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番茄长季节无土栽培技术规程
40 G R E E N H O U S E H O R T IC U LT U R E温室栽培 蔬菜温室番茄长季节无土栽培技术规程 * 李亚灵 温祥珍番茄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之一, 也是我国北方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 目前多采用一年一茬或两茬的栽培方式, 进行早熟栽培或越冬栽培, 加上露地生产, 基本上达到了周年供应的效果。 但是, 每茬用苗量大 ( 3500 6000 株 /667m 2 ),苗期占地时间长, 单位面积产量低 ( 7 8Kg/m 2 ), 并且费工、 费力, 生产成本高, 产品上市也出现了淡旺季现象, 采用长季节生产, 实现规模化、 效率化、 工厂化、 专业化番茄生产具有长远意义。 通过几年实践, 总结出番茄长季节无土栽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现整理如下 :生产设施经营设施的规模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番茄专业生产设施面积, 应选用适度规模的温室, 即以 2000 2200m 2 / 座大小为宜, 适合于核心家庭经营, 其中一人专心生产, 一人从事营销和辅助性工作。设施的结构设施结构应选择冬暖夏凉、 保温良好的温室结构类型。 山西农业大学设施农业工程研究所设计的专利温室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 作为北方地区番茄专业化生产温室是较好的选择, 光照较常规连跨式温室冬季增加 30% 以上, 温度提高 3 6 , 节能 35% 40% ; 在坡地、 梯田、 丘陵地带, 他们设计的 “坡地连跨式节能温室” 是节能、 省钱、 高效的结构选择。设施的设备配置设施应当满足番茄长季节生产的基本设备配置。 为提高设施的保温性, 应设置良好的内保温系统, 即将温室北侧面设置保温墙体的同时, 在温室内设置双层内保温材料, 以利越冬, 其中一层是复合保温被, 为移动式开闭装置, 另一层为半固定式保温膜,只在冬季设置, 由农膜或地膜组成。 自然通风面积达到 30% 35% , 且温室的跨度不超过 38m , 同时配备适量强制通风设备和喷雾降温系统, 以便番茄顺利越夏。 为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应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进入, 营造不利病虫发展繁育的环境条件, 在通风口设置防虫网, 采用外吸式通风机, 地面硬化或铺设农膜,控制湿度和害虫、 增加反光。 为减轻劳动强度和及时适量地供给水肥, 安装滴灌系统。无土栽培设施番茄长季节专业化栽培中, 无土栽培是重要技术措施, 可有效地防止连作障害, 同时控制根际环境, 保障番茄的产量、 品质和上市期。 温室番茄专业化生产时, 通常由于连年种植同一作物, 导致土壤中养分耗竭或养分失衡, 盐分积累, 病菌积聚, 造成作物生长细弱, 土传病害大量发生, 引起连作障碍。 客土处理和土壤消毒等措施, 不仅烦杂、 成本较高, 并且处理不当, 易发生不良后果。 而无土栽培则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和解决土壤连作障碍问题。番茄无土栽培多采用固体基质, 国际上发达国家多以岩棉为主,在我国尚缺乏经济实用的农用岩棉, 我们根据当地实际采用炉渣、蛭石、 腐熟有机肥合成基质与滴灌系统相配合, 进行槽式无土栽培,这种栽培系统主要由种植槽、 供液系统、 排液系统和贮液池等部分组成, 应用三年来取得良好效果。 具体介绍如下 :种植槽的准备种植槽是在温室内土壤上, 每间隔 150cm , 挖宽 40cm 、 深40cm 的沟, 并以 1:200 1:250 的坡降从北向南略为倾斜, 沟的长度因温室的跨度而不同, 最好控制在 30m 以内, 这样使得过量营养液能够流走, 而不致于积聚而产生沤根现象。 