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霉菌对黄瓜幼苗生长和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影响及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pdf
34(5)762-770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2018 年 10 月 收稿日期: 2018-02-0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QC2016035);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项目( HNK125B-02-12);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研究项目( JGXM_HLJ_2015117) 作者简介:高长敏,硕士研究生, E-mail: 983503544qq.com; *通信作者,马光恕,教授, E-mail: mgs_lh163.com;廉华,教授, E-mail:yy6819184126.com。 DOI: 10.16409/j.cnki.2095-039x.2018.05.016 木霉菌对黄瓜幼苗生长和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影响 及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高长敏1,马光恕1*,廉 华1*,刘明鑫1,张春秋1,曲虹云2(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大庆 163319; 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哈尔滨 150069) 摘要: 本文开展了 3 种生防木霉菌,包括棘孢木霉 Trichoderma asperellum 525、哈茨木霉 T. harzianum 610和拟康氏木霉 T. pseudokoningii 886 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盆栽试验,研究这 3 种木霉菌对黄瓜幼苗生长、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影响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木霉菌对黄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均达到78%以上,且以棘孢木霉 525 的田间防治效果最高,达到 81.53%。与只接种枯萎病病原菌的对照相比, 3株木霉菌单独接种或与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同时接种均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根体积、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显著提高黄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物酶( POD) 、过氧化氢酶( CAT) 、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显著降低质膜透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其中以拟康氏木霉 886单独接种促进效果最强。研究表明, 3 种木霉菌通过促进黄瓜幼苗生长,增强植物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从而提高对黄瓜枯萎病的抗性。 关 键 词: 木霉菌;黄瓜枯萎病;幼苗生长;膜脂过氧化 中图分类号: S4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61(2018)05-0762-09 Effect of Trichoderma on the Growth of Cucumber Seedlings, Membrane Lipid Indexes and Control Effect against Fusarium Wilt GAO Changmin1, MA Guangshu1*, LIAN Hua1*, LIU mingxin1, ZHANG Chunqiu1, QU Hongyun2(1. College of Agriculture,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aqing 163319, China; 2.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orticulture Branch, Harbin 150069, China) Abstract: Cucumber Fusarium wilt is one of the major destructive soil-borne disease in the cucumber produ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biocontrol fungi to control cucumber wil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afe production of cucumber. To clarify the effect of biocontrol Trichoderma on the growth of cucumber seedlings,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and the control effect against cucumber Fusarium wilt, three antagonistic fungi against pathogen of cucumber Fusarium wilt, T. asperellum 525, T. harzianum 610 and T. pseudokoningii 886, were used to carry out pot experiment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eld control effect of three Trichoderma strains against cucumber Fusarium wilt were more than 78%, and the field control effect of T. asperellum 525 was the highest, reaching 81.53%. Compared with the treatment with the cucumber Fusarium Wilt pathogen alone, all those