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2013.doc
ICS 65 020 20 B 05 N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 NY T XXXXX 201X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 一致性和稳定性 测试指南 香蕉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Banana Musa acumunata Colla Musa paradisiaca L UPOV TG 123 4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Banana NEQ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 2013 11 30 XXXX XX XX 发布 XXXX XX XX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部 发 布 NY T XXXXX 201X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符号 1 5 繁殖材料的要求 2 6 测试方法 2 7 特异性 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 3 8 性状表 3 9 品种分组 4 10 技术问卷 4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香蕉性状表 5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香蕉性状表的解释 11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香蕉技术问卷 23 NY T XXXXX 201X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 T1 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 UPOV 指南 TG 123 4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BANANA Musa acuminate Colla Musa paradisiaca L M acuminata Colla M balbisiana Colla 本标准对应于 UPOV 指南 TG 123 4 本标准与 TG 123 4 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与 UPOV 指南 TG 123 4 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 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 叶柄 边缘颜色 雄花序 花蕾顶部苞片排列 雄花序 苞片外表颜色 3 个性状 删除了 雄花序 苞片裂开 和 苞片 内侧颜色 2 个性状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 TC277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建国 吕顺 李春兰 徐春香 刘文清 陈厚彬 王泽槐 卢新 周建坤 杨贺年 李洪波 NY T XXXXX 201X 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香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蕉新品种特异性 一致性和稳定性 DUS 测试的技术要求和结果判定的一般原 则 本标准适用于可食用的香蕉 Musa acuminata Colla 和杂交种 Musa paradisiaca L M acuminata Colla M balbisiana Colla 的栽培品种 主要包括 AA AB AAA AAB ABB AAAA AAAB 和 AABB 