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2014.doc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2013-03-01实施施2012-12-07发布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玉米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Maize(Zea mays L.)(UPOV: TG/2/7,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Maize NEQ)NY/T 2232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ICS 65.020.20B 052NY/T 22322012目 次前 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符号15 繁殖材料的要求26 测试方法27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38 性状表39 分组性状310 技术问卷4附录A(规范性附录) 玉米性状表5附录B(规范性附录) 玉米性状表的解释12附录C(规范性附录) 玉米技术问卷19INY/T 22322012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指南“TG/2/7,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Maize”。本标准对应于UPOV指南TG/2/7,本标准与TG/2/7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与UPOV指南TG/2/7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主要差异如下:增加了15个性状:“抽雄期”、“植株:下部叶片与茎秆夹角”、“植株:穗位高度”、“籽粒:形状”、“雄性不育性”、“抗性:矮花叶病”、“抗性:大斑病”、“抗性:小斑病”、“抗性:褐斑病”、“抗性:锈病”、“抗性:弯孢菌叶斑病”、“抗性:茎腐病”、“抗性:穗腐病”、“抗性:丝黑穗病”、“抗性:玉米螟”;删除了2个性状:“叶:叶缘波状”、“茎杆:节间花青甙显色”;调整了2个性状的表达状态:“茎杆:之字型程度”、“果穗:籽粒颜色数量”。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岩、王凤华、张世煌、崔野韩、彭泽斌、郝彩环、田志国、李汝玉、余毅、杨坤、周海涛。IINY/T 22322012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玉 米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技术要求和结果判定的一般原则。本标准适用于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和结果判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GB/T 19557.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总则NY/T 1248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19557.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群体测量 Single measurement of a group of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测量,获得一个群体记录。3.2 个体测量 Measurement of a number of individual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逐个测量,获得一组个体记录。3.3 群体目测 Visual assessment by a single observation of a group of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目测,获得一个群体记录。3.4 个体目测 Visual assessment by observation of individual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逐个目测,获得一组个体记录。4 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MG:群体测量MS:个体测量VG:群体目测VS:个体目测QL:质量性状QN:数量性状PQ:假质量性状*:标注性状为UPOV用于统一品种描述所需要的重要性状,除非受环境条件限制性状的表达状态无法测试,所有UPOV成员都应使用这些性状。