treatments with Trichoderma alone and simultaneous inoculation with Trichoderma and pathog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ucumber plant height, stem diameter, leaf area, root volume, above ground fresh weight and underground fresh weight of cucumber, increased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peroxidase (POD), 第 5 期 高长敏等:木霉菌对黄瓜幼苗生长和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影响及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763 catalase (CAT) and polyphenol oxidase (PPO) activity, and decreased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hree Trichoderma strains have the function of controlling cucumber Fusarium wilt and promoting growth of cucumber. Trichoderma can induce cucumber resistance to Fusarium wilt by promoting cucumber seedling growth, increasing plant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and reducing plasma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d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Key words: Trichoderma; cucumber Fusarium wilt; seedlings growth;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黄瓜是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其种植面积已达到设施蔬菜栽培面积的 5%1。由于黄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黄瓜轮作倒茬时间逐渐缩短,使黄瓜土传病害日益严重,黄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 FOC)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2,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在我国黄瓜主要种植区造成黄瓜产量下降 10% 30%,严重时可达 80% 90%3,严重影响了黄瓜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黄瓜枯萎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存在抗药性、破坏土壤微生物区系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利用生防微生物防治黄瓜土传病害,具有安全、持久、有效等特点,有重要的应用潜力4,其中木霉菌是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生防微生物之一。目前,有关生防木霉菌研究,一部分集中于木霉菌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作用,如施用深绿木霉 Trichoderma atroviride 可提高番茄根、茎和叶的干重,明显提高番茄产量5;哈茨木霉 T. harzianum T17 可通过调控激素水平而促进甜瓜幼苗期的生长6;棘孢木霉 T. asperellum ACCC30536 能改善黄花蒿的光合能力,促进干物质积累7;施棘孢木霉 PZ6 能促进香蕉苗增高,明显提高香蕉苗的根系活力8。另一部分研究集中于木霉菌的防病、抗病特性,研究发现绿色木霉 T. viride、棘胞木霉、深绿木霉、哈茨木霉等均可诱导植物获得对广谱性致病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局部或系统抗性9,10。 其中以绿色木霉、 哈茨木霉的研究最多, 对棘孢木霉、 拟康氏木霉 T. pseudokoningii的研究较少,如哈茨木霉菌 T39 能较好地防治灰葡萄孢菌 Botrytis cinerea 引起的番茄灰霉病,诱导抗性可能是 T39 的重要生防机制之一11;哈茨木霉菌 T23 在黄瓜根部能产生诱导性抗性,提高抗枯萎病菌侵染能力12;庄敬华等13报道,用绿色木霉 T23 灌根处理,可以降低黄瓜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和发病率,诱导黄瓜体内 POD(过氧化物酶)、 PPO(多酚氧化酶)及 CAT(过氧化氢酶)等活性上升;唐琳等14报道,哈茨木霉菌 T6 处理茄子根系后,抗病品种辽茄 7 号体内的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POD、 CAT 和 PPO等 4 种防御反应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西安绿茄,认为是诱导抗性的结果。艾力江 麦麦提等15研究发现,尖果沙枣的细胞膜透性、 MDA(丙二醛)含量与 SOD、 POD 和 CAT 等抗氧化酶活性之间密切相关。 尽管有关木霉菌的防病及促生作用的研究较多,但木霉菌施用后对黄瓜幼苗生长、膜脂过氧化指标影响以及对枯萎病防治效果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采用前期筛选出的具有对黄瓜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 3 株木霉菌菌株,棘孢木霉 525、哈茨木霉 610 和拟康氏木霉 886,系统研究木霉菌对黄瓜幼苗形态建成、物质积累、膜脂过氧化特性的作用效应及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木霉菌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黄瓜的安全、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黄瓜品种 长春密刺,购买于山东新泰市裕园种业有限公司。 1.1.2 供试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固体培养基( PDA):马铃薯 200 g,葡萄糖 20 g,琼脂 10 g,蒸馏水 1000 mL,自然 pH。 