基因组类型的二倍体 三倍体和四倍体可食 用的天然香蕉品种或杂交种新品种特异性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和结果判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T 19557 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GB T 19557 1 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群体测量 Single measurement of a group of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测量 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3 2 个体测量 Measurement of a number of individual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逐个测量 获得一组个体记录 3 3 群体目测 Visual assessment by a single observation of a group of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目测 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3 4 个体目测 Visual assessment by observation of individual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逐个目测 获得一组个体记录 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MG 群体测量 MS 个体测量 VG 群体目测 VS 个体目测 QL 质量性状 QN 数量性状 PQ 假质量性状 NY T XXXXX 201X 2 标注性状为 UPOV 用于统一品种描述所需要的重要性状 除非受环境条件限制性状的表达状 态无法测试 所有 UPOV 成员都应使用这些性状 a e 标注内容在附录 B 2 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标注内容在附录 B 3 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5 繁殖材料的要求 5 1 繁殖材料以吸芽苗或组织培养苗的形式提供 5 2 提交的繁殖材料数量不少于 20 株 吸芽苗的吸芽应为剑叶芽 假茎高度 30 cm 50cm 有小叶 3 6 片 组织培养苗增殖代数不超过 9 代 定植时适宜苗龄 6 12 片叶 假茎高度 8 cm 20 cm 具有 5 10 片绿叶 5 3 提交的繁殖材料外观健康 生长势基本一致 未感染任何重要病虫害 5 4 提交的繁殖材料一般不进行任何可能影响品种性状正常表达的处理 如果已处理 应提供处理的 详细说明 5 5 提交的繁殖材料应符合中国植物检疫的有关规定 6 测试方法 6 1 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至少为两个独立的生长周期 且每个生长周期都必须能结出正常的果实 特别注意的是 所有的观察不要在第一个生长周期内进行 6 2 测试地点 测试通常在一个地点进行 试验地点应能够满足品种相关性状正常表达所需要的生长条件 且便 于性状的调查 如果某些性状在该地点不能充分表达 可在其他符合条件的地点对其进行测试观测 6 3 田间试验 6 3 1 试验设计 申请品种和近似品种相邻种植 测试品种植株总数不少于15株 采用适宜的株行距定植 区组间的环境条件应一致 每次测试结 果要来源于15株以上的植株 6 3 2 田间管理 测试田管理与常规管理措施基本相同 但测试田的植株不能断蕾 同一管理措施应当日完成 6 4 性状观测 6 4 1 观测时期 性状观测应按照附录A表A 1列出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 附录 B表B 1对这些生长发育阶段进行了解 释 6 4 2 观测方法 性状观测应按照附录 A 表 A 1 规定的观测方法 