(S):标注性状在三交种和双交种中可能出现分离。(a) (d):标注内容在B.2中进行了详细解释。(+):标注内容在B.3中进行了详细解释。_:本文件中下划线是特别提示测试性状的适用范围。5 繁殖材料的要求5.1 繁殖材料以种子形式提供。5.2 递交的种子数量,杂交种和开放授粉品种至少为10 000粒,自交系至少为5 000粒。若申请品种为杂交种,必要时,应额外递交每个亲本材料3000粒种子。5.3 提交的繁殖材料应外观健康,活力高,无病虫侵害。繁殖材料应符合GB 4404.1的要求,具体质量要求如下:净度98%,发芽率85%,含水量13%。5.4 提交的繁殖材料一般不进行任何影响品种性状正常表达的处理(如种子包衣处理)。如果已处理,应提供处理的详细说明。5.5 提交的繁殖材料应符合中国植物检疫的有关规定。6 测试方法6.1 测试周期测试周期至少为2个独立的生长周期。6.2 测试地点测试通常在一个地点进行。如果某些性状在该地点不能充分表达,可在其他符合条件的地点进行。6.3 田间试验6.3.1 试验设计申请品种和近似品种相邻种植。以穴播方式种植,自交系和单交种每个小区不少于40株,小区设4行;其它类型杂交种和开放授粉品种每个小区不少于60株,小区设6行。株距30 cm40 cm,行距60 cm70 cm,等行距种植,共设2个重复。6.3.2 田间管理按当地大田生产管理方式进行。各小区田间管理应严格一致,同一管理措施应当日完成。6.4 性状观测6.4.1 观测时期性状观测应按照表A.1和表A.2列出的生育阶段进行。生育阶段描述见表B.1。6.4.2 观测方法性状观测应按照表A.1和表A.2规定的观测方法(VG、VS、MG、MS)进行。部分性状观测方法见B.2和B.3,抗性性状鉴定按NYT 1248 进行。6.4.3 观测数量除非另有说明,个体观测性状(VS、MS)每个小区植株取样数量不少于20个,在观测植株的器官或部位时,每个植株取样数量应为1个。群体观测性状(VG、MG)应观测整个小区或规定大小的群体。6.5附加测试必要时,可选用表A.2中的性状或本文件未列出的性状进行附加测试。7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7.1 总体原则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按照GB/T 19557.1确定的原则进行。7.2特异性的判定申请品种应明显区别于所有已知品种。在测试中,当申请品种至少在一个性状上与近似品种具有明显且可重现的差异时,即可判定申请品种具备特异性。7.3 一致性的判定对于自交系和单交种品种,一致性判定时,采用3的群体标准和至少95%的接受概率。当样本大小为40株时,最多可以允许有3个异型株;当样本大小为80株时,最多可以允许有5个异型株。对于三交种、双交种和开放授粉品种,一致性判定时,品种的变异程度不能显著超过同类型品种。7.4 稳定性的判定如果一个品种具备一致性,则可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一般不对稳定性进行测试。必要时,可以种植该品种的下一代种子,与以前提供的繁殖材料相比,若性状表达无明显变化,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稳定性。杂交种的稳定性判定,除直接对杂交种本身进行测试外,还可以通过测试其亲本系的一致性或稳定性进行判定。8 性状表根据测试需要,将性状分为基本性状、选测性状,基本性状是测试中必须使用的性状。玉米基本测试性状见表A.1,选测性状见表A.2。8.1 概述性状表列出了性状名称、表达类型、表达状态及相应的代码和标准品种、观测时期和方法等内容。8.2 表达类型根据性状表达方式,将性状分为质量性状、假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3种类型。8.3 表达状态和相应代码8.3.1 每个性状划分成一系列表达状态,以便于定义性状和规范描述;每个表达状态赋予一个相应的数字代码,以便于数据记录、处理和品种描述的建立与交流。8.3.2 对于质量性状和假质量性状,所有的表达状态都应当在测试标准中列出;对于数量性状,为了缩小性状表的长度,偶数代码的表达状态可以不列出,偶数代码的表达状态可描述为前一个表达状态到后一个表达状态的形式。8.4标准品种性状表中列出了部分性状有关表达状态可参考的标准品种,以助于确定相关性状的不同表达状态和校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差异。9 分组性状本文件中,品种分组性状如下:a) 散粉期(表A.1中性状4)。b) 植株:上部叶片与茎秆夹角(表A.1中性状6)。c) 植株:高度(表A.1中性状26)。d) 籽粒:类型(表A.1中性状38)。e) 籽粒:背面主要颜色(表A.1中性状40)。f) 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强度(表A.1中性状42)。10 技术问卷申请人应按附录C给出的格式填写玉米技术问卷。(规范性附录)玉米性状表A.1玉米基本性状见表A.1。