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从番茄工厂化种植,解析荷兰温室优质高产的原因!

2019-01-25 13:54 | 人气:2022
分享至:

荷兰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智能温室工厂化种植相当发达,用于蔬菜生产的玻璃智能温室全国约有5000多公顷,其中番茄、甜椒、黄瓜三种作物总生产面积占到全国蔬菜种植面积的85%以上。


生产的大部分蔬菜以出口为主,为荷兰创造了巨大经济收益。因此,荷兰农业发展代表了全球现代农业发展的风向标。


荷兰农业的特点

生产及服务专业化


荷兰番茄生产及相关服务具有高度的专业化的特点。一个农场只生产一种蔬菜作物,这种专业化的生产方式不仅有利于种植者积累经验、提高技能,而且有利于稳定和提高产量与品质,促进专业设施设备的开发利用,实施温室的机械化、自动化控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荷兰拥有庞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为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如:育苗、环境调控、营养液配置、病虫害防控、劳务派遣等方面均有专业公司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生产者与这些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服务于生产者的企业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它们相互配合,使得荷兰番茄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能源利用高效化

能源利用的高效化是荷兰番茄生产的又一大特点。荷兰的气候与北京相比并不占优势,冬季低温寡照对番茄生产不利,同时还加大了能耗。


电耗和二氧化碳供应是番茄生产能耗的两个主要方面。能源获得方面,主要有两个来源,第一是自己生产,第二是购买。


以荷兰最大的连栋温室区“westland”为例,该区域有大型的天然气供应站,绝大多数生产者都有供能系统,利用天然气进行发电,机组与国家电网并网,当自产电能充足时可将多余部分出售给国家,当自产电能不足时则从国家购买电能,产电的同时还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供植物生长。没有供能系统的温室则要靠近大型的能耗企业(如港口、工厂等)或有供能系统的温室,通过地下管道输送的方式获得二氧化碳气体。

栽培技术精准化


荷兰番茄生产是精准农业的集中体现。从植株生长到环境调控均实现精准控制。通过建立植株生长模型以及生长与环境关系模型进行精准调控,通过数据化指标进行栽培管理。如:平均每7天要求结1穗番茄,且每穗番茄间的间距为25cm,每穗结果5个,若这些数据出现异常,则通过调节环境温度、湿度、营养液EC值等进行调控。


另外,生产者与瓦格宁根大学等科研和推广机构也紧密联系,可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落地。随着监测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荷兰的栽培管理正向着根据植株生长状态数据(呼吸速率、光合速率等)来进行科学调控的方向发展。


荷兰番茄生产的技术特点


荷兰番茄产量在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大果型番茄在不进行人工补光的条件下年平均产量可达75kg/㎡,通过人工补光,年平均产量可达90kg/㎡以上,其具体生产特点如下:


品种选择

优良的品种是实现高产的保证,荷兰番茄栽培品种选择原则为,生长势强、抗早衰、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实大小均匀一致、畸形果率低、综合抗逆能力强、品质好的红果品种。


生产中大多选用单果重为120-150g的中型果,且每个农场番茄品种相对固定,如:培训团拜访的“Triotomass”农场所用的番茄品种“百利”已经种植20年,其性状稳定抗早衰、连续坐果能力强,且果实成熟度较为均匀,商品性高。


壮苗培育

由专业的育苗公司提供种苗,生产者给育苗公司下订单,确定品种、播种期、定植苗龄等内容后育苗公司开始育苗。采用套管嫁接育苗技术,幼苗直接在岩棉块或椰糠块上培育,成苗时株高约50cm,1穗开花、2穗现蕾,并已完成第1次分枝。定植时可直接将长有幼苗岩棉块摆在开好口的岩棉条上,省时省工。


无土栽培

荷兰番茄生产均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主要栽培介质为岩棉或椰糠,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外界环境和土壤病原菌及害虫对作物的侵染,不存在土壤种植中寄生虫卵及重金属、化学有害物等污染风险。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利用封闭式营养液循环系统进行浇水施肥,资源利用率极高,每生产1kg番茄耗水量可控制在10kg以下。岩棉条一般使用一年,废弃的岩棉条可加工成铺地砖用于建筑业。

长季节栽培

荷兰番茄每年只生产1茬,为了避免冬季低温寡照天气影响,绝大部分农场在冬季寡照时期进行育苗,12月上中旬定植,次年11月中下旬拉秧。也有少部分农场在10月上旬定植,次年9月上旬拉秧。平均年生产时间可达48周以上,这也是高产的前提。

