发达 吸水能 力强 但湿度过大易导致病害蔓 延 因此番茄生长虽需较多水分 但不必经常大量灌溉 土壤湿度以 维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 80 为宜 空气相对湿度以50 65 为宜 如土壤水分不足 特别是土 壤含钙量不足时 易发生脐腐病 果实发育后期 土壤干湿不均或雨 水过多 易造成裂果 空气相对湿 度过大 阻碍正常授粉受精 高温 高湿极易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 土壤 番茄对土壤条件要求 不太严格 但优质高产栽培仍以土 层深厚肥沃 有机质丰富 保水保 肥 排水通畅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块 为宜 番茄生长发育适宜的土壤 pH值为6 7 适宜的土壤溶液电 导率在0 4 0 7 mS cm 氮肥有利于 番茄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对 磷的需求量虽不高 但对番茄根系 和果实的发育有显著作用 相对钾 的需求量最大 钾对糖的合成 运 转及提高细胞液浓度 加大细胞吸 水量都有重要作用 据测定 生产 1 000 kg果实需从土壤中吸收氮 2 7 3 2 kg 磷 0 6 1 0 kg 钾 4 9 5 1 kg 此外番茄对钙的需求量也 较高 如缺钙 番茄叶尖和叶缘萎 蔫 生长点坏死 果实易发生脐腐 病 3 栽培季节 长江流域各地通过结合本地 气候特征选择相应品种 结合露地 栽培和设施栽培 形成相对稳定的 种植习惯 已基本实现周年供应 露地栽培 长江流域露地春 番茄一般冬春季在设施内保温或 增温育苗 晚霜后 3月下旬4月 上旬 定植适龄壮苗 5月中旬至 7月上旬采收供应 露地秋番茄 于 7 月上中旬遮荫避雨育苗 8 月上中旬定植 10月中下旬至11 月上中旬采收 结合贮藏可供应 至元旦前后 设施栽培 长江流域设施栽培 主要茬口有 现代化温室越冬茬长 季节栽培 以针对我国元旦 春节 冬春淡季上市为主要目标 多于8 月播种育苗 9月定植 11月至翌 年5 6月收获 为现代化温室主要 茬口类型 大跨度保温大棚及连栋 大棚秋延后栽培 多于8月播种育 苗 9月定植 12月前不采收 只打 老叶 留果多层覆盖保温过冬 12 月底至翌年3月上中旬根据市场 采收上市 主攻元旦春节市场 大 跨度保温大棚及连栋大棚冬春茬 栽培 多于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 11月中下旬定植 多层覆盖保温 短时加温过冬 3月上中旬开始采 收上市 持续收获至6月中下旬 塑料大棚多层覆盖特早熟栽培 一 般于10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11月 下旬定植 2 3穗果时摘心 密植于 大棚内 多层覆盖保温 翌年2月 下旬至4月采收 是一种 矮 密 早 的促成栽培方式 安徽和县 湖 北浠水县均有大量栽培 塑料大棚 春季早熟栽培 是长江流域塑料大 棚栽培主要模式 一般于11月上 旬至12月上旬播种育苗 翌年2 月上旬至3月上旬定植 4月中下 旬至7月上旬采收 塑料大棚高山 越夏避雨栽培 一般于3月中下旬 至5上中旬播种 4月下旬至6月 中旬定植 6月下旬至10月中旬 采收 塑料大棚秋季延后栽培 一 般于6月中下旬到7月中旬播种 育苗 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定植 9月中下旬至12月采收上市 基金项目 湖北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 目 设施番茄优质轻简高效标准化 生产关键技术 丹江口市晟成生态 农业有限公司横向项目 现代设施 智慧农业关键技术研究 汪李平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湖 北武汉 430070 E mail hzauwang 杨静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祝菊红 施先锋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作 物研究所 陈平 刘影 湖北汉江技师学院 王尊然 何先兵 杨航 丹江口市晟成 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收稿日期 2025 01 20 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2025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