VG VS MG MS 进行 部分性状观测方法见 B 2 和 B 3 NY T XXXXX 201X 3 6 4 3 观测数量 除非另有说明 个体观测性状 VS MS 植株应对所有15株或15株的器官进行观测 群体观测性状 VG MG 应观测整个小区或规定大小的混合样本 6 5 附加测试 必要时 可选用本标准未列出的性状进行附加测试 7 特异性 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 7 1 总体原则 特异性 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按照GB T 19557 1确定的原则进行 7 2 特异性的判定 申请品种应明显区别于所有已知品种 在测试中 当申请品种至少在一个性状上与近似品种具有 明显且可重现的差异时 即可判定申请品种具备特异性 7 3 一致性的判定 一致性判定时 采用 1 的群体标准和至少 95 的接受概率 当样本大小为 15 株时 最多可以允 许有 1 株异型株 7 4 稳定性的判定 如果一个品种具备一致性 则可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 一般不对稳定性进行测试 必要时 可以种植新提交的该品种无性繁殖材料 与以前提供的繁殖材料相比 若性状表达无明 显变化 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稳定性 8 性状表 8 1 概述 性状表列出了性状名称 表达类型 表达状态及相应代码和标准品种 观测时期和方法等内容 8 2 表达类型 根据性状表达方式 将性状分为质量性状 假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三种类型 8 3 表达状态和相应代码 8 3 1 每个性状划分为一系列表达状态 为便于定义性状和规范描述 每个表达状态赋予一个相应的 数字代码 以便于数据记录 处理和品种描述的建立与交流 8 3 2 对于质量性状和假质量性状 所有的表达状态都应当在测试指南中列出 对于数量性状 为了 缩小性状表的长度 偶数代码的表达状态未列出 偶数代码的表达状态以前一个表达状态到后一个表 达状态的形式进行描述 8 4 标准品种 性状表中列出了部分性状有关表达状态可参考的标准品种 以助于确定相关性状的不同表达状 态和校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差异 NY T XXXXX 201X 4 8 5 性状表的解释 附录B对性状表中的观测时期 部分性状观测方法进行了补充解释 9 品种分组 本标准中 品种分组性状如下 1 假茎 高度 性状3 2 果穗 长度 性状 35 3 果穗 宽度 性状 36 4 果实 果指长度 性状 41 5 果实 果指先端形状 性状 44 6 果实 果棱 性状 47 7 果实 果皮厚度 性状 50 8 果实 熟果皮颜色 性状 51 9 果实 果肉硬度 性状 52 10 果实 熟果肉颜色 性状 53 10 技术问卷 申请者应按附录C格式填写香蕉技术问卷 NY T XXXXX 201X 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香蕉性状表 A 1 香蕉测试性状见表 A 1 表 A 1 香蕉测试性状表 序号 性 状 观测时期 和方法 表达状态 标 准 品 种 代码 二倍体 海贡 2 三倍体 巴西蕉 东莞中把大蕉 广粉 1 号 金沙香 3 1 倍性 QL 00 MG 四倍体 金手指 4 少 3 中 巴西蕉 广粉 1 号 5 2 根茎 地上部吸芽数 量 QN 04 VG 多 7 极矮 1 矮 北大矮蕉 矮大蕉 3 中 巴西蕉 东莞中把大蕉 5 高 东莞高把大蕉 金沙香 7 3 假茎 高度 QN a 01 MS 极高 高脚顿地雷 大蜜啥 广粉 1 号 9 小 海贡 贡蕉 3 中 巴西蕉 东莞中把大蕉 5 4 假茎 基部粗度 QN a 01 MS 大 广粉 1 号 7 无或弱 大蜜啥 1 中 巴西蕉 2 5 假茎 叶鞘重叠程度 QN a 01 VG 强 北大矮蕉 3 无或弱 东莞中把大蕉 1 中 巴西蕉 海贡 2 6 假茎 上端变细程度 QN a 01 VG 强 3 黄绿色 东莞中把大蕉 1 浅绿色 2 中等绿色 海贡 3 深绿色 抗枯 1 号 4 红绿色 5 红色 红蕉 6 7 假茎 底色 PQ a 01 