槽挖好后,压实沟壁, 并在槽底部和周围铺一层塑料膜, 以防止营养液渗漏。在种植槽的南侧挖一深沟, 与各种植沟相通, 作为排液槽。 随后在种植槽中添加栽培基质, 基质按蛭石 : 炉灰渣 : 有机肥 =4:4:2 的比例经充分混匀后装入槽中, 高度应与土壤表面平齐。 随后在基质表面铺设滴灌带, 覆盖地膜, 也可以先覆盖地膜, 再将滴灌按种植密度, 插入每一个定植孔。营养液供应系统主要包括控制系统、 供液管道、 排液槽、 贮液池及残液回收池。 供液系统包括水泵、 过滤器、 电磁阀及管道系统等, 供液管道包括主管、 支管和毛管, 主管道较粗, 支管是从主管支出的为各区或各间温室供液的管道, 毛管是一条贯通种植槽的塑料管,上面安装滴箭, 也可以采用软管滴灌系统代替。 所有管道均需采用非金属管, 若采用镀锌水管或其它金属管, 会被营养液腐蚀,并影响营养液的组成。 过滤器是为了防止杂质堵塞滴箭或滴孔,一般采用 150 200 目的过滤器。 基质栽培中通常采用开放式管理的排液系统, 这样系统安装和管理都比较简单, 只需在槽的最低处设置一个排液管道或排液槽, 多余的营养液便可以通过此管道流到残液回收池。 贮液池可以建于地上, 也可以修建于地下,多用钢筋混凝土建成, 内部抹上耐酸抗腐蚀性强的水泥, 也可用塑料制品或水罐等。 贮液池的容积约为基质用量的 75% ,G R E E N H O U S E H O R T IC U LT U R E 41吊蔓及垂蔓 这期间在温室内距地面 250 300cm 高度拉水平架线( 6 # 8 # 镀锌铁丝), 每个栽培槽上面拉两根, 用于悬挂拉蔓绳。 第一果穗开花时进行吊蔓, 吊蔓时用尼龙绳系成活扣隔株分别将植株固定到温室内的水平架线系统上, 形成 “ V ” 字型。 当植株长到 230cm左右时, 开始落蔓, 即松动水平架线系统上的挂钩或转动线圈, 使植株随吊绳下落 30cm 左右, 落下的茎蔓盘放到地面上, 并调节植株的顶部保持在同一高度。 如此反复, 每两周进行一次。 这种吊蔓方式, 保持成熟的果实始终在离地面 30cm 左右的高度, 不接触地面并便于收获。辅助坐果 在初春和秋冬季节, 由于温度低, 植株通常授粉不良,需要辅助授粉以促进坐果。 辅助授粉的方法有 : 振荡器机械振动授粉、 电动振动授粉和人工手动授粉。 这些授粉方法由于费工并且授粉效果差, 近年多用激素喷洒而取代,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激素是 2 , 4-D 和番茄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无公害生产发展的要求, 激素污染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由于激素对人对植物有不利影响而受到限制, 目前, 2 , 4-D 和番茄灵已经开始逐步退出市场, 取而代之的是番茄丰产剂 2 号, 但更趋向自然的是采用熊蜂辅助授粉。 熊蜂较之普通蜜蜂大, 其体型和大小更适合于与柱头和雄蕊接触, 在一次飞行中 1min 内就可以造访 10 20 朵花, 并且熊峰对温室内的低温和高湿有较强的适应性, 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这种方法。 我国也已经引入熊蜂, 并逐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植株调整 长季节栽培番茄, 通常采用单干整枝, 即只保留一个主枝, 去掉所有的侧枝。 侧枝要及早清除, 一般每星期进行一次侧枝清除, 以节省养分。 同时对于萎缩变黄的黄叶、 病叶、 老叶也应及时摘除。 对于老叶的摘除是从第一果穗果实发白进入转色期开始, 摘除果穗下方的所有叶片, 这样有助于阳光的透射, 促进果实转色变红及果实成熟, 同时加速植株间的空气流通, 减少病虫害发生, 以后每两周打掉 2 3 片下部老叶。 摘掉的老叶、 病叶等不能扔在走道上或栽培行间, 以防止病虫传播, 最好将其集中于专门的残叶碎枝收集袋里, 然后运出温室处理。营养液管理营养液是由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构成的水溶液。 