1.1.3 供试菌株 试验中涉及 3 株木霉菌菌株,棘孢木霉 525、哈茨木霉 610 和拟康氏木霉 886 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木霉菌研究组提供。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brium Owen)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研究组提供。 1.1.4 供试土壤 供试土壤为草炭土,土壤过 1 mm 筛后于烘箱中 160 高温灭菌 2 h,自然冷却后继续160 烘 2 h 后放凉备用。 764 中 国 生 物 防 治 学 报 第 34 卷 1.2 木霉菌孢子悬液和病原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1.2.1 木霉孢子悬液的制备 木霉菌在 PDA 培养基上 28 活化培养 3 d,从菌落边缘取直径 5 mm 的菌 饼,转接到 PDA 平板中央, 28 下培养 7 d,用无菌水洗下孢子。用血球记数板测定孢子数,并将孢子数调整 1.5 108个 /mL 备用。 1.2.2 病原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将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在 PDA 培养基上 28 活化培养 3 d,转接到 PDA培养基上, 28 下培养 7 d,发酵液过滤获得孢子悬浮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记录孢子悬液的孢子数,并将孢子悬浮液稀释至 1 105个 / mL。 1.3 3 株木霉菌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盆栽试验 1.3.1 试验设计 试验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教学基地现代化温室内进行,取灭菌后试验土,装入塑料育苗盘( 34.5 cm 24 cm 11 cm)中,每盘播种催芽后的黄瓜种子 120 粒,出苗后均匀保留 50 株。播种后每 2 d 浇施 1000 mL 无菌水,保持黄瓜正常生长状态。 黄瓜播种后 5 d 即真叶初展时,挑取长势较一致的黄瓜,利用木霉孢子悬液和病原菌孢子悬浮液进行灌根接种。每棵黄瓜苗的根茎部加入 3 mL 相应的接种液即每盘加入 150 mL 的接种量。试验设置 9个处理,每个处理 3 盘,随机区组设计,设置 5 次重复。试验处理如下:棘孢木霉 T. asperellum 525 和枯萎病病原菌同时接种( T1B);哈茨木霉 T. harzianum 610 和枯萎病病原菌同时接种( T2B);拟康氏木霉 T. pseudokoningii 886 和枯萎病病原菌同时接种( T3B);只接种枯萎病病原菌( B);稀释 800倍液的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病原菌同时接入为化学对照( CB);只接种棘孢木霉 T. asperellum 525( T1);只接种哈茨木霉 T. harzianum 610( T2);只接种拟康氏木霉 T. pseudokoningii 886( T3);只接种无菌水对照( P)。 1.3.2 试验测定指标与方法 播种后 8、 10 和 12 d 分别取样 3 次,对黄瓜幼苗质量进行测定;播种后 12 d取样,对黄瓜幼苗膜脂过氧化指标和抗病性指标进行测定。 茎粗,子叶节下 1 cm 处粗度,用游标卡尺测定;株高,茎基部到生长点之间的距离,用直尺测定。根体积,采用排水法测定;叶面积,采用称重法测定。 地上部、地下部鲜重测定:植株利用清水反复冲洗,再用吸水纸吸干,用 1/1000 电子天平测定鲜重。 叶片质膜透性:采用相对电导率法;叶片丙二醛( 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采用氮蓝四唑法测定;叶片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比色法测定;叶片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叶片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采用滴定法测定。 1.3.3 抗病性指标测定 黄瓜苗期枯萎病参照张素平16的分级标准, 病情指数参照宗兆锋和康振生17的计算方法。 0 级:无症状; 1 级:真叶、子叶黄化或萎蔫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 50%; 2 级:真叶、子叶黄化或萎蔫面积超过总面积的 50%; 3 级:叶片萎蔫或枯死,仅生长点存活; 4 级:全株严重萎蔫,以致枯死。病情指数 (病级株数代表级数) /(植株总数最高代表级值) 100;防治效果( %)(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 /对照病情指数 100。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利用 Microsoft Excel 2007 软件进行图表制作,试验数据取 3 次重复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利用 DPS 7.05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木霉菌对黄瓜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2.1.1 木霉菌对黄瓜幼苗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T1、 T3 处理的幼苗株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播种后 8 d,T1B、 T3B 除外;播种后 10 d, T2 除外),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当病原菌与木霉菌或多菌灵同时施用( T1B、T2B、 T3B 和 CB),幼苗株高显著高于处理 B,显示木霉菌和多菌灵均能够减弱病原菌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表 1)。 T3 处理的茎粗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T1、 T2 处理的茎粗差异不显著, T1B、 T2B、 T3B 和 CB 处理的幼苗茎粗高于 B 处理,说明木霉菌与多菌灵能够减弱病原菌对幼苗茎粗增加的不利影响。以上结果说明, 3第 5 期 高长敏等:木霉菌对黄瓜幼苗生长和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影响及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765 株木霉菌处理对黄瓜幼苗的株高和茎粗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其中处理 T1 和 T3 对幼苗株高的促进作用高于处理 T2, T3 处理对幼苗茎粗的促进作用高于 T1、 T2(表 1)。 