VG 紫色 7 无或极弱 东莞中把大蕉 广粉 1 号 1 弱 3 中 大蜜啥 5 强 巴西蕉 7 8 假茎 花青苷显色 QN a 01 VG 极强 9 NY T XXXXX 201X 6 表 A 1 续 序号 性 状 观测时期 和方法 表达状态 标 准 品 种 代码 黄绿色 贡蕉 1 绿色 2 红色 3 9 假茎 基部叶鞘内表 面颜色 PQ a 01 VG 紫红色 大矮蕉 4 疏 海贡 大蜜啥 金沙香 3 中 巴西蕉 东莞中把大蕉 5 10 植株 叶距疏密 QN 01 VG 密 北大矮蕉 矮大蕉 7 直立 海贡 1 开张 巴西蕉 东莞中把大蕉 2 11 植株 叶姿 QN 00 VG 下垂 3 向外翻卷 海贡 1 垂直 2 轻微向内 翻卷 北大矮蕉 3 中度向内 翻卷 东莞中把大蕉 4 12 叶柄 顶部两翼姿态 PQ 01 VG 部分重叠 5 无色 东莞中把大蕉 1 绿色 2 13 叶柄 边缘颜色 PQ 00 VG 红色 海贡 3 短 北大矮蕉 矮大蕉 3 中 海贡 巴西蕉 东莞中把大蕉 5 14 叶柄 长度 QN 01 MS 长 高脚顿地雷 大蜜啥 金沙香 7 黄色 贡蕉 1 绿色 东莞中把大蕉 北大矮蕉 2 粉色 海贡 3 紫色 红蕉 4 15 叶片 叶背中脉颜色 PQ b 01 VG 深紫色 5 两侧圆形 东莞中把大蕉 1 一侧圆形 一侧尖形 海贡 2 16 叶片 基部形状 PQ b 01 VG 两侧尖形 大矮蕉 3 无 大矮蕉 117 叶片 叶面光泽 QL b 01 VG 有 海贡 贡蕉 东莞中把大蕉 9 无或极少 贡蕉 1 少 金沙香 3 中 巴西蕉 5 18 叶片 叶背蜡粉 QN b 01 VG 多 广粉 1 号 7 NY T XXXXX 201X 7 表 A 1 续 序号 性 状 观测时期 和方法 表达状态 标 准 品 种 代码 短 北大矮蕉 海贡 3 中 巴西蕉 东莞中把大蕉 5 19 叶片 长度 QN b 01 MS 长 高脚顿地雷 广粉 1 号 7 窄 海贡 贡蕉 3 中 巴西蕉 5 20 叶片 宽度 QN b 01 MS 宽 大矮蕉 东莞中把大蕉 7 小 北大矮蕉 3 中 巴西蕉 5 21 叶片 长宽比 QN b 01 MG 大 高脚顿地雷 大蜜啥 7 无或弱 巴西蕉 海贡 东莞中把大蕉 1 中 3 22 花序轴 苞片宿存性 QN c 03 VG 强 北大矮蕉 5 下垂 巴西蕉 1 斜生 2 弯曲下垂 高脚顿地雷 大蜜啥 3 23 花序轴 雄花轴姿态 PQ c 03 VG 水平斜生 贡蕉 海贡 4 弱 巴西蕉 贡蕉 1 中 2 24 花序轴 疤痕突出程 度 QN c 03 VG 强 东莞中把大蕉 广粉 1 号 3 无 贡蕉 125 花序轴 中性花宿存 性 QL c 03 VG 有 金沙香 红蕉 9 锐尖 贡蕉 1 尖 2 钝尖 巴西蕉 3 钝圆 东莞中把大蕉 4 26 苞片 顶部形状 PQ c 03 VG 钝圆且开裂 5 完全重叠 巴西蕉 海贡 1 小覆瓦状 2 27 雄花序 花蕾顶部苞 片 排列 PQ c 03 VG 大覆瓦状 东莞中把大蕉 3 黄绿色 1 红绿色 2 紫红色 巴西蕉 海贡 东莞中把大蕉 3 紫色 大蜜啥 4 28 雄花序 苞片外表颜 色 PQ c 03 VG 紫褐色 5 无 129 雄花序 雄花蕾存留 性 QL c 04 VG 有 巴西蕉 海贡 东莞中把大蕉 北大矮蕉 9 30 雄花序 雄花蕾形状 PQ c 04 VG 披针形 大蜜啥 1 NY T XXXXX 201X 8 表 A 1 续 近椭圆形 巴西蕉 海贡 2 卵圆形 东莞中把大蕉 3 圆球形 4 序号 性 状 观测时期 和方法 表达状态 标 准 品 种 代码 短 北大矮蕉 海贡 矮大蕉 3 中 巴西蕉 东莞中把大蕉 5 31 果穗柄 长度 QN 04 VG 长 高脚顿地雷 东莞高把大蕉 7 细 海贡 3 中 巴西蕉 东莞中把大蕉 5 32 果穗柄 粗度 QN 04 VG 粗 大矮蕉 7 无 1 弱 金沙香 海贡 3 中 大矮蕉 5 33 果穗柄 弯曲程度 QN 04 VG 强 巴西蕉 7 无 134 果穗柄 茸毛 QL 04 VG 有 海贡 巴西蕉 东莞中把大蕉 9 短 海贡 红蕉 3 中 矮大蕉 东莞中把大蕉 5 35 果穗 长度 QN d 04 MS 长 巴西蕉 广粉 1 号 7 窄 海贡 3 中 巴西蕉 5 36 果穗 宽度 QN d 04 MS 宽 东莞中把大蕉 7 圆柱形 巴西蕉 1 圆锥形 海贡 2 37 果穗 形状 PQ d 04 VG 不规则 3 水平或轻 微上弯 海贡 东莞中把大蕉 