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pdf
255 行业分析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李平芳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河南 周口 477150 摘要 现如今 我国脱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较之前相比获得了显著加快 且极大的增加了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力度 农 业生产方式日渐机械化 但是 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快速发展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 而农业对于农机的实质要求是单一农机 作业所不能有效满足的 由此不利于充分发挥良种良法本身的积极作用 不利于保证农作物质量与产量 基于此 通过农机 农艺融合的有效推进 可更好的发展现代农业 协调统一现有的生产方式 与此同时 作为重大创新和战略转型之一 融合 农机农艺能够指明今后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农机农艺 融合 现代农业 发展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生产大国 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 与环境基础 而应用农业机械工具是做好农业工作的基础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技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随着一 系列新政策的颁布与实行 如三农政策与新农业等 由此逐 渐提高了对于农业生产的要求 为此需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现 代化与一体化发展 基于此 需要有效融合农业机械与农业 技艺 促进现代农业健康 可持续性发展 1 一 农机和农艺的辩证关系 一 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 农机适应农艺 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根本在于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 条件 在提高农业质量 增加产量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发展 现代农业 为促使农机更好的适应农机 在农机研发过程中 需要结合农艺规范作业对象的各种特征 确保所设计出来的 农机不仅制造简单 且适用于生产大规模作业 如位置 强度 集中度以及硬度等 如 多使用全喂入式水稻收获机来收割 水稻 但是一些地方气候差异大 水稻成熟时茎秆含有很高 的水分 导致不能采用这种方式来收割 基于此 农机研发 人员专门为含水量不高的水稻穗研发设计了半喂入式挟持式 水稻收割机 在此基础上做好脱粒工作 若茎秆含水较多的 水分则不能进入脱粒部位 而该类型收割机的设计 农机适 应农艺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2 二 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要求 农艺适应农机 相比较于传统作业 机械化作业尽管优势作用显著 但 是难免存在各种问题 如不能灵活进行操作 为此不能有效 的创新农机适应农机 为此 在农艺改进过程中需要对机械 化生产 作业能否真正实现进行充分的考虑与思考 为促进 农作物 群体 特征的实现离不开农业技术人员科学 合理 的调整农艺 一方面 所培育的农作物品种与农业机械化生 产相适应 另一方面 合理优化农作物的栽培模式 合理的 设置其密度 集中度 位置 二 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重要性 一 实现高产 高效 优质农业的要求 我国人口众多而有效耕地面积十分有限 存在突出的人 多地少的矛盾 对于农业发展来说当下面临着一大急需要解 决的问题 即如何在有效的耕地中最大限度的满足粮食安全 与稳定供给 通过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生产效率的提高 农艺 的不断改进 才能极大的促进高产 高效 优质农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 农业机械会提高机械装备 操作对象的标准化要求 由此实现农机 农艺的融合刻不容缓 二者融合在一定程度 上关系到如何突破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 关系到如何 有效的推广与应用农业技术 能够有效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 要求 从而能够稳定农业产量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3 二 实现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我国当下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 机械 化生产获得显著发展 在生物 机械技术的帮助下能够有效 的创新农业科技 极大的改善农业机械化结构 提高质量 拓宽领域 农机农艺融合有助于科学的发展农机化 确保农 业生产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实现 但是 二者之间存在较为突 出的锚段 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农机具的推广与使用 速度较慢 已经严重阻碍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为加快 二者融合就需要积极的做好科研育种工作 改革现有种植制 度 积极推广栽培模式 在确定种植方式时需要按照机械作 业 协调农业机械与各种因素 即肥 水 种药等 积极推 广与应用新机具与新技术 另外 协调推进农机与农艺 突 发机械化发展 瓶颈 最终有助于科学 合理的发展农业 机械化 三 农机与农艺的融合现状 在一些地区 农艺种植人员在选择农作物时尽管能够严 重围绕当地气候与土地类型 但是在完成选择后不能对机械 设备本身所具有的适应能力等其他问题进行充分考虑 农艺 人员在认真挑选农作物后 机械管理人员不能全面认识 导 致在更改机械设备时不能按照农作物的特性 各种作物的相 关作业很难有效开展 如生产与种植等 同时 农艺工作人 员在种植过程中忽视机械的使用 不能认可机械本身所具有 的实用价值 种植依然借助人工 由此会导致农业生产周期 盐城 机械化种植与生产的重要性很难发挥出来 另外 在 推广与应用新型农机机械与技艺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各种问题 如缺乏推广力度 推广不深入等 4 四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 树立协调发展观念 有效融合农机农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发展现代农 业 在普及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农机装备的支持 若农业机械 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则很难大面积的推广农艺 就需要在 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中创造一定条件 使农机与农艺相适应 基于此 在发展现代化农业时 需要树立一定协调发展观念 实现创赢 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生产水平 二 重视农业机械技艺的推广工作 在推广农业技术的过程中 政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相关部门需要适当的增加在人力 物力 财力方面的投入 且能够根据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现状进行适当的改革 进一步 强化转移支持力度 或者与社会性结构联合设立一定专项基 金 