表 1 木霉菌对黄瓜幼苗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Table 1 Effect of Trichoderma on plant height and stem diameter of cucumber seedlings 播种后天数 Days after sowing (d) 8 10 12 处理 Treatment 株高 (cm) 茎粗 (mm) 株高 (cm) 茎粗 (mm) 株高 (cm) 茎粗 (mm) T1B 5.28 0.04 Aa 1.70 0.02 Bb 5.87 0.03 Bb 1.96 0.04 Bc 7.97 0.02 Bb 2.43 0.02 Ac T2B 4.62 0.03 Cd 1.68 0.04 Bb 5.80 0.01 Bb 2.05 0.02 Bc 7.86 0.04 Bbc 2.44 0.05 Ac T3B 4.94 0.05 Ab 1.86 0.03 Aa 5.93 0.02 Bb 2.24 0.02 Aa 8.04 0.05 Bb 2.62 0.03 Ab B 4.60 0.02 Cd 1.51 0.01 Cd 5.18 0.03 Dd 1.78 0.03 Cd 6.66 0.04 Ef 2.02 0.02 Be CB 4.92 0.04 Ab 1.62 0.02 Bc 5.85 0.04 Bb 1.83 0.02 Cd 7.43 0.04 Cd 2.21 0.03 Bd T1 5.25 0.02 Aa 1.70 0.02 Bb 6.27 0.04 Aa 2.14 0.03 Ab 8.49 0.02 Aa 2.53 0.04 Ac T2 4.72 0.05 Bc 1.69 0.02 Bb 6.24 0.02 Aa 2.15 0.01 Ab 7.80 0.07 Bc 2.57 0.04 Abc T3 5.12 0.04 Aab 1.86 0.01 Aa 6.19 0.04 Aa 2.24 0.03 Aa 8.58 0.02 Aa 2.73 0.02 Aa P 4.74 0.02 Bc 1.63 0.01 Bc 5.67 0.03 Cc 1.85 0.03 Cd 6.84 0.04 De 2.13 0.02 Bde 注:表中的数值分别代表平均值标准差,同一列中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代表在 0.01 和 0.05 水平差异显著,下同。 Note: Values were mean standard error in the table, different capital and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1 and 0.05 level, respectively within the same column, similarly hereinafter. 2.1.2 木霉菌对黄瓜幼苗叶面积和根体积的影响 T3 处理的幼苗叶面积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 T3 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强,而 T1、 T2 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 B 处理不利于幼苗叶面积的增加,当病原菌与木霉菌或多菌灵同时施用( T1B、 T2B、 T3B、 CB)的幼苗叶面积显著高于 B,显示木霉菌和多菌灵均能够减弱病原菌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T1、 T3 处理的根体积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播种后 8 d, T2 除外;播种后 10 d, T3B、 T2 除外),但二者差异不显著。 T1B、 T2B、 T3B、 CB 处理的幼苗根体积均显著高于B 处理。以上结果说明, 3 株木霉菌处理对黄瓜幼苗的叶面积和根体积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 T3 对幼苗叶面积的促进作用高于 T1 和 T2, T3 对幼苗根体积增加的促进作用高于 T1 和 T2(表 2)。 表 2 木霉菌对黄瓜幼苗叶面积和根体积的影响 Table 2 Effect of Trichoderma on leaf area and root volume of cucumber seedlings 播种后天数 Days after sowing (d) 8 10 12 处理 Treatment 叶面积 (cm2) 根体积 (mL) 叶面积 (cm2) 根体积 (mL) 叶面积 (cm2) 根体积 (mL) T1B 25.38 0.20 Bd 0.41 0.02 Cc 31.34 1.16 Bcd 0.48 0.03 Bc 34.76 1.41 Ac 0.53 0.01 Cc T2B 25.76 0.92 Bc 0.41 0.02 Cc 30.31 1.18 Bd 0.47 0.03 Bc 34.13 0.33 Bd 0.53 0.02 Cc T3B 25.81 1.15 Bbc 0.42 0.03 Cc 32.18 1.44 Ab 0.51 0.02 Ab 34.96 1.22 Abc 0.54 0.01 Cc B 24.68 1.17 Df 0.39 0.02 Dd 27.38 1.07 Ce 0.42 0.02 Bd 31.50 0.91 Bf 0.51 0.04 Cd CB 25.27 0.59 Bd 0.42 0.02 Cc 31.35 2.10 Bcd 0.48 0.0 3Bc 33.93 0.91 Bde 0.57 0.03 Bb T1 25.86 1.03 Bb 0.48 0.03 Aa 31.69 1.56 Bc 0.52 0.02 Aab 35.19 2.45 Ab 0.61 0.05 Aa T2 25.73 0.52 Bc 0.47 0.03 Aa 31.62 1.59 Bc 0.53 0.03 Aa 34.96 0.37 Abc 0.58 0.05 Bb T3 26.69 1.01 Aa 0.48 0.03 Aa 33.00 1.15 Aa 0.54 0.02 Aa 36.39 0.83 Aa 0.62 0.02 Aa P 25.09 0.46 Ce 0.45 0.02 Bb 29.94 1.21 Bd 0.45 0.01 Bcd 32.19 00.82 Be 0.53 0.04 Cc 2.1.3 木霉菌对黄瓜幼苗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的影响 T3 处理的幼苗地上部鲜重高于其他处理,但T1、 T2、 T3 之间差异不显著。 B 处理不利于幼苗地上部鲜重的增加,当病原菌与木霉菌或多菌灵同时施用( T1B、 T2B、 T3B、 CB),幼苗地上部鲜重均高于 B,但 T2B、 T3B、 CB 与 B 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T1、T3 处理的地下部鲜重均高于其他处理(播种后 8 d, T2、 T3B 除外),但二者与 T2 之间差异均不显著。