1 中等上弯 广粉 1 号 2 38 果穗 果实着生姿态 QN d 04 VG 强烈上弯 巴西蕉 3 松散 东莞中把大蕉 3 中 巴西蕉 5 39 果穗 紧凑性 QN d 04 VG 紧密 北大矮蕉 广粉 1 号 7 少 东莞中把大蕉 海贡 红蕉 3 中 巴西蕉 广粉 1 号 5 40 果穗 果梳数 QN d 04 MS 多 7 短 海贡 3 中 大矮蕉 东莞中把大蕉 北大矮蕉 广粉 1 号 5 41 果实 果指长度 QN e 04 MS 长 巴西蕉 大蜜啥 7 42 果实 果指宽度 QN e 04 MS 窄 海贡 3 NY T XXXXX 201X 9 表 A 1 续 序号 性 状 观测时期 和方法 表达状态 标 准 品 种 代码 直 海贡 东莞中把大蕉 1 末端轻微 弯曲 大蜜啥 金沙香 2 均匀弯曲 巴西蕉 3 43 果实 果指形状 PQ e 04 VG S 形 4 圆形 红蕉 贡蕉 1 钝尖 巴西蕉 东莞中把大蕉 广粉 1 号 2 瓶颈形 大蜜啥 3 44 果实 果指先端形状 PQ e 04 VG 尖形 海贡 4 短 海贡 3 中 巴西蕉 广粉 1 号 5 45 果实 果柄长度 QN e 04 VG 长 东莞中把大蕉 7 浅黄色 1 中等黄色 2 深黄色 3 黄绿色 东莞中把大蕉 4 浅绿色 海贡 贡蕉 5 中等绿色 巴西蕉 6 深绿色 7 粉红色 8 46 果实 生果皮颜色 PQ e 04 VG 红色 红蕉 9 不明显 海贡 广粉 1 号 贡蕉 1 中 巴西蕉 金沙香 2 47 果实 果棱 QN e 04 VG 明显 东莞中把大蕉 3 弱 金沙香 3 中 巴西蕉 5 48 果实 果皮粘持性 QN e 05 VG 强 海贡 贡蕉 7 无 贡蕉 东莞中把大蕉 149 果实 花器官宿存性 QL e 04 VG 有 海贡 巴西蕉 9 薄 贡蕉 海贡 广粉 1 号 金沙香 3 中 巴西蕉 5 50 果实 果皮厚度 QN e 05 VG 厚 东莞中把大蕉 7 浅黄色 大蜜啥 1 中等黄色 东莞中把大蕉 孟加拉菜蕉 2 绿黄色 3 黄色 巴西蕉 北大矮蕉 4 深黄色 贡蕉 金沙香 5 51 果实 熟果皮颜色 PQ e 05 VG 橙色 6 中 巴西蕉 北大矮蕉 5 宽 东莞中把大蕉 广粉 1 号 7 NY T XXXXX 201X 10 橙红色 7 浅红色 红蕉 8 黑色 9 表 A 1 续 序号 性 状 观测时期 和方法 表达状态 标 准 品 种 代码 软 大矮蕉 金沙香 1 中 巴西蕉 广粉 1 号 3 52 果实 果肉硬度 QN e 05 VG 硬 东莞中把大蕉 5 白色 粉大蕉 1 乳白色 广粉 1 号 2 黄白色 巴西蕉 金沙香 3 黄色 海贡 贡蕉 红蕉 4 橙色 东莞中把大蕉 5 53 果实 熟果肉颜色 PQ 05 VG 粉红色 6 NY T XXXXX 201X 11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香蕉性状表的解释 B 1 香蕉生长发育阶段 见表B 1 表B 1 香蕉生长发育阶段表 生育阶段代码 名称 描 述 00 营养生长期 指种苗定植或宿根蕉出芽开始至出现抽蕾前的生长发育阶段 01 抽蕾期 指从植株最后一片叶展开后至花蕾第 1 苞片张开时间段 02 雌花开放期 雌花蕾第 1 苞片张开至最后一梳雌花开花时间段 03 雄花开放期 雄花蕾开苞开花时期 04 采收期 指蕉指饱满度达到为 75 85 时期 05 果实完熟期 指经采后催熟后果实达到可食用成熟度时期 B 2 涉及多个性状的解释 a 抽蕾期观测植株假茎 b 除另有说明外 所有对叶片的观察都应在抽蕾期选择从上往下数起的第3片叶进行观测 c 所有雌花苞片性状在雌花开放期观察 所有雄花苞片性状除顶部形状和苞片排列在采收期观 察外 其他性状均在雄花开放期观测 观察部位 雌花苞片为从果轴基部数起的第3片雌花苞片 雄花 苞片为雄花蕾未松开的第1片外层苞片 d 所有果穗相关性状的观察均在果实采收期进行 e 果皮粘持性 果皮厚度 熟果皮颜色 果肉硬度 果肉颜色等五个性状需要在 18 22 和 90 以上湿度条件下催熟至成熟阶段 6 时进行观测 其他性状均在果实采收期进行 观测的果实取自 第三梳蕉果内层 排果中间果指 根据颜色判断果实成熟阶段见图 B 1 图B 1 果实成熟阶段 NY T XXXXX 201X 12 f 香蕉植株性状图 假茎 吸芽 花序轴 雄花序 叶柄和叶片的图示如图B 2 g 香蕉果穗性状图 果穗 果穗柄 果梳 果指 中性花和雄花蕾的图示如图B 3 图 B 