表A.1玉米基本性状表序号性 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1幼苗:第一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度QN(S)13VG无或极弱本7884-71弱丹3403中黄早四5强P1387极强DH1492幼苗:第一叶顶端形状PQ(+)13VG尖CA3351尖到圆黄早四2圆4F13圆到匙形丹玉134匙形掖单1353抽雄期QN(+)51MG极早1极早到早2早3早到中4中5中到晚6晚7晚到极晚8极晚94*散粉期QN(a)(+)65MG极早1极早到早太16-32早早493早到中黄早四4中Mo175中到晚掖4786晚掖1077晚到极晚黄C8极晚95抽丝期QN(+)65MG极早1极早到早太16-32早早493早到中黄早四4中U81125中到晚Mo176晚掖1077晚到极晚黄C8极晚9表A.1(续)序号性 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 准 品 种代 码6植株:上部叶片与茎秆夹角QN(b)(+)6569VG极小吉9631小掖1073中E285大Mo177极大97植株:下部叶片与茎秆夹角QN(+)6569VG极小1小3中5大7极大98叶片:弯曲程度QN(b)(+)6569VG无或极弱89021弱掖1073中Mo175强自3307极强99*雄穗:颖片基部花青甙显色强度QN(a)(+)(S)6569VG无或极弱Mo171弱H213中吉9635强K227极强910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强度QN(a)(S)6569VG无或极弱Mo171弱沈50033中掖1075强P1387极强F31911雄穗:花药花青甙显色强度QN(a)(S)65VG无或极弱Mo171弱黄早四3中P1385强吉9637极强E006912雄穗:小穗密度QN(a)6169VG疏Mo173中黄早四5密丹340713*雄穗:侧枝与主轴夹角QN(c)(+)6569VG极小F161小掖1073中丹3405大本7884-77极大914*雄穗:侧枝弯曲程度QN(c)(+)(S)69VG无或极弱Mo171弱黄早四3中本7884-75强沈农92-677极强桦94915*雌穗:花丝花青甙显色强度QN(S)65VG无或极弱89021弱沈50033中P1385强黄早四7极强获白9表A.1(续)序号性 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 准 品 种代 码16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QN(+)7175MS极短1短U81123中黄早四5长Mo177极长黄C917*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QN(+)7175MS极短1短U81123中黄早四5长Mo177极长黄C918*雄穗:一级侧枝数目QN7175MS极少太16-31少Mo173中掖4785多自3307极多919雄穗:侧枝长度QN(c)7175MS极短1短黄早四3中Mo175长自3307极长920茎秆:“之”字形程度QN(S)6571VG无或极弱黄早四1弱Mo172中C8605-23强421茎秆:支持根花青甙显色强度QN(S)6575VG无或极弱吉8331弱Mo173中铁79225强沈1377极强P138922叶片:宽度QN(b) (+)75MS极窄1窄U81123中黄早四5宽E287极宽掖52106923叶片:绿色程度QN7175VG浅中4511中Mo172深掖478324叶: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度QN(+)(S)7175VG无或极弱C8605-21弱K223中掖521065强F267极强F9925.1植株:穗位高度(自交系)QN(+)75MS极矮1矮沈50033中吉8335高铁79227极高9表A.1(续)序号性 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 准 品 种代 码25.2植株:穗位高度(杂交种等)QN(+)75MS极矮1矮西玉33中丹玉135高掖单27极高926.1*植株:高度(自交系)QN(+)75MS极矮1矮沈50033中Mo175高铁79227极高926.2*植株:高度(杂交种等)QN(+)75MS极矮1矮西玉33中沈单7号5高掖单27极高铁单8927.1植株:穗位高与株高比率(自交系)QN75MS极小1小沈50033中掖4785大自3307极大927.2植株:穗位高与株高比率(杂交种等)QN75MS极小1小西玉33中掖单135大掖单2号7极大928果穗:穗柄长度QN(+)85VG极短1短中4512中掖1073长Mo174极长529.1*果穗:长度(自交系)QN(+)普通玉米93甜、糯玉米7579MS极短1短黄早四3中掖4785长Mo177极长929.2*果穗:长度(杂交种等)QN(+)普通玉米93甜、糯玉米7579MS极短1短掖单4号3中掖单135长丹玉137极长本玉9号930.1果穗:直径(自交系)QN(d)普通玉米93甜、糯玉米7579MS极小1小Mo173中掖4785大丹3407极大9表A.1(续)序号性 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 