T1B、 T2B、 T3B、 CB 处理的幼苗地下部鲜重均高于 B 处理,但 T2B、 T3B、 CB 与 B 之间差异均不显著。766 中 国 生 物 防 治 学 报 第 34 卷 以上结果说明, 3 株木霉菌处理对黄瓜幼苗的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都有促进作用,其中 T3 对幼苗地上部鲜重的促进作用最高, T1、 T3 对幼苗地下部鲜重增加的促进作用也高于 T2(表 3)。 表 3 木霉菌对黄瓜幼苗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的影响 Table 3 Effect of Trichoderma on the above ground fresh weight and under ground fresh weight of cucumber seedlings 播种后天数 Days after sowing (d) 8 10 12 处理 Treatment 地上部鲜重 Fresh weight above ground (g) 地下部鲜重 Fresh weigh under ground (g) 地上部鲜重 Fresh weight above ground (g) 地下部鲜重 Fresh weigh under ground (g) 地上部鲜重 Fresh weight above ground (g) 地下部鲜重 Fresh weigh under ground (g) T1B 1.06 0.01 Ab 0.21 0.02 Ab 1.16 0.01 Ab 0.26 0.06 Ab 1.26 0.02 Ab 0.33 0.03 Ab T2B 1.03 0.04 Ac 0.22 0.02 Ab 1.11 0.02 Ac 0.25 0.02 Abc 1.22 0.02 Abc 0.31 0.02 Abc T3B 1.06 0.03 Ab 0.24 0.03 AAb 1.14 0.05 Abc 0.26 0.05 Ab 1.23 0.05 Abc 0.31 0.02 Abc B 1.02 0.07 Ac 0.21 0.03 Ab 1.13 0.03 Ac 0.24 0.03 Ac 1.21 0.07 Ac 0.29 0.04 Ac CB 1.09 0.07 AA 0.22 0.02 Ab 1.19 0.06 Ab 0.25 0.03 Abc 1.22 0.06 Abc 0.31 0.02 Abc T1 1.11 0.02 AA 0.24 0.02 AAb 1.17 0.02 Ab 0.29 0.03 AA 1.28 0.02 AA 0.36 0.03 AA T2 1.11 0.03 AA 0.24 0.02 AAb 1.20 0.08 Ab 0.26 0.01 Ab 1.29 0.07 AA 0.35 0.02 AAb T3 1.13 0.04 AA 0.26 0.02 AA 1.23 0.09 Aa 0.29 0.04 Aa 1.30 0.07 Aa 0.36 0.02 Aa P 1.10 0.05 Aa 0.23 0.01 Aab 1.17 0.09 Ab 0.25 0.02 Abc 1.25 0.04 Ab 0.30 0.03 Ac 2.2 木霉菌对黄瓜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影响 2.2.1 木霉菌对黄瓜幼苗叶片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测定播种 12 d 的黄瓜幼苗叶片质膜透性结果表明,与 P(只接种无菌水)处理相比, 3 个木霉菌处理( T1、 T2、 T3)叶片质膜透性均显著高于 P; T3的质膜透性显著低于 T1 和 T2, T1 和 T2 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木霉菌处理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幼苗叶片质膜透性,其中 T3 对降低质膜透性作用最大。 B 处理的叶片质膜透性最高,病原菌与木霉菌或多菌灵同时施用( T1B、 T2B、 T3B、 CB)的叶片质膜透性均显著低于 B 处理, T3B 处理质膜透性最低, T3B 与 T1B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木霉菌和病原菌同时施用有利于降低幼苗质膜透性(图 1)。 测定播种 12 d 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结果显示,与 P 处理相比, 3 个木霉菌处理( T1、 T2、 T3)叶片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高于 P, T1、 T2、 T3 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木霉菌处理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 B 处理的叶片丙二醛含量最高,病原菌与木霉菌或多菌灵同时施用( T1B、 T2B、 T3B、 CB)的叶片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 B 处理, T3B 处理丙二醛含量最低, T2B 与 T1B、 CB 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木霉菌或多菌灵和病原菌同时施用有利于降低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提高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与叶片相对电导率水平相对应(图 1)。 相对电导率Relative conductivity(%)丙二醛含量Malondialdehyde content(mol/g)注:图中正负误差线表示标准差大小,不同字母代表处理间差异显著( P 0. 05)。下同。 Note: Values in the chart were mean SE, different letters mean significant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at 0.05 level. Similarly hereinafter. 图 1 木霉菌对黄瓜幼苗叶片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Fig. 1 Effect of Trichoderma on plasma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d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of cucumber seedlings leaves 第 5 期 高长敏等:木霉菌对黄瓜幼苗生长和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影响及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767 2.2.2 木霉菌对黄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测定播种 12 d 的黄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物酶( POD)酶活性结果表明,与 P 处理相比, 3 个木霉菌处理( T1、T2、 T3)叶片 SOD 活性均显著高于 P, T3 处理 SOD 活性显著高于 T1 和 T2,说明木霉菌处理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幼苗叶片 SOD 酶活性,其中 T3 对提高 SOD 酶活性促进作用最大。 