2 香蕉植株性状图示 suckers吸芽 成年植株 假茎 叶柄 叶片 雄花序 根茎 果穗柄 果穗 花序轴 NY T XXXXX 201X 13 图 B 3 香蕉果穗性状图示 B 3 涉及单个性状的解释 性状分级和图中代码见表A 1 性状 1 倍性 巴蕉科植物适用 采用植株根尖压片法制片 计算染色体数目 肉质根尖在0 036 8 羟基喹啉中处理2 h后用3 1 的乙醇 冰醋酸作为固定液进行固定 分生区用 含5 的纤维素酶 Sigma 1 果胶酶和1 果胶酶 Y23 Karlan Research Santa Rosa Calif 的混合 酶液 用柠檬酸缓冲液配制 pH4 5 于37 下进行酶解 弃酶溶液后用水清洗几次 将分生组织置于 载玻片上 用纸巾吸干多余的水分 然后用1 2滴新配制的固定液覆住它 用精细的镊子将分生组织浸 渍其中 将细胞涂抹在载玻片上 用相差显微镜进行观察 当细胞开始附着玻片时 滴几滴固定液在 玻片的一端 并让溶液覆盖细胞 玻片风干后用Leishman s 染料进行染色 Singh 1993 性状 2 根茎 地上部吸芽数量 上一个生长周期果实收获后计数地表可见吸芽数 NY T XXXXX 201X 14 性状3 假茎 高度 见图B 4 抽蕾期测量植株从地表到花梗抽出处的高度 图B 4 假茎 高度 性状4 假茎 基部粗度 抽蕾期测量从地表至离地30cm处的假茎周长 性状6 假茎 上端变细程度 见图B 5 1 2 3 无或弱 中 强 图B 5 假茎 上端变细程度 假茎高度 NY T XXXXX 201X 15 性状8 假茎 花青苷显色 见图B 6 1 3 5 7 9 无或极弱 弱 中 强 极强 图B 6 假茎 花青苷显色 性状10 植株 叶距疏密 见图B 7 3 5 7 疏 中 密 图B 7 植株 叶距疏密 性状11 植株 叶姿 见图B 8 1 2 3 直立 开张 下垂 图B 8 植株 叶姿 NY T XXXXX 201X 16 性状12 叶柄 顶部两翼姿态 见图B 9 1 2 3 4 5 向外翻卷 垂直 轻微向内翻卷 中度向内翻卷 部分重叠 图B 9 叶柄 顶部两翼姿态 性状13 叶柄 长度 测量从上往下数起的第3片叶假茎至叶片基部的长度 性状15 叶片 叶背中脉颜色 见图B 10 1 2 3 4 黄色 绿色 粉色 紫色 图B 10 叶片 叶背中脉颜色 性状16 叶片 基部形状 见图B 11 1 2 3 两侧圆形 一侧圆形一侧尖形 两侧尖形 图B 11 叶片 基部形状 NY T XXXXX 201X 17 性状18 叶片 叶背蜡粉 见图B 12 3 5 7 少 中 多 图B 12 叶片 叶背蜡粉 性状22 花序轴 苞片宿存性 见图B 13 1 3 5 无或弱 中 强 图B 13 花序轴 苞片宿存性 性状23 花序轴 雄花轴姿态 见图B 14 1 2 3 4 下垂 斜生 弯曲下垂 水平斜生 图B 14 花序轴 雄花轴姿态 NY T XXXXX 201X 18 性状24 花序轴 疤痕突出程度 见图B 15 1 2 3 弱 中 强 图B 15 花序轴 疤痕突出程度 性状26 苞片 顶部形状 见图B 16 1 2 3 4 5 锐尖 尖 钝尖 钝圆 钝圆且开裂 图B 16 苞片 顶部形状 性状 27 雄花序 顶部苞片排列 见图 B 17 1 2 3 完全重叠 小覆瓦状 大覆瓦状 图B 17 雄花序 顶部苞片排列 NY T XXXXX 201X 19 性状 30 雄花序 雄花蕾形状 见图 B 18 1 2 3 4 披针形 近椭圆形 卵圆形 圆球形 图B 18 雄花蕾 雄花蕾形状 性状31 果穗柄 长度 果穗柄长度指果穗从假茎抽出处沿果穗柄上弯面至第1梳蕉果着生处之间距离 性状32 果穗柄 粗度 果穗柄的粗度用果穗柄的长度1 2处的周长来表示 性状33 果穗柄 弯曲程度 见图B 19 1 3 5 7 无 弱 中 强 图B 19 果穗柄 弯曲程度 性状34 果穗柄 茸毛 见图B 20 1 9 无 有 图B 20 果穗柄 茸毛 NY T XXXXX 201X 20 性状 35 果穗 长度 果穗长度是指从第一梳果到最后一梳果的着生处之间的距离 性状 36 果穗 宽度 果穗的宽度为第一梳果与最后一梳果的中间位置量取的果穗直径 性状37 果穗 形状 见图B 21 1 2 3 圆柱形 圆锥形 不规则 图B 21 果穗 形状 性状 38 果穗 果实着生姿态 见图 B 22 1 2 3 水平或轻微上翘 中度上弯 直向上弯 图B 22 果穗 果实着生姿态 性状39 果穗 紧凑性 观测果梳与果梳之间的空隙 