植株管理

荷兰番茄工厂化生产植株调整具有明确分工,根据番茄生长特性,植株调整分为吊蔓、打叶、落秧和采收等工种,全部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均有用工管理系统统计,操作工人根据工作量领取薪酬,当工作质量出现问题时,将根据系统记录对相应工人进行追责。

(1)吊蔓

荷兰番茄一般采用高秧吊蔓栽培。一方面方便了工人日常打叶、采果等操作,另外也改善了底部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实现高产。番茄生长点可长至3.5米以上,随着番茄不断生长,每周进行一次落秧,保证番茄植株高度维持在一定水平,全年番茄秧可长到10—12米。


整枝方式为多杆整枝,以“TomatoWorld”农场大番茄为例,初始密度为1.7株/㎡,4周后通过分枝密度增加至2.7株/㎡,再过12周后密度增加至3.6株/㎡。吊蔓与分枝工作每年进行次数有限,因此与落秧工种合并管理。

(2)绕秧(打杈、疏花)

绕秧的可轻微造成茎秆内部损伤,从而促进开花结果(生殖生长)。绕秧的同时要将叶腋间抽生的侧芽、侧枝全部去掉,避免养分消耗和植株间相互遮蔽,最后顺手再将多余的花及花前枝去掉。


打杈时应从杈基部清除,以减少机械损伤,促进伤口愈合,并且尽量少用手接触植株茎叶部,注意消毒,防止病菌传染。操作顺序是先绕秧,后打杈,最后疏花。以“Triotomass”农场大番茄为例,该项工种的平均操作速度为1200株/小时。


(3)落秧

落秧是番茄生产的常规工作,荷兰番茄每周结1穗果,植株将长高25cm。落秧采用挂钩翻转或挂绳解旋的方式,全程操作均在轨道车上进行,落秧时应注意避免扭裂或折断茎蔓,保证生长点水平高度一致。以“Triotomass”农场大番茄为例,该项工种的平均操作速度为1800株/小时。

(4)打叶

打叶和落秧一样,也是常规工作,每周进行一次,一次打掉2-3片以改善植株中下部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散失。


采用专用打叶刀紧贴叶柄离层去掉叶片,以减少打叶造成的机械损伤,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减少病害感染的几率。


打掉的叶片直接放置于栽培槽底部地面上,待生长结束时统一收集处理。以“Triotomass”农场大番茄为例,该项工种的平均操作速度为900株/小时。


(5)采收

荷兰番茄采收工作由工人在专用采收车上进行,采收装箱一次完成,每周采收1次,每次采收1穗果。采收时应注意剪刀应紧贴果柄基部采收,同时注意去除果穗上的畸形果和病坏果并及时将其放到回收箱当中,装箱时果柄应朝外有序放置,避免相互损伤。采收结束后,直接将车挂在自动运行的轨道上运往仓库进行后期包装。以“Triotomass”农场大番茄为例,该项工种的平均操作速度为355kg/小时。

环境调控

(1)光照

根据生长模型精确计算维持植株生长所需的最低光照量进行光照管理,当自然光照不足时则使用人工光源补光,广泛使用的是高压钠灯,性价比高。如:维持每穗果实生长所需的能量为每天80J/cm㎡,每株挂果7穗,维持植株生长所需能量为100J/c㎡。


通过计算,所需总能量为80×7+100=660J/c㎡,10000lx光照20小时约为720J/c㎡,因此,通常情况下,阴天采用人工补光时,光照强度应达到12500lx以满足番茄生长要求。

(2)温度

温度是荷兰番茄生产环境调控的核心,采用变温管理技术。定植初期白天20℃,夜间19℃;开花结果以后,白天最高温度22-24℃,夜间温度前半夜17-18℃,后半夜18-19℃。阴天时适当增大温差,白天最高26℃,夜间16—17℃。采用电脑控制系统自动进行调节。


(3)空气湿度

通过空气湿度的调节维持植株正常的生长,同时控制病虫害发生。白天空气湿度控制在75%-80%,夜间空气湿度控制在85%-90%。


(4)二氧化碳

荷兰番茄生产中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一般维持在800ppm以上,因此需要补充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是天然气的燃烧和工业副产品。

病虫害防控

病虫害方面,坚持源头控制和综合防控的理念,以温湿度精准调控以及有益昆虫生态系构建为基础,充分发挥自然调控和生态调控优势,同时以科学化学防治为必要补充,通过定期监测预警制定最佳防治策略,以达到有效防控病虫害、减少产量损失、保障产品安全的目的。




来源:【公众号】农业先驱者

还可以输入500字符   

暂无回复,赶快抢占沙发吧。

固源瑞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


 

 

 

收起
展开