B 处理的 SOD 活性最低,病原菌与木霉菌或多菌灵同时施用( T1B、 T2B、 T3B、 CB)处理的 SOD 活性均显著高于 B 处理, T3B 处理SOD 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木霉菌或多菌灵和病原菌同时施用有利于提高幼苗叶片 SOD 活性,其中 T3B 促进作用最大(图 2)。 测定播种 12 d 幼苗叶片 POD 酶活性结果显示,与 P 处理相比, 3 个木霉菌处理( T1、 T2、 T3)叶片POD 酶活性均显著高于 P, T3 处理 POD 活性最高, T3、 T2 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木霉菌处理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幼苗叶片 POD 酶活性,其中 T3 对提高 POD 酶活性促进作用最大。 B 处理的 POD 活性最低,病原菌与木霉菌或多菌灵同时施用( T1B、 T2B、 T3B、 CB)的 POD 活性均显著高于 B 处理, T3B 处理 P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说明木霉菌或多菌灵和病原菌同时施用有利于提高幼苗叶片 POD 活性, 其中 T3B促进作用最大(图 2)。 c cbeddbafcd c bedbc abaf0100200300400500600T1B T2B T3B B CB T1 T2 T3 P处理 Treatmen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g)0246810过氧化物酶活性Peroxidase activity (/g)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过氧化物酶活性 Peroxidase activity图 2 木霉菌对黄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Fig. 2 Effect of Trichoderma on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peroxidase activity of cucumber seedlings leaves 2.2.3 木霉菌对黄瓜幼苗叶片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个木霉菌处理( T1、 T2、 T3)叶片CAT 活性均显著高于 P 处理, T3 处理 CAT 活性最高, T3、 T2 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木霉菌处理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幼苗叶片 CAT 酶活性,其中 T3 对提高 CAT 酶活性促进性作用最大。 B 处理的 CAT 活性最低,病原菌与木霉菌或多菌灵同时施用( T1B、 T2B、 T3B、 CB)的 CAT 活性均显著高于 B 处理, T3B处理 CAT 活性最高, T3B、 T2B 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木霉菌或多菌灵和病原菌同时施用有利于提高幼苗叶片 CAT 活性,其中 T3B 促进作用最大(图 3)。 数值(mg/gmin)图 3 木霉菌对黄瓜幼苗叶片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Fig. 3 Effect of Trichoderma on catalase and polyphenol oxidase activity of cucumber seedlings leaves 768 中 国 生 物 防 治 学 报 第 34 卷 3 个木霉菌处理( T1、 T2、 T3)叶片 PPO 酶活性均显著高于 P 处理, T3 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木霉菌处理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幼苗叶片 PPO 酶活性,其中 T3 对提高 PPO 酶活性促进性作用最大。 B处理的 PPO 活性最低,病原菌与木霉菌或多菌灵同时施用( T1B、 T2B、 T3B、 CB)的 PPO 活性均显著高于 B 处理, T3B 处理 PPO 活性最高, T3B、 T1B 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木霉菌或多菌灵和病原菌同时施用有利于提高幼苗叶片 PPO 活性,其中 T3B 促进作用最大(图 3)。 2.3 木霉菌对黄瓜枯萎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木霉菌( T1B、 T2B、 T3B)、 800 倍液的 50%多菌灵处理( CB)及单独病原菌处理( B)的病情指数分别为 9.12、 10.69、 10.55、 23.94 和 49.39, B 处理病情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T1B、 T2B、 T3B 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81.53%、 78.36%和 78.64%,三者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 800 倍液的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 51.52%)(图 4)。以上结果说明, 3 株木霉菌对黄瓜枯萎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优于化学药剂处理。 cc cbaaa abc01020304050607080T1B T2B T3B CB B处理 Treatment020406080100病情指数 Disease index 防治效果 Control efficiency图 4 木霉菌对黄瓜枯萎病防效的影响 Fig. 4 Effect of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Trichodermav against cucumber Fusarium wilt 3 讨论 木霉菌 Trichoderma 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