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的种植技术.pdf
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JOURNAL导读:羊肚菌是羊肚菌科的珍贵菌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高。 在羊肚菌的栽培过程中,采取低温高湿、控制光照、添加营养袋等相应措施, 可促进羊肚菌快速生长。 长阳县于 2017 年引种羊肚菌,667 m2纯收入可达 5 000 元以上。羊肚菌的种植技术廖贵新 李银锋 杨邦贵 邓宏安 李红丽长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每年的 11 月至次年 4 月,高山反季节蔬菜收获后, 大量土地空余。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 助力山区脱贫,2017年10 月,长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羊肚菌,先后在海拔1 000 m以上的长阳县憨哥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 (以下简称憨哥合作社)、长阳宏发蔬菜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宏发合作社)和海拔300 m 以下的长阳盈收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引种试验, 目前,每667 m2产量可达 100 kg,纯收入 5 000 元以上,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又一个金饭碗。1 播前准备1.1 地块选择选择水源方便、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背风向阳、保湿透气的中性或者微碱性土壤1。1.2 整地憨哥合作社、 宏发合作社直接利用反季节蔬菜大棚种植羊肚菌。 种植前期,根据土壤的干湿度和酸碱度撒 300 kg/hm2生石灰调节酸碱度,用旋耕机将地深翻 2 次,清理石块、杂草及其他植物根茎后晒地 3天。为便于管理,起垄的高度控制在 1015 cm,宽 5060 cm,垄间沟深30 cm。 然后在距垄面边缘 25 cm 处挖2条宽 10 cm、深5 cm以上的播种沟。2 播种2.1 菌种准备为防治消毒不严、菌种带杂菌等,基地菌种按 200 袋/667 m2购买。 将菌种袋撕破,取出菌种捏碎成花生粒大小,用大容器拌匀,备用。 菌种运到基地后尽量当天种完,当天未用完的菌种可放于 10以下环境存放,但不宜超过3天。2.2 播种长阳县海拔1 000 m的地区11月下旬12月上旬开始播种。采用垄作方式种植羊肚菌时,把掰碎的菌种颗粒均匀撒在播种沟内,为防止晒干菌种,覆土13 cm厚,勿盖土太厚,否则会影响菌种生长。2.3 浇水播种后34天内喷透水1次(墒情好可以不喷),此后20天内厢廖贵新,宜都市农业生态环保中心,湖北宜昌,443300李银锋,邓宏安,长阳县贺家坪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杨邦贵,李红丽,长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收稿日期:2019-12-162020.3 栽培技术26- -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JOURNAL面不喷水,只需保持厢面湿润。 如果遇久晴缺水可加盖遮阳网保湿。菌霜产生期,需要放置营养袋。目前,长阳县羊肚菌种植的营养袋常用配方为:麦粒40%、谷壳30%、草粉20%、麸皮10%。 袋料用高压灭菌锅灭菌处理后用刀划1个812 cm长的口子, 破口处直接与菌床土壤接触,以利菌丝进入营养袋。 营养袋间隔2030 cm,每667 m2放营养袋1 8002 000袋。放袋后,滴灌补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70,放置营养袋后50天内严禁移动。3 出菇管理冬天菇床用遮阳网覆盖,防止日光暴晒及低温为害。2月上旬覆盖大棚膜。当气温回升到 6以上时浇 1 次重水, 刺激菌丝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若垄面出现稀疏的杂草可以保留,但杂草过多会影响羊肚菌的光照条件和营养吸收,需要人工适当清除。 之后采取轻喷勤喷的方法保持菇床湿润。4 病虫害防治4.1 农业防治羊肚菌的病虫害主要有杂菌、跳虫、菌蚊、老鼠和蛞蝓, 农业防治方法以选用产量高、 品质好、适龄、菌丝健壮、无杂菌感染的优质菌种2和深翻土壤等措施杀灭杂菌和虫卵。4.2 物理防治跳虫是为害羊肚菌菌丝最顽固的一种害虫,它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水、不怕旱。 跳虫喜水,据此习性,可用小盆装清水诱杀,从而降低跳虫虫口密度;菌蚊可通过每 667 m2挂黄板 2030 张或每1 hm2用杀虫灯 1盏诱杀3;鼠害可用装有食物的鼠夹防治, 也可以把鼠血滴在栽培场四周及菌床边,让其他老鼠远离;蛞蝓主要通过人工捕杀4。5 采摘羊肚菌属高档生活消费品,消费者对品质要求较高,要特别注意采摘时间和方法。 羊肚菌出土后710天,菌体饱满,颜色由深灰变浅,菌帽脉纹展开高度 56 cm 时及时采摘。 采摘方法:戴上手套,用右手捏住菌盖下方1.5 cm处的菌柄,用小刀割破菌柄往内掰断。 采下的羊肚菌轻轻放入塑料筐,人工分级包装上市。参考文献1 徐建堂.羊肚菌人工栽培在山东获得成功J.农业知识,2017(14):65.2 眉再胜,吕晓妮,陈文,等.杏鲍菇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五种问题及防治技术J.长江蔬菜,2016(9):48-49.3 林森,刘军民,刘朝辉.灯光诱杀技术在蔬菜害虫防控中的推广与运用J.湖北植保,2015(1):35-36.4 胡传久,魏海龙,赵中山,等.大球盖菇熟料栽培技术J.食药用菌,2013,21(4):243-244.栽培技术202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