准 品 种代 码30.2果穗:直径(杂交种等)QN(d)普通玉米93甜、糯玉米7579MS极小1小掖单4号3中丹玉135大掖单137极大931.1果穗:穗行数(自交系)QN普通玉米93甜、糯玉米7579MS极少1少Mo173中铁79225多丹3407极多931.2果穗:穗行数(杂交种等)QN普通玉米93甜、糯玉米7579MS极少1少掖单4号3中丹玉135多掖单137极多932果穗:形状QN(+)普通玉米93甜、糯玉米7579VG锥形黄早四1锥到筒形掖4782筒形自330333果穗:籽粒颜色数量QL(S)普通玉米93甜、糯玉米7579VG单色1双色2多色334*仅适用于甜玉米:籽粒:黄色程度QN(d)7579VG浅甜单8号3中王朝5深脆王735仅适用于甜玉米:籽粒:长度QN(d)7579VG短麦哥娜姆3中王朝5长脆王736仅适用于甜玉米:籽粒:宽度QN(d)(+)7579VG窄王朝3中脆王5宽麦哥娜姆737*仅适用于甜玉米:籽粒:皱缩程度QN(d)(+)93VG弱甜单8号1中珠贝粒3强脆王538*籽粒:类型QN(d)(+)(S)93VG硬粒型X1781偏硬粒型黄早四2中间型掖1073偏马齿型自3304马齿型丹3415甜质型6爆裂型7糯质型8粉质型9表A.1(续)序号性 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 准 品 种代 码39*仅适用于单色玉米:籽粒:顶端主要颜色PQ(d)(S)普通玉米93甜、糯玉米7579VG白色获白1浅黄色黄早四2中等黄色黄C3橙黄色89024橙色掖1075橙红色P1386红色中1347紫色8褐色9蓝黑色1040*仅适用于单色玉米:籽粒:背面主要颜色PQ(d)(S)93VG白色获白1浅黄色掖4782中等黄色黄C3橙黄色Mo174橙色89025橙红色掖1076红色中1347紫色8褐色9蓝黑色1041籽粒:形状PQ(d)93VG圆形1近圆形齐3182中间形Mo173近楔形武3144楔形中451542*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强度QN93VG(S)无或极弱黄早四1弱黄C3中Mo175强掖1077极强P138943仅适用于爆裂玉米:籽粒:爆花形状QN(+)99VG蝶形1中间型2球形3A.2玉米选测性状见表A.2。表A.2 玉米选测性状表序号性 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 准 品 种代 码44雄性不育性QL6169可育1败育245抗性:矮花叶病QN51高感掖1071感Mo173中抗获白5抗黄早四7高抗齐3199序号性 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 准 品 种代 码46抗性:大斑病QN75高感1感CA0913中抗Mo175抗齐3197高抗947抗性:小斑病QN75高感1感B733中抗丹3405抗Mo177高抗948抗性:褐斑病QN75高感1感3中抗5抗7高抗949抗性:锈病QN75高感1感3中抗5抗7高抗950抗性:弯孢菌叶斑病QN75高感1感3中抗5抗7高抗951抗性:茎腐病QN79高感1感3中抗5抗7高抗952抗性:穗腐病QN93高感1感3中抗5抗7高抗953抗性:丝黑穗病QN93高感1感黄早四3中抗5抗Mo177高抗954抗性:玉米螟QN93高感1感自3303中抗丹3405抗Mo177高抗9表A.2(续)附 录 B(规范性附录)玉米性状表的解释B.1 玉米生育阶段见表B.1。表B.1 玉米生育阶段表编号描 述00干种子12幼苗第2叶展开13幼苗第3叶展开14幼苗第4叶展开21分蘖期31拔节期41孕穗期51抽雄期,全小区50%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cm5cm61开花始期,(雄穗, 雌穗)开始开花65(雄穗, 雌穗)开花盛期,全小区50%的植株开花69(雄穗, 雌穗)开花结束71乳熟初期75乳熟中期,鲜食玉米适采期(授粉后2025天)79乳熟末期81腊熟始期85腊熟中期91成熟期,苞叶干黄疏松,籽粒坚硬,乳线消失,子粒基部出现黑层93成熟期,籽粒松动99干果穗(籽粒含水量14.5%)B.2 涉及多个性状的解释(a) 应观测雄穗主轴中部1/3处。(b) 应观测植株上位穗上叶片。(c) 应观测雄穗倒数第二分枝。(d) 应观测上位穗果穗中间部分。B.3 涉及单个性状的解释性状分级和图中代码见表A.1。性状2 幼苗:第一叶顶端形状,见图B.1。尖尖到圆圆圆到匙形匙形12345图B.1 幼苗:第一叶顶端形状性状3 抽雄期,计算小区出苗到50%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 cm5 cm的天数。性状4 散粉期,计算小区出苗到50%的植株雄穗主轴中部1/3处散粉的天数。性状5 抽丝期,计算小区出苗到50%的植株雌穗花丝露出苞叶5cm左右的天数。性状6 植株:上部叶片与茎秆夹角,观测植株上位穗上叶片。见图B.2。性状7 植株:下部叶片与茎秆夹角,观测植株下部1/3处叶片。见图B.2。极小小中大极大9013579图B.2 植株:叶片与茎秆夹角性状8 叶片:弯曲程度,见图B.3。无或极弱弱中强极强13579图B.3 叶片:弯曲程度性状9 雄穗:颖片基部花青甙显色强度,见图B.4。