以手或手指能否放入梳间来判断 梳间可轻易放入手视为疏 梳间可放入手指但不能放入手视为 中 梳间不能放入手指视为密 对比标准品种给予代码 性状 41 果实 果指长度 果指长度是指果指外侧 凸面 从果柄的末端到果指顶的长度 NY T XXXXX 201X 21 性状 42 果实 果指宽度 见图 B 23 图B 23 果实 果指宽度 性状 43 果实 果指形状 见图 B 24 1 2 3 4 直 末端轻微弯曲 均匀弯曲 S形 图B 24 果实 果指形状 性状 44 果实 果指先端形状 见图 B 25 1 2 3 4 圆形 钝尖 瓶颈形 尖形 图B 25 果实 果指先端形状 性状 46 果实 生果皮颜色 果皮颜色在第一梳果充分发育至应有大小时进行观察 NY T XXXXX 201X 22 性状 47 果实 果棱 见图 B 26 观察第三梳果外层中间果指 1 2 3 不明显 中 明显 图B 26 果实 果棱 性状 49 果实 花器官宿存性 见图 B 27 1 9 无 有 图B 27 果实 花器官宿存性 性状 50 果实 果皮厚度 见图 B 28 图B 28 果实 果皮厚度 果皮厚度 NY T XXXXX 201X 23 A A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香蕉技术问卷 申请人或代理机构签章 C 1 品种暂定名称 C 2 植物学分类 2 1 1 植物学名 Musa acuminata Colla 2 1 2 中文名 香蕉 2 1 3 植物组群 AA AAA 大蜜啥类 香芽蕉 红绿蕉 2 2 1 植物学名 Musa paradisiaca L M acuminata Colla M balbisiana Colla 2 2 2 中文名 2 2 3 植物组群 AAB ABB 粉蕉类 大蕉类 2 3 其它组群 C 3 申请品种的具有代表性彩色照片 1 彩色照片应有利于说明申请品种的特异性 2 照片规格为 8 5 厘米 12 5 厘米或者 10 厘米 15 厘米 品种照片粘贴处 如果照片较多 可另附页提供 申请号 申请日 由审批机关填写 NY T XXXXX 201X 24 C 4 其它有助于辨别申请品种的信息 如品种用途 品质抗性 请提供详细资料 C 5 品种种植或测试是否需要特殊条件 在相符的 中打 是 否 如果回答是 请提供详细资料 C 6 品种繁殖材料保存是否需要特殊条件 在相符的 中打 是 否 如果回答是 请提供详细资料 NY T XXXXX 201X 25 C 7 申请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 在表 C 1 中相符的代码后 中打 若有测量值 请填写在表 C 1 中 表 C 1 申请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 序号 性状 表达状态 代码 测量值 极矮 1 极矮到矮 2 矮 3 矮到中 4 中 5 中到高 6 高 7 高到极高 8 1 假茎 高度 性状3 极高 9 极短 1 极短到短 2 短 3 短到中 4 中 5 中到高 6 高 7 高到极高 8 2 果穗 长度 性状 35 极高 9 极窄 1 极窄到窄 2 窄 3 窄到中 4 中 5 中到宽 6 宽 7 宽到极宽 8 3 果穗 宽度 性状 36 极宽 9 NY T XXXXX 201X 26 表 C 1 续 序号 性状 表达状态 代码 测量值 极短 1 极短到短 2 短 3 短到中 4 中 5 中到高 6 高 7 高到极高 8 4 果实 果指长度 性状 41 极高 9 圆形 1 钝尖 2 瓶颈形 3 5 果实 果指先端形状 性状 44 尖形 4 不明显 1 中 2 6 果实 果棱 性状 47 明显 3 极薄 1 极薄到薄 2 薄 3 薄到中 4 中 5 中到厚 6 厚 7 厚到极厚 8 7 果实 果皮厚度 性状 50 极厚 9 NY T XXXXX 201X 27 表 C 1 续 序号 性状 表达状态 代码 测量值 浅黄色 1 中等黄色 2 绿黄色 3 黄色 4 深黄色 5 橙色 6 橙红色 7 浅红色 8 8 果实 熟果皮颜色 性状 51 黑色 9 软 1 软到中 2 中 3 中到结实 4 9 果实 果肉硬度 性状 52 结实 5 白色 1 乳白色 2 黄白色 3 黄色 4 橙色 5 10 果实 熟果肉颜色 性状 53 粉红色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