由于作物种类、 气候、 生育期的不同, 形成多种多样的营养液配方, 也就是人们可以通过归营养液的配制和浓度、 灌溉量的管理, 达到栽培的目标 : 如生育速度、 上市期、 产量、 品质等的控制。 通常采用的营养液配方有荷兰的通用配方和日本山崎配方, 使用肥料及用量见表 1 。 前者浓度较高, 适合于阴天多防徒长的气候管理, 后者浓度略低, 适合强光照、 干燥的气候环境。表 1 常用营养液大量元素配方 (单位 : g/t )国 家 硝酸钙 硝酸钾 磷酸二氢铵 硫酸镁 EC 作物荷 兰 945 607 115 493 2.5 番茄日本山崎 354 404 77 246 1.6 番茄营养液的管理主要是 EC 和 pH 的管理。 EC 是营养液的电导率, 代表营养液中离子浓度, 单位为毫西门子 /cm ( mS/cm ) 或分西门子 /m ( dS/m )。 pH 会影响根的活力及营养液中各种离子2000m 2 的温室至少需一个容量为 70 80m 3 的贮液池。 控制系统是控制营养液配制、 分配及供应的系统, 营养液可通过人工将各种化肥溶解在贮液池, 搅拌均匀后供使用, 专业化生产中多采用混肥器来将高浓度的营养液稀释成使用营养液。 对不同区域供应不同营养液, 需要通过电磁阀和相应的支管来完成。 现代化的无土栽培工厂中, 营养液的配制及供给是通过电脑、 传感器、 气象站及多个水泵来完成, 能够根据作物的种类、 生育期、 太阳辐射及人的要求来自动调节营养液的浓度、 温度、 组成及供应量,做到经济生产。 最简单的控制是时间控制器与水泵等相连, 实施定时定量供液。栽培季节一年一茬的番茄长季节栽培, 通常有两种模式 : 7 月份播种, 9 月份定植, 11 月份至翌年 7 月采收。 12 月份播种, 翌年 2 月份定植, 4 月份开始采收, 12 月份拉秧。如果管理合适, 两种模式均可使植株生长茎长达 7 8m , 采收15 20 穗果。品种选择番茄对光照度要求较高, 冬春栽培宜选耐低温、 耐弱光、 抗病品种 ; 夏秋番茄栽培应选生长势不过旺、 耐病性强、 着色均匀、 品质好的品种 ; 长季节栽培的番茄都应是生长势强的无限生长型, 目前多选用从荷兰或以色列进口的杂交一代品种。培育壮苗育苗基质用炉渣、 蛭石添加 1% 的干鸡粪、 少量 N-P-K 复合化肥配成, 进行穴盘育苗。 种子播前先晒种 1 2d , 然后温汤 ( 55 ) 浸种, 再用磷酸三钠处理 30min 以防病毒病, 然后用清水洗净种子, 随后置于 25 条件下催芽。 2 3d 后, 大部分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冬季低温期播种, 应采用电热控温管理, 播种后在育苗盘上覆盖一层塑料膜。 如果 7 月份播种, 正处于高温强光环境下, 应注意通风、 遮光、 降温并经常喷水, 出苗后应尽早见光, 并在防虫网内育苗, 苗期可以用 0.3% 的磷酸二氢钾, 以及 0.5% 的尿素进行叶面喷施。 番茄的苗龄冬春季节 55d 左右, 夏季 40d 左右。定植番茄定植时苗的大小为 7 8 叶, 第一花穗现蕾。 定植时直接将小苗从育苗穴盘或育苗钵中取出, 定植到种植槽中, 定植的株距为 20 25cm , 行距为 150cm 。 即每 m 2 种植 3 3.5 株, 每666.7m 2 栽 2000 2400 株。 定植初, 室内气温尚低, 可覆盖小拱棚。定植后管理植株管理蹲苗 定植后 7 10d 内减少营养液的供液量, 促使根系下扎, 并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42 G R E E N H O U S E H O R T IC U LT U R E的状态, 一 般 pH 在 5.5 6.5 之间为宜, 当 pH>8 时, 就会引起铁、锰、 硼、 磷等的沉淀, 破坏营养液成分的平衡, 造成缺素症。 EC 和pH 必须每天测定, 及时调整。营养液的供应原则是 : 在不影响透气性的情况下, 尽可能地满足供应。 一般是按植物蒸腾量的 170% 供给根部, 多余的营养液可流入排液槽, 进入残液池, 同时用标准营养液定期清洗根部,以减少盐分的累积。 定植初, 营养液浓度应适当提高, EC 控制在 2.5mS/cm , 这样可以防止植株生长过快发生徒长。 