颖片基部图B.4 雄穗:颖片基部花青甙显色强度性状13 雄穗:侧枝与主轴夹角,见图B.5。极小小中大极大9013579图B.5 雄穗:侧枝与主轴夹角性状14 雄穗:侧枝弯曲程度,见图B.6。无或极弱弱中强极强13579图B.6 雄穗:侧枝弯曲程度性状16 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测量雄穗主轴最下端侧枝分枝处至主轴顶端的长度,见图B.7。图B.7 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性状17 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测量雄穗主轴最上端侧枝分枝处至主轴顶端的长度,见图B.8。图B.8 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性状22 叶片:宽度,测量叶片最宽处。性状24 叶: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度,观测植株中部叶片叶鞘。性状25 植株:穗位高度,测量地面至植株上位穗着生茎节的距离。性状26 植株:高度,测量地面至植株雄穗顶端的距离。性状28 果穗:穗柄长度,田间剖开果穗苞叶,观察穗柄与穗位节间长度的比值,当穗柄长度明显小于节间长度的一半时,定为代码1;当穗柄长度接近节间长度的一半时,定为代码2;当穗柄长度近似等于节间长度时,定为代码3;当穗柄长度明显大于穗位节间长度时,定为代码4;当穗柄长度超过两个节间长度时,定为代码5。性状29 果穗:长度,不含苞叶。性状32 果穗:形状,见图B.9。锥形锥到筒形筒形123图B.9 果穗:形状性状36 籽粒:宽度(甜玉米),见图B.10。图B.10 籽粒:宽度(甜玉米)性状37 籽粒:皱缩程度(甜玉米),见图B.11。弱中强123图B.11 籽粒:皱缩程度(甜玉米)性状38 籽粒:类型,见图B.12、表B.2。硬粒型偏硬粒型中间型偏马齿型马齿型12345号 甜质型爆裂型67图B.12 籽粒:类型(普通玉米)表B.2 籽粒类型描述硬粒型1顶部及四周为硬质胚乳,仅中心近胚部分为粉质胚乳偏硬粒型2顶部有少量粉质胚乳,大多数为硬质胚乳中间型3顶部有少量粉质胚乳且呈轻微锯齿偏马齿型4顶部有粉质胚乳薄层,轻度凹陷马齿型5顶部被粉质胚乳完全覆盖,强烈凹陷,籽粒扁平呈长方形甜质型6胚乳呈玻璃状,淀粉非常低或没有,籽粒皱缩爆裂型7胚乳几乎全部为硬质胚乳,籽粒为稻米型(尖粒)或珍珠型(圆粒),非常厚的硬质胚乳覆盖在籽粒顶部,籽粒比硬粒玉米小糯质型8100 % 支链淀粉,籽粒呈现蜡质,白色胚乳,碘染色测试为粉色(其它类型籽粒为蓝黑)粉质型9胚乳全部为软质胚乳,籽粒圆或顶部轻微回缩性状43 籽粒:爆花形状(爆裂玉米),果穗收获后爆裂前应该储存2个月3个月,加热使干籽粒(最适水分含量为13%13.5%)爆裂。观察典型的爆裂籽粒类型,见图B.13。蝶形球形13图B.13 籽粒:爆花形状(爆裂玉米)23附 录 C(规范性附录)玉米技术问卷格式 玉米技术问卷申请号: 申请日: 由审批机关填写(申请人或代理机构签章)C.1 品种暂定名称:C.2 植物学分类C.2.1 普通型(马齿型、半马齿型、 硬粒型、粉质型、甜粉型、有稃型) (Zea mays L. indentata Sturt、Zea mays L. semindentata Kulesh、Zea mays L. indurata Sturt、Zea mays L.amylacea Sturt、Zea mays L.amylacea-saccharata Sturt、Zea mays L.tunicata Sturt)C.2.2 甜质型 Zea mays L. seccharata Sturt C.2.3 糯质型 Zea mays L. sinesis Kulesh C.2.4 爆裂型 Zea mays L. everta Sturt C.3 品种类型C.3.1 自交系 C.3.2 单交种 C.3.3 三交种 C.3.4 双交种 C.3.5 群体 C.3.6 开放授粉品种 C.4 申请品种具有代表性的彩色照片品种照片粘贴处(如果照片较多,可另附页提供)C.5 其它有助于辨别申请品种的信息(如品种用途、品质抗性,请提供详细资料)C.6 品种种植或测试是否需要特殊条件是 否 (如果回答是,请提供详细资料)C.7 申请品种的繁殖材料保存是否需要特殊条件是 否 (如果回答是,请提供详细资料)C.8 申请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在表C.1中相符的代码后 中打,若有测量值,请填写在表C.1中。表C.1 申请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序号性 状表达状态代 码测量值1抽雄期(性状3)极早1 极早到早2 早3 早到中4 中5 中到晚6 晚7 晚到极晚8 极晚9 表C.1(续)序号性 状表达状态代 码测量值2*散粉期(性状4)极早1 极早到早2 早3 早到中4 中5 中到晚6 晚7 晚到极晚8 极晚9 3抽丝期(性状5)极早1 极早到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