为更好的推广农业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与非政府部 门的合作过程中 政府部门需要强化自身的引导作用 切实 的改革公共服务的私有化方向问题 5 256 行业分析 三 加大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 农机与农艺的有效融合 有助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显 著提高 做好农业现代化生产工作 而政府在这其中始终都 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需要将自身作用发挥出来 认真做 好各项农业生产工作 同时 在制定扶持政策时需要结合农 业生产发展现状 增加资金对于农业的投入 相关部门在争 取到资金后可有效的研究农机农艺 更你好的推广相关项目 另外 政府需将相应奖励制度确定下来 积极转变确保新农 业技术能够满足个体 合作社农业机械化的生产需要 更好 的创新农业技术 在具体生产过程中更好的融合农机与农艺 四 落实各项工作责任 强化领域间的合作 农机农艺融合在推广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定的领导机构 纵观实际融合情况 领导小组一经确定下来后就需要制定科 学合理的工作方案 然后按照方案进行科学的分工 各司其 职的做好各项工作 在促进融合过程中需致力于发展规划的 建立与健全 向个人落实责任 最终建立一定长效工作机制 使其更好的适应这项工具 同时 在融合过程中各个领域需 密切配合 各项工作的处理需要借助不同学科间的人才进行 协调 对各项生产工作进行严格落实 另外 各农业部门需 做好协调与沟通工作 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保障人员与技术 确保步调与意见具有统一性 基于此 在融合农机农艺的过 程中 需要将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 如部门 社会等 通 过常态化合作发展机制的建立 实现对社会化合作平台的有 效建立 关于新型农业机械的引进 农业部门需要对各种技 术规范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且发展农艺时农业部门需要将机 械发展特点纳入其中进行考虑 最后需要积极的推广与应用 各种新技术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融合农机与农艺 能够有效推动农作物 机械化 现代化发展 农机农艺从结合到融合 不仅仅体现 了创新 而是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式 二者融合与否对突 破关键环节的机械化至关重要 与机械化发展质量与速度 农业科技与转变发展方式息息相关 只有高度有机的融合农 机农艺 才可以将农业机械本身所具有的潜力积极的发挥出 来 最终能够稳定的增加农业产量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农机 与农艺的辩证关系 明确指出二者融合的重要意义与现状 最后在认真思考与分析基础上探究了如何实现融合 推动现 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巧敏 学习贯彻国务院42号文件大家谈 之 十一 加快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J 中国农机监理 2019 04 9 2 颜家均 融合农机农艺技术对农业生产机械化的促进 作用 J 南方农业 2019 13 11 149 150 3 王爱荣 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的对策和措施探讨 J 当代农机 2018 03 78 80 4 崔惠琴 周建东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机农艺融合存在 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J 当代农机 2018 02 72 75 5 吴绍柱 农机农艺融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举措分析 J 农技服务 2017 34 21 117 6 杨玉翠 姜姝婧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促进现代农业 发展 J 农业工程技术 2016 36 11 13 作者简介 李平芳 单位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四 掌握 服务补救 提升服务品质 国内外航空在服务细节上存在很大的差别 例如 旅客 购买的是往返机票 返回途中意外丢失机票 国内某些航空 公司处理方式要求旅客重新购买机票 原价票在有效期内如 无人冒用则可退相应票款 退款时间为 18 个月 该规定则是 参照国际航协规则 而国外很多航空公司处理方式首先确认 旅客信息 认证身份后立即补发登机牌 前后仅需几分钟 瑞士航空确认旅客信息并且能查到旅客票号 收取手续费就 可以放行 当务之急是解决旅客的后顾之忧 服务的对象是 旅客 国外航空公司强调 以人为本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免去旅客在遇到意外情况下的复杂流程 方便了旅客 遗留 问题则由航空公司处理 服务质量的好坏往往体现在旅客从 购票开始整段旅程的体验当中 但是规章制度的建立在于保 障航空公司权益的同时更要服务于人 这是提升服务品质的 关键所在 服务的规章制度是从无数次研究和几代人实践中总结得 出的 是服务质量的根本保障 但服务过程也具有灵活性 缺少灵活的服务不能成为高质量的服务 更无法达到人性化 的服务水准 这一灵活性体现在一旦出现问题服务人员应如 何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当中 在飞行过程中服务补救是大多数 乘务员的短板 几乎没有人想到或能够真正做到服务补救 不难发现 导致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是 我们对于 服务 的理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而对于服务补 救的认识几乎是视而不见 服务补救好像是被排斥在服务 门 外 服务补救对于服务过程来说是一个未知领域 服务人员 在服务中出现问题时只会一味的解释 但却不知道如何补救 旅客希望看到的是服务人员怎么做而不是怎么说 结果就是 越解释事情越糟糕 4 我们缺乏对 服务补救 的正确认识 能够作出正确补 救的行为根本是要有补救的观念 不知道服务补救是什么 服务补救需要做些什么 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出现差错或 问题时 不知道该如何及时地进行补救也是 情理之中 民 航一线的服务人员是作为服务补救的第一人 他们要直接面 对旅客 第一时间处理问题 而管理人员和监督部门都存在 滞后性 大部分民航企业缺乏对一线员工科学理论的指导 和技术培训 因此提高服务人员对服务补救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将服务补救作为重要的内容进行学习 对于提升民航服 务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点世界著名的企业在这方面的发 展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他们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5 但如何能够真正的让旅客享受到更加舒适 更加实惠的服务 民航服务行业还需要在不断地探索当中前进 参考文献 1 王华伟 吴海桥 民航安全 M 科学出版社 2014 1 19 21 2 高宏 空乘服务概论 M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7 56 61 3 李永 张澜 民航服务心理学 M 中国民航出版社 2006 8 18 25 4 杜眉凝 对国内航空公司 人性化管理 的研究和 建议 M 民航资源 2010 6 5 刘园 航空业发展与未来 M 山西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2 7 1 作者简介 孙鹏霄 1992 女 河南郑州人 郑州大学学士学位 团总支书记 主要从事空中乘务教学与研究 上接第2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