在炎热的夏季, 由于植株蒸腾量大, 营养液浓度不能太高, 同时为防止蒂腐病的发生, 营养液浓度 ( EC ) 控制在 1.6mS/cm 。 为满足植株水分的要求, 可以采取水和营养液交替滴灌的方式。 浇水的次数和时间随植株的大小及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结果初期平均每株灌溉 0.8L 营养液, 结果盛期每株约 2.0 2.5L 。环境管理番茄长季节栽培中, 温室环境的控制特别重要, 尤其是环境控制指标的确立, 具有现实的经济性。 如 “作物生长的适温” 与“经济管理的适温”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管理的难点就在于此。 由于品种、 气候、 市场及经济水平、 劳动力状况的不同, 世界各国之间存在着实际的差异, 使得温室结构、 设备配置及运行方面, 应该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确立相应的控制指标及设备运行程序。 几年来的实践, 让我们创立了 “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的结构体系和设备配套体系, 为番茄长季节栽培提供了较为适合国情的技术体系, 温室环境控制指标确立为 : 光照在主要生产季节达到理论进光率的 95% 以上, 保证经济有效地利用太阳能, 成为温室和作物生长的主要能源 ; 温度冬季控制在 18 7 , 夏季控制在 23 7 ; 湿度白天 50% 60% , 夜间 80% 85% ; CO 2浓度冬季 800 1000mg/L , 春夏秋 450 500mg/L 。病虫管理番茄长季节栽培的病虫害防治应贯彻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首先, 要减少病虫的进入量, 在通风设施、 进出口等处, 设置防虫网、 消毒池, 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进出次数 ; 地面硬化或铺设农膜 ; 采用流滴膜和设计排湿口, 减少雾气的发生。 其次, 采用物理方法防治, 如黄板诱杀、 毒签防爬、 熏蒸剂杀虫灭菌、 灭蚊灯诱杀等。 第三, 定期喷施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进行预防, 如多菌灵、 福美双拌基质防治苗期立枯病等病害 ; 喷施扑海因或百菌清防治晚疫病、 灰霉病等真菌病害的发生。 此外, 可以采用植物性杀虫杀菌剂, 或微生物制剂, 如阿维菌素、 大肠杆菌、 苏金荣杆菌、 青虫菌、大蒜素、 辣椒素、 番茄叶的汁液等。采收管理番茄果实在表面 50% 70% 红熟时便可以采收, 一般每周采收 2 次, 也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及时采收。 采收后应分级、 包装, 预冷、 商标标记, 运往市场销售。总上所述, 温室番茄的具体管理程序见表 2 。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030801表 2 设施番茄长季节栽培农事工作安排 ( 2 周为一循环)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农事工作 打杈 采收、 分级 配营养液 打叶 采收、 分级 植保防护 设备维护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农事工作 打杈 采收、 分级 配营养液 落蔓 采收、 分级 植保防护 设备维护注 : 本规程是设施面积在 2200 100m 2 , 水肥通过营养液供液系统自动供给,环境控制为计算机或电动控制箱控制的条件下制定的。 土培时可在周三、 周日浇清水和水肥各一次。* 本项研究由国家留学基金项目“温室番茄生长模型研究 (教外司留 2001498 )” 和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温室番茄的